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42篇 |
预防医学 | 17篇 |
药学 | 29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配合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单纯予多潘立酮口服。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4.0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藿砂口服液治疗泄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泄泻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用藿砂口服液加补液治疗,对照组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加补液治疗,疗程3天.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腹泻积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试验过程中2组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藿砂口服液对泄泻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5.
应用自行设计的下唇围裙状粘膜瓣移转矫正唇裂术后上唇过紧畸形12例,效果满意。文中叙述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手术的优缺点。认为该法是矫正轻、中度上唇过紧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究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由同一手术团队实施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的3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颈淋巴清扫手术史、吻合侧颈部手术史、术前放射治疗史/化学治疗史、受区静脉选择、皮瓣供区类型等有可能影响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成活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患者中,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成活311例,游离皮瓣坏死21例。不同吻合侧颈部手术史、术前放射治疗史、术前化学治疗史的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手术患者皮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吻合侧颈部手术史、术前放射治疗史是影响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手术患者皮瓣成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吻合侧颈部手术史、术前放射治疗史会影响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移植的成活率。在临床治疗或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手术患者选择针对性的手术方案和术后护理,降低游离皮瓣移植的坏死率。 相似文献
107.
冰袋在临床上常用于一般物理降温,其应用效果肯定,且经济便捷。但是,冰袋在使用过程中常存在表面凹凸不平、与体表面积接触少且固定性差及导致局部皮肤受压而增加压疮发生危险等问题。为此,笔者尝试在普通水冰袋内加入乙醇,以期 相似文献
108.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DNase B基因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克隆A组β -溶血性链球菌 (GroupAStreptococcus,GAS)DNaseB基因序列。 方法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多种DNA酶B的序列 ,进行同源性分析 ,设计相对保守的针对DNaseB基因的引物 ,以链球菌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目的片段经TA克隆至pMD18-T质粒后测定其核酸序列 ,然后进行序列的查询与比对。结果 成功克隆出A组链球菌DNaseB基因全长序列共 810bp ,其中包括中 12 8bp的信号肽编码区和 6 81bp的成熟肽编码区 ,以及 5’端非编码区的一个T。结论 A组 β-溶血性链球菌DNaseB基因序列的成功克隆 ,为对其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福州地区腹泻患者诺瓦克样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调查研究福州地区腹泻患者诺瓦克样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1998年10月至2002年1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集的288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和诺瓦克样病毒病原检测。结果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为54.2%,发病年龄主要是1月-3岁的婴幼儿,发病季节集中在冬春季,高峰为11和12月份。RT-PCR检测显示诺瓦克样病毒基因组Ⅰ的阳性率为11.1%,主要是7岁以上儿童及成人;诺瓦克样病毒基因组Ⅱ的阳性率为28.8%,主要是6月~3岁婴幼儿;诺瓦克样病毒感染均无明显季节特异性。结论在福州地区诺瓦克样病毒是仅次于轮状病毒的又一常见腹泻病原,其中婴幼儿腹泻以诺瓦克样病毒基因组Ⅱ为主。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初步揭示了本地区诺瓦克样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10.
我们自1998年起选用加味葛根芩连汤为主治疗婴幼儿诺沃克样病毒(NLV)腹泻,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