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0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可通过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或通过甲状旁腺素间接影响骨代谢过程而参与骨的改建。本文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了IGF-I对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变化以及蛋白质含量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IGP-I对PDLFs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对PDLFs的ALP活性、蛋白质合成也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表明IGF-I可能通过PDLFs发挥其调节牙槽骨改建的作用,从而在牙齿移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术前去代偿在骨性下颌前突畸形矫治中的作用。方法  18例已接受过正畸—外科联合治疗的骨性下颌前突患者 ,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对其术前正畸去代偿的前后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在骨性下颌前突患者 ,普遍存在牙齿的代偿现象 ,牙代偿不仅存在于下颌 ,而且存在于上颌 ;并同时存在于前牙和后牙 ;去代偿后 ,上、下牙齿相对于基骨的位置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术前去代偿为外科手术后退下颌骨至正常位置打下良好的基础。术前正畸去代偿 ,是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畸形的重要步骤。也是获得高质量手术结果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3.
开畸形的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牙合(openbite)是指在正中牙合位或非正中牙合位时,上、下颌部分牙齿在垂直方向上无接触的错牙合畸形。此类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切割、咀嚼、发音、吞咽、呼吸等功能,有的影响容貌美观和心理健康。本文就开牙合畸形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1开牙合的分类1.1...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双阻板磁力功能矫治器(twin-block magnetic appliance,TMA)对替牙期和恒牙早期下颌偏斜的矫治效果。方法替牙期或者恒牙早期骨性下颌偏斜患者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平均年龄11岁,疗程TMA5~8个月,平均疗程TMA6个月。分析矫治前后的模型、面相和全景片,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的下颌偏斜均有明显改善,颌位不调得以纠正,中线居中,颌面形态正常,效果满意。结论 TMA对替牙期和恒牙早期下颌偏斜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以作为矫治下颌偏斜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刺梨合剂中槲皮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珠  王秀娟 《海峡药学》2010,22(8):75-77
目的测定复方刺梨合剂中黄酮类成份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槲皮素的含量.以AgilentHC-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8nm,流速1.0mL·min^-1,柱温30℃,进样30μL。结果槲皮素在0.64~12.8μg·mL^-1范围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02.32X-5.2042(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0.42%。复方刺梨合剂中槲皮素的含量约1.83~2.16μg·mL^-1。结论本法测定槲皮素的含量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刺梨合剂中槲皮素自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6.
林珠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13-14,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降压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对照组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追踪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抑郁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心理干预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心理干预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项目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心理干预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降压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人牙囊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cells,HDFCs)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os,PBMCs)共培养体系,研究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表达的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心因子kappB受体激活剂(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对破骨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出单核细胞,同时分离12-14岁青少年第三磨牙牙囊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两种细胞共同培养系统.实验分七组:A、单核细胞:B、单核细胞+牙囊细胞(接触);C、单核细胞+牙囊细胞(接触)+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1,CSF-1)+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D、单核细胞+牙囊细胞(不接触);E、单核细胞+RANKL+CSF-1;F、单核细胞+RANKL+CSF-1+牙囊细胞(不接触);G、单核细胞+RANKL+CSF-1+牙囊细胞(不接触)+anti-OPG.把每组细胞接种到预置玻片和牙本质片的24孔板中培养,观察细胞变化.培养第10天,取出玻片,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计数每组TRAP染色阳性细胞;第14天取出牙本质片,扫描电镜下观察骨陷窝形成情况.结果:B、F组可见少量破骨样细胞,A、D组无破骨样细胞,E组破骨样细胞分化最显著,C、G组破骨样细胞较E组略少,但无显著性差别(P>0.05),与其他各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实验结果证实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表达的RANKL和OPG分别对破骨细胞表型分化具有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开发一个实用性的牙弓形态的预测及分析系统.方法利用Pentium350、128M计算机,在WINDOWS98环境下用BorlandDelphi5.0语言进行研制、开发.结果该系统具有1、提供牙弓形态的预测以及间隙分析和计算,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治疗方案制定的合理性;以及疗效分析的客观性;2、具有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的友好的用户界面,提高了操作的人机互动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3、在国内首次运用计算机软件的形式,结合头影测量分析使对患者的牙弓形态的分析更加科学化,提高了模型测量分析计算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论该系统可适用于口腔正畸临床诊断;牙颌、颅面的正常发育特征和错合形成的机理研究;矫治过程中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的跟踪研究,并探索其矫治机理.同时在临床和科研上也是一个良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相似文献   
79.
目的应用骨延长机理,用自制的牙支抗骨延长装置进行羊下颌骨延长的实验研究.方法将8只7-9月龄羊分为4组,每组2只,在下颌第2和第4前磨牙之间行骨皮质切开并造成青枝骨折后,将自制的颌骨延长装置粘固于下颌第二、第三前磨牙上,术后5天开始加力,每次0.25mm,每日2次,在开始加力后分别于第8、16、32、48天时将动物处死,标本进行大体观察、血管造影、X线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大体标本显示,在下颌第二、第三前磨牙之间的延长区域,其表面由正常的牙龈组织覆盖,X线检查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新骨不断形成并趋于成熟,加力结束后保持16天的标本下颌骨连接性就已恢复,支抗基牙有所倾斜,周围其余组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管造影显示在骨延长的各个阶段,下齿槽动脉通畅良好.HE染色结果显示在牵引区内有大量的间充质细胞增殖,并不断分化为成纤维样细胞及成骨细胞,后两者逐渐成熟,发挥形成新骨的功能.对论利用这种牙支抗的骨延长装置能够有效地进行下颌骨的延长,新骨在牵引区内的形成有一定的组织学特点.  相似文献   
80.
乳腺癌放疗切线野与腋锁野照射的摆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放疗的切线野与腋锁野衔接所涉及的问题,即避免相邻野的剂量重叠或靶区遗漏,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方法 采用^60Co治疗机乳腺治疗半野挡块装置,将治疗床和机架旋转某一角度分别照射切线蜉和腋锁野。结果 此方法从理论上可解决切线野与腋锁野的衔接问题,并可改善衔接区域剂量分布的不均匀性。结论 半野切线照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照射野间剂量重叠或遗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