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在小儿重度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46例重度尿道下裂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行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治疗,对照组行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治疗,均行2年随访。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9.04%(65/73)]显著高于对照组[75.34%(5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54±15.74)min vs.(71.62±15.70)min,P>0.05];观察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35±5.24)mL、(1.65±0.77)d、(11.54±3.44)d],显著少于对照组[(16.18±7.30)mL、(2.81±1.01)d、(15.58±5.09)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48%(4/73)]显著低于对照组[17.81%(1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用于重度尿道下裂患儿的治疗,临床效果满意,患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B超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本院2015年49例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术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49例中,44例术后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4例术后有泌尿系感染;脱管1例;并发症发生率10%.结论 小儿B超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术对重度肾积水患儿术后肾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林炎坤  俞钢  朱小春 《广东医学》2001,22(12):1158-115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特点及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9例新生儿胃穿孔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6例有窒息史,8例有胃壁缺损,5例(5/9)死亡。结论 新生儿胃穿孔可能以窒息为诱因,加上胃壁肌层先天性发育不良及胃内张力增高所致,术后积极的支持疗法是提高治愈率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4.
非离子造影剂支气管造影在新生儿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新生儿自身的特点,支气管造影在新生儿外科诊疗中的应用相当有限,以往多应用碘油或泛影葡胺.近2年来,我院应用非离子造影剂欧乃派克行支气管造影,诊断8例新生儿外科疾病,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弧形切口法一期修复单侧唇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弧形切口法一期修复单侧唇裂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2003年1月~9月采用弧形切口法一期修复单侧唇裂275例的手术经验。结果275例中,获随访225例,除1例皮肤被自行抓开,4例鼻底麋烂外,其余效果满意,修补后的上唇张力小,疤痕小,健侧人中嵴完整无损,人中沟明显,患侧人中嵴得到重建。讨论弧形切口法能解决患侧人中嵴的再造、鼻唇沟的恢复与上唇的三维美感、唇弓整复等问题,是能达到良好整形美容效果的唇裂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食道闭锁的转运和早期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道闭锁的转运和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9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16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的外科资料。结果 16例中13例行手术治疗,3例放弃治疗,13例患儿中11例治愈,治愈率84.6%。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2例术后有食道吻合口狭窄,行球囊扩张治愈,其余9例进食良好。结论 合理的转运处理和早期诊断、及时的手术治疗对提高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脐膨出手术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膨出的手术预后因素,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2003年11月收治的10例新生儿脐膨出患儿的病例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 10例患儿中9例痊愈。结论 脐膨出的类型,是否伴发严重畸形,有无并发症,手术的时机,以及有无产前诊断等因素对新生儿脐膨出手术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门诊小儿包皮环套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为了减少传统包皮环切术并发症,探索新的手术方法和途径。方法 回顾1997年6月—2001年6月应用一次性小儿包皮环套手术包,在门诊局麻下,应用环套术,治疗包茎或包皮过长的儿童1100例。结果 1096例环套术治愈,4例中途改传统环切术治愈。近期总的并发症为13.86%。结论 门诊一次性小儿包皮环套扎术宜选择5岁左右患儿。该手术方法创伤小,简单、快捷,切口外观整齐、漂亮,适合于门诊及小儿外科一日门诊开展。  相似文献   
19.
危重新生儿外科转运25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转运的257例危重新生儿外科疾病患儿的病例资料,探讨危重新生儿外科疾病的转运模式及方法。方法成立转运中心,设24h专线电话,在接到转运电话后,由新生儿外科医护人员各1 ̄2名,乘新生儿专用救护车前往接诊,实施途中监护,开展现场急救。结果257例危重新生儿外科疾病患儿转运至本院NICU时,病情稳定252例,病情加重5例,无途中及接回2h内死亡病例,转运成功率为100%;全部转诊病人中,212例痊愈出院,治愈率为82%;死亡18例,放弃27例,占转运人数的8%。结论新生儿外科转运有利于降低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转运途中监护与急救、稳定患儿病情是危重新生儿外科疾病患儿转运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NCDH)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我院自1996—2003年救治20例NCDH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是由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中心转运,转运前予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通畅。然后进行急诊手术,术后持续用呼吸机支持。结果20例NCDH中有2例死亡,1例术后放弃治疗,17例存活出院。经6个月以上随访,临床和X线胸部检查均提示肺发育良好,心脏、纵隔正常。结论早期诊断和院前处理,适时行膈疝修补术及术后呼吸机支持,是提高NCDH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