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本文通过4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皮质下出血的分析,发现以血管畸型最为常见,占发病总数的55.1%,高血压所致出血占总数的20.4%,中青年以血管畸型常见,老年病例以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并对辅助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Zurg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并制定一般情况调查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测查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 (NDS)评分,对可影响抑郁发生的因素及NDS与HAM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后抑郁发病率为35.7%.影响抑郁发病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学历、经济情况、部位病灶、病灶数目、神经功能缺损等.结论 脑梗死后抑郁发病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皮质下出血约占非外伤性颅内出血的18%[1]。长期以来,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内小动脉破裂被认为是主要的出血原因。Margolis等报道隐匿性血管畸形(AOVM)为皮质下出血的主要原因,这类患者一般较年轻,有或无高血压史,故称之为自发性或特发性颅内出血。近年来,CT、DSA、MRI和MRA等影像技术的发展为皮质下出血的病因诊断提供了更多方法。自1991年1月2004年12月,经CT诊断为皮质下出血者217例,均有手术和病理证实。本文就皮质下出血病因进行讨论。1资料和方法217例皮质下出血均在1周内经CT确诊,其中CT增强扫描79例,脑血管造影(CAG)检查91例…  相似文献   
14.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罗军  林达伟 《海南医学》2006,17(3):54-54,3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脑梗塞病人60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药物(丹参、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同时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典型脑干梗死的临床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方法 分析50例经头颅DWI检查证实脑干为责任病灶的急性不典型脑梗死的临床及DWI表现.结果 50例脑干梗死患者均不具有脑干病变典型的交叉征表现,只有10例在头颅CT脑干处见低密度影,有28例在T2WI及FLAIR序列上脑干处显示为高信号,所有病例的DWI均显示脑干处高信号或略高信号.结论 越来越多的脑干梗死缺乏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尤其在反复多发脑梗死病例中,通过DWI可明确脑干为责任病灶,在急性不典型脑干梗死显示能力上优于常规序列,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组中收缩压、肝病和酗酒、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收缩压增高、肝病和酗酒、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的测定值进行比较。方法: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进行MRS检查,测定治疗前梗死病灶部位(患侧1)的NAA值,与治疗前对称健侧部位(健侧)及治疗后梗死病灶部位(患侧2)的NAA值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变化特点,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测定。结果:治疗前梗死病灶部位(患侧1)的NAA值低于治疗前健侧部位(健侧)的NA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与NAA无相关性,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IHSS值明显下降(P〈0.001),但治疗后梗死病灶部位(患侧2)的NAA值与治疗前梗死病灶部位(患侧1)的NA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技术可无创检测急性脑梗死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的动态变化,从而可以了解脑梗死病灶部位的组织代谢动态变化,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比较硕通镜与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CT值≥1000HU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48例CT值≥1000HU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61例行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硕通镜组), 男45例, 女16例;年龄(48.3±12.7)岁;体质量指数(24.7±2.7)kg/m2;结石位于左侧40例, 右侧21例;结石直径(1.50±0.45)cm, 结石CT值(1 288.8±179.0)(1 017~1 738)HU。87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软镜组), 男58例, 女29例;年龄(48.5±13.0)岁;体质量指数(24.1±3.8)kg/m2;结石位于左侧56例, 右侧31例;结石直径(1.45±0.40)cm, 结石CT值(1 311.3±188.9)(1 009~1 817)HU。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硕通镜组在直视下置入硬性输尿管通道鞘和标准镜(F7.5/11.5), 退出标准镜, 留置通道鞘, 置入碎石镜(F4.5/6.5)和钬激光[功率为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