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希罗达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希罗达单药治疗多次化疗后的晚期肿瘤患者肠癌、乳腺癌、鼻咽癌共24例。希罗达每天2500mg/m^2,分早晚二次,餐后服用,连用14天,休7天,21天为1个周期。结果:在24例病例中,PR5例,总有效率为20.8%。SD10例,占41.7%,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症,多为Ⅰ-Ⅱ级,经给以大剂量维生素136及弥可葆进行预防后,发生率为16.6%,未用者发生率为58.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希罗达对晚期肿瘤多次化疗后的病人仍有一定的疗效,经弥可葆和大剂量维生素136预防后,手足综合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比较两种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和生存率.方法 80例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方案(TAC组)42例和传统的化疗方案(CAF组)38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液学不良反应、及化疗后总生存率.结果 TAC组肿瘤原发灶临床有效率76.25%,明显高于对照组55.0%(x<'2>=3.789.P<0.05)TAC组白细胞数减少的发生率(Ⅲ度)为38.1%.明显高于OAF组0.00%(x<'2>=10.25,P<0.01);TAC组无病生存率为92.81%,明显高于CAF组76.31%(X<'2>=3.719,P<0.05);结论 应用TA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临床缓解率,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林顺欢  郭友  陈曌  谭志斌  唐承富 《吉林医学》2011,32(15):3059-3060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基因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瘤内注射联合I125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肝癌残余灶的近期疗效。方法:38例经TACE及物理消融治疗后的肝癌患者,发现肝癌残余灶69个。17例患者行rAd-p53瘤内注射联合I125粒子植入;21例行单独I125粒子植入。结果:两组治疗后1、2和6个月有效率(CR+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患者治疗前、后Karuafsk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d-p53瘤内注射联合I125粒子植入对肝癌残余灶的疗效优于单独的I125粒子植入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紫杉醇每周疗法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20例晚期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15例、乳腺癌2例、卵巢癌1例、鼻咽癌2例,给以紫杉醇+顺铂或紫杉醇+表阿霉素方案化疗,即紫杉醇100mg/m^2dl、d8 3h静滴+顺铂80mg/m^2分为3~5天静滴;紫杉醇100mg/m^2 dl、d8 3h静滴+表阿霉素60mg/m^2 d2,静推,均为21天重复,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的有效率为70%(14/20),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为60%(9/15);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周围神经炎、肌肉关节痛为主,不良反应轻。结论:紫杉醇每周疗法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疗交替靶向药物治疗对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FS及OS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吉西他滨+顺铂/卡铂化疗交替吉非替尼组,B组为单用吉非替尼组。比较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耐受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总缓解率( ORR);对比A、B组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 PFS)、总生存期( OS)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QoL)。结果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A组5例患者因无法耐受不良反应而退出,B组4例患者退出。 A组患者ORR为68.89%,B组ORR为4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的PFS、OS和QoL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化疗交替靶向药物在晚期EGFR突变阳性的NSCLC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卡铂、紫杉醇2周方案治疗70岁以上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副作用并与3周方案对比。方法 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70岁以上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两周方案28例(A组),以卡铂260mg/m2静滴,第1天,紫杉醇110mg/m2静滴第1天,每2周重复,2次为1疗程;3周方案28例(B组),以卡铂400mg/m2静滴,第1天,紫杉醇175mg/m2静滴,第1天,每3周重复。至少进行两疗程。结果 A、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2.3%和46.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5.3个月和3.5个月,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7个月和8.9个月,有显著性差异;一年生存率分别为56.9%和40.3%,有有显著性差异。A组和B组主要副作用均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外周神经毒性等,但Ⅲ~Ⅳ度副作用A组均低于B组。结论 A组较B组无论有效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一年生存率均占有优势,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方案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122例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乳腺癌均属于Ⅱ~Ⅲa期,术前予以TE或F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CR 17例,PR 82例,SD 23例,PD 0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在进行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明显缓解。结论:对于Ⅱ~Ⅲa期的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NCT)可以使肿瘤明显缩小,达到降低分期的目的,手术的复杂性降低,手术范围缩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瘤内注射联合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肝细胞癌(HCC)残余灶的治疗效果.方法 38例经过TACE及物理消融治疗后HCC患者,共发现肝癌残余灶69个.对17例30个病灶进行rAd p53瘤内注射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联合治疗组);对21例39个病灶进行单纯125Ⅰ粒子植入术(单纯125Ⅰ粒子植入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大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2和6个月,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d-p53瘤内注射联合125Ⅰ粒子植入对HCC残余灶的短期治疗效果优于单纯125 Ⅰ粒子植入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瘤内注射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肝细胞癌(HCC)残余灶的治疗效果。方法 38例经过TACE及物理消融治疗后HCC患者,共发现肝癌残余灶69个。对17例30个病灶进行rAd-p53瘤内注射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联合治疗组);对21例39个病灶进行单纯125I粒子植入术(单纯125I粒子植入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大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2和6个月,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d-p53瘤内注射联合125I粒子植入对HCC残余灶的短期治疗效果优于单纯125I粒子植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