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15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3种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包括Callie钢丝法7例,Brooks钢丝法7例,Apofix椎板夹内固定法4例。结果:术后16例寰枢椎脱位完全复位,2例大部分复位(复位不满意才另行枕颈融合,不在此列)。经0.5-10年(平均4.5年)随访,除1例术后6个月死亡后,其余17例均获骨性融合,其中钢丝断裂而植骨已融合1例,寰椎后弓钢丝切割断裂移位后融合1例;所有患颈痛全部消失;8例有脊髓病症状中,1例无改善(术前JOA评分分别为5分),其余7例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3-17分。结论:3种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均有其适用性,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Apofix椎板夹为寰枢椎后路融合术的首选内固定方式;术前牵引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全麻下不同体位改变对颈后路手术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后路手术常将患安置在俯卧位以适应手术需要,但据献报道,全麻下由仰卧位改变为俯卧位时,可导致严重的循环功能紊乱。本旨在比较全麻下由仰卧位改变为侧或俯卧位两种不同手术体位对颈后路手术患循环动力学的影响,以期选择一种合适的手术体位,减少体位改变对循环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通过对腰椎弓根及其毗邻神经结构的解剖和影像学观察,进一步明确腰神经根与椎板的解剖关系.方法 取甲醛浸泡的12例(24侧)成人男性防腐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腰神经根起点至后正中线、至对应椎板上、下缘的距离和神经根与后正中线的交角.结果 腰1和腰5神经根起点至后正中线距离分别为12.6±2.1mm和8.8±1.1mm,从腰1~腰5呈递减趋势;腰1和腰5神经根起点至对应椎板下缘的距离分别为14.7±2.1mm和22.3±5.0mm,从腰1~腰5逐渐增大;腰1~腰3神经根起点在对应椎板的上下缘之间,且与椎板上缘的距离逐渐减小,腰4、5神经根起点在对应椎板上缘的上方,且距离逐渐增大.结论 腰椎神经根起点与相应椎板间存在渐变的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24.
四种脊柱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四各短节段脊柱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24具猪胸腰段(T10~L5)脊柱标本,模拟最严重前中柱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加载方向应变和位移或角度值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力值,比较短节段器械CYL、Dick、AF、RF四种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轴向压缩、弯曲和扭转实验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椎弓根螺钉握持能力。结果:器械的稳定性及椎弓根螺钉直径、螺纹特点、螺钉固定装置等结构密切相关。结论:CYL具有结构  相似文献   
25.
我院自1990.8~1999.5收住70例手部磨革机损伤病人。系热滚筒损伤所致,为热灼伤和挤压伤复合伤,创伤严重,创面处理及创面修复有其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采用后正中切口、270°减压、椎体间植骨、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患者共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6~50岁.T12 3例,L1 7例,L2 3例,L3 1例.Denis分型爆裂型8例,屈曲分离型4例,骨折脱位型2例;载荷分享评分为8~9分,平均8.6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例,C级5例,D级3例,E级1例.术后随访伤椎Cobb角的矫正和丢失情况,评估椎管减压范围、植骨块位置及愈合情况,评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切口长度4.8~7.5cm.平均5.6cm;手术时间2.8~5.2h,平均3.8h;1例术中出血达4700ml,其余病例出血量900~1800ml,平均1250ml.术中未出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4例患者X线检查显示后凸角矫正15°~28°,平均21.6°,CT显示椎管减压彻底,钛网植骨位置良好.随访1年以上12例,失访2例.3例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1例B级患者恢复至C级;5例C级患者中,4例恢复至E级,1例至D级;3例D级患者恢复正常.随访12例患者植骨界面均见骨性融合,未发生内固定器或植骨材料松脱、移位及断裂.结论经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手术可以从单一入路同时完成椎管彻底减压、前中柱重建,恢复脊柱三柱稳定,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单侧钉棒系统辅助对侧经皮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置钉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22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32~71岁,平均(51.1±10.6)岁;单节段20例,双节段2例。22例患者均采取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TLIF)术结合单侧钉棒系统辅助对侧经皮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5年,平均18个月。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术后第3天出现减压侧下肢疼痛麻木1例。22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椎弓根螺钉与关节突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断裂及椎间融合器移位现象。腰椎VAS从术前的8.24±0.72减少至末次随访的3.18±0.66,ODI 从术前的36.72±6.84下降至末次随访的4.36 ±1.12.患者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单侧钉棒系统辅助对侧经皮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具有创伤小、稳定性好、融合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8.
小儿下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下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16例小儿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前路或后路切开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术前、术后用Frankel神经功能评估法比较手术疗效。结果早期死亡1例。15例获1~6年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者7例,明显改善者6例,2例无改善。结论完整的影像学检查对于小儿下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早期行前路或后路切开减压复位后行棘突“8”字张力带钢丝植骨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9.
激光颈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初步探讨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在颈椎间盘外科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 7具新鲜人颈椎标本 ,使用 4组不同能量半导体激光对颈椎间盘进行汽化 ,测量汽化后汽化腔的面积、组织学变化及椎间盘周围部位温度变化。采用 12具新鲜羊颈椎标本 ,使用 4组不同能量激光汽化减压后 ,放置CTM 140 4试验机上进行压缩、拉伸刚度测定。结果 :椎间盘汽化后体积随能量的增加而加大 ,汽化腔局限于髓核内 ,周边纤维环及软骨终板未见明显破坏 ,椎间盘周围结构的温度变化不大 (<2℃ ) ,压缩、拉伸刚度减少。结论 :半导体激光颈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具有一定安全性 ,汽化后颈椎间盘的刚度下降  相似文献   
30.
四种脊柱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测试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应用,对四种脊柱内固定器进行评价。方法取24具新鲜猪的胸腰椎脊柱标本,制作最严重前中后柱损伤模型,比较四种不同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在轴向压缩、弯曲和扭转实验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握持能力。178例病例采用统一的半椎板切除,对侧椎板内侧皮质切除扩大椎管,潜行脊髓前方推挤骨片减压,随机分组安装Dick钉、AF钉和池氏钉内固定,一期植骨融合术。术前、术后均摄X片及CT片,分别测量病椎的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后凸角度、椎管内径。结果池氏椎弓螺钉抗拔出力,抗侧屈及抗扭转能力较Dick钉、AF钉、RF钉均强(P<0.05)。临床应用178例,其中Dick钉内固定50例,AF钉53例,池氏钉65例。池氏钉后凸矫正率为92.0±20.5%,前缘矫正率为81.3±10.7%后缘矫正率为69.7±8.3%,椎管内径改善率为89.4±15.1%。经统计学处理较Dick、AF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型脊柱内固定器(池氏钉)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器械。半椎板切除,对侧椎板内侧皮质切除椎管扩大,潜行脊髓前方减压,不破坏椎弓根和小关节突,保留大部分后柱结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