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4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8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57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眼科学 | 21篇 |
药学 | 31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总结我院自1983年~2005年4128例门诊和住院的贫血原因待查患者及其家系成员,采用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自身血清溶血试验、酸化甘油溶解试验(AGLT50)的检测方法,发现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56例。其中,6例患儿采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8例成人和14例患儿作脾切除,结果,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及其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 ,绝大多数经诱导治疗后可获得完全缓解 (CR) ,但最终仍有 30 %的儿童复发。而治疗后体内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是复发的主要根源。目前普遍认为 ,治疗白血病的关键是控制MRD。我们对 45例儿童ALL的微小残留病进行检测 ,试图探讨其与临床及预后关系。1 .病例来源 :(1 )病例组 :共 45例。取ALL患儿初诊骨髓标本进行IgHCDRⅢ及TCRVδ2 Dδ3基因重排的定性检测。(2 )阳性病例组 :对TCRδ克隆性重排阳性的 1 9例作进一步研究。取其诱导缓解治疗结束CR时以及…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18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细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 (VMC)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而白细胞介素 1 8(IL 1 8)又称干扰素γ(IFN γ)诱导因子 ,是新发现的一种多效型细胞因子 ,参与机体的多种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且动物模型研究表明 ,IL 1 8具有抗病毒效应[1 ,2 ] 。为此 ,我们使用柯萨奇病毒B3m(CVB3m) ,诱发小鼠急性VMC后 ,投入基因重组的小鼠IL 1 8(IL 1 8)并观察其效应 ,以探讨IL 1 8对VMC的治疗作用。材料和方法1 .病毒及实验动物 :CVB3m嗜心肌株 ,病毒原液效价为1 0 7TCID50 ;Balb/C小鼠 (由湖北省防疫站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诱导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03-2022-03黄石爱康医院收治的行PCI手术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39例,依据PCI术后72h内肌酐水平的变化将其分为CI-AKI组(73例)和非CI-AKI组(266例)。采用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使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CKD-EPI)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普门H-9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水平。结果:与非CI-AKI组相比,CI-AKI组HbA1c、FPG、Urea、Cr及hs-CRP水平升高,ALB、eGFR水平降低(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是糖尿病合冠心病PCI术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HbA1c预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为0.747(0.679-0.810)。结论:HbA1c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HbA1c水平可用于预测CI-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HNE1及其耐药株HNE1/DDP的放射敏感性,探讨顺铂(DDP)对耐药株及其亲本细胞株放射增敏的差别,并初步研究吉西他滨对HNE1/DDP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单纯照射组和照射加药组,应用克隆形成方法,观察单纯照射和照射加药物(DDP或吉西他滨)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用Radiomed软件进行曲线拟合作图.免疫组织化学、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法观察吉西他滨对耐药细胞株的影响.结果:DDP对HNE1和HNE1/DDP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01 5和0.941 8,而吉西他滨对HNE1/DDP的放射增敏比为1.379 1.吉西他滨作用后耐药细胞凋亡增加,bax表达上调,p53没有明显变化,药物作用前后Bcl-2表达均呈阴性,并且使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而S期细胞比例则明显减少.结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HNE1对DDP和放射线没有交叉抵抗.DDP对HNE1具有放射增敏作用,但是对HNE1/DDP无放射增敏作用,而吉西他滨对HNE1/DDP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可能与吉西他滨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以及细胞p53、bax和Bcl-2基因表达变化导致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分离的833株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自动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以 Whonet5.4和SPSSl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2~2014年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共833株,最常见的分离部位为呼吸道,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40.85%),神经外科(11.17%),呼吸科(9.97%)以及神经内科(占9.52%),该菌对替加环素、妥布霉素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43.0%~48.0%,3年来无明显变化,美罗培南的耐药率40.7%~61.5%,2014年较2012~2013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目前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趋势有所缓解,但耐药率仍高,应继续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桡足类超绿色荧光蛋白(copepod super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copGFP)与纳米荧光素酶(nano luciferase,Nluc)标记的MHCC97-H人肝癌细胞株,通过改进型颈动脉注射法构建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的裸鼠脑转移模型。方法 使用携带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质粒通过磷酸钙法转染293FT细胞,包装慢病毒后感染MHCC97-H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感染阳性细胞,通过有限稀释法纯化得到稳定表达copGFP及Nluc的单克隆细胞株。通过改进型颈动脉注射法构建裸鼠脑转移模型,应用活体成像系统监测颅内转移灶生长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copGFP与Nluc标记的MHCC97-H肝癌细胞稳定株。分别使用稳定株与原始株细胞通过改进型颈动脉注射法造模,2组荷瘤裸鼠体质量变化及生存曲线无统计学差异,使用稳定株造模裸鼠可通过活体成像系统实时监测到脑转移的形成,所检测生物发光信号强度随肿瘤生长逐渐增强。结论 经copGFP与Nluc标记的MHCC97-H人肝癌细胞通过改进型颈动脉注射法成功构建裸鼠脑转移模型,可通过活体成像系统进行无创、连续可视化监测,为肝癌脑转移机制的研究及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致青光眼称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或激素性青光眼,使用激素引发青光眼可造成患者视功能严重损害甚至失明。笔者收集1990年至今因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引发激素性青光眼病人16例,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患激素性青光眼的...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构建一种能够沉默肿瘤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PR1的小干扰RNA(siRNA)的基因转染载体。方法:采用天然来源的高分子材料壳聚糖(CS)作为沉默MPR1的siRNA递送载体材料,以三聚磷酸钠(TPP)作为交联剂,制备了CS与siRNA静电结合的交联纳米粒-CS/siRNA。同时制备不经TPP交联的CS与siRNA简单静电结合物CS-siRNA作为对照。分别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稳定性、体外释药、细胞毒性及细胞摄取研究。结果:与CS-siRNA相比,CS/siRNA具有更小的粒径、更高的药物包封率、更少的药物释放和更好的血清稳定性,对siRNA的缩合保护作用更好,且CS/siRNA的放置稳定性显著优于CS-siRNA。所制备的空白载体、CS/siRNA和CS-siRNA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CS/siRNA的细胞摄取率和胞内分布均显著优于CS-siRNA。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CS/siRNA有望提供一个有潜力的siRNA转染载体。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