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23例合并慢性扁桃体炎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对激素反应好,尿蛋白减少甚至消失。观察一年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 (RSG)对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UUO组和UUO +RSG组 ,另设假手术组 (SHAM)为对照。用药组于术前 3d给予RSG 3 0mg·kg-1·d-1,ig ,直至术后 14d处死动物 ,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灭菌去离子水同样处理。观察左侧肾脏病理学改变 ,比较肾间质基质含量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以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的免疫组化结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型情况。结果 :与UUO组相比 ,RSG +UUO组左侧肾脏的病理改变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P <0 0 5 ) ,肾小管上皮细胞α SMA的表达显著减少 (P <0 0 5 ) ;而SHAM组对左侧肾脏病理学无显著影响。结论 :RSG对UUO所致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纤维细胞的转型 ,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83.
缺血性急性肾衰肾小管上皮细胞微丝的改变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缺血时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微丝的改变,并探讨此改变的机制。方法 用双肾蒂钳夹法建立缺血性急性肾衰模型,采用电镜组化法观察缺血5、15和45min时TEC微丝肌动蛋白的改变,并用高效液想象以谱法测试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结果 缺血5min即有细胞微丝肌动蛋白的损害。微绒毛融合、断裂、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微丝损伤加重,极性丧失,由细胞尖端分布变为胞浆内弥漫分布,微绒毛消失,与此同时细胞内ATP水平也迅速降低,微丝紊乱程度与ATP的下降呈一致。结论 肾TEC微丝结构和极性的改变可能与细胞内AT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4.
患者,男,16岁,因肉眼血尿半月余入院。缘于2008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次日突然出现腹痛,肉眼血尿加重,伴有血丝和血块。就诊我院门诊,查B超:双肾下盏各有一小结石,右肾轻度积水,给予消炎、尿石通排石,经治疗后肉眼血尿无明显变化。一周后行静脉泌  相似文献   
85.
我科最近研制成功“自动同步负压肾穿装置”,经临床应用120例,效果十分满意,报告如下。一、结构原理本装置是在套有拉杆弹簧的拉杆上安装带有卡槽的按钮,使拉杆能在按钮底座上产生伸缩运动。在按钮底座中央固定了活塞杆,活塞杆前端装有橡皮活塞,活塞杆外套有专用针筒,针筒外装有针筒固定爪。当拉杆在拉杆弹簧的作用下向前运动时,能撞击到针筒固定爪,带动针筒急速向前运动,由于活塞杆是固定在按钮底座上,这样就使针筒内瞬间产生负压,实现了自动进针时同步形成负压,达到抽吸出肾组织的目的。本装置的核心是将自动进针和负压抽吸…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活性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现象及管型阻塞的机制。方法用猪肾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观察亚致死性H2O2损伤致细胞与基质粘附性及整合素受体α3分布的改变。结果细胞与基质间粘附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表面整合素受体α3由原先基侧部分布变为半随机分布(P<005)。结论细胞受亚致死性H2O2损伤后,可使整合素受体α3分布改变,细胞基质粘附力降低,致使活性细胞脱落和管腔阻塞。  相似文献   
87.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LRVES)又称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是指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在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AO)和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间受机械性挤压后肾静脉血流回流受阻引起的左肾静脉高压现象。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和(或)蛋白尿。本病多见于儿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对拉米夫定治疗无应答或变异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诊治的HBV-GN且对拉米夫定治疗无应答或变异的患者共9例。采用恩替卡韦(0.5 mg/d)为主方案治疗9例对拉米夫定治疗无应答或变异的HBV-GN且蛋白尿>1.5 g/d、血HBV-DNA≥1.0×108拷贝/L的患者,观察其疗效及血HBV-DNA的变化。结果 9例患者肾病综合征(NS)7例、蛋白尿伴血尿2例,其中系膜增生性肾炎3例,膜性肾病3例,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及局灶节段系膜增生性肾炎各1例。拉米夫定治疗(14.1±10.3)个月(其中6例联合激素治疗),5例部分缓解(PR)、4例无效(均为NS),改用恩替卡韦治疗后,治疗12个月时7例完全缓解(CR)、1例PR、1例NR,7例检测血清HBV-DNA水平患者中5例降至正常,随访观察了19~27个月,平均(23.7±3.0)个月,至随访结束,完全缓解(CR)7例,NR 2例,均停用激素。未见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为主的治疗对对拉米夫定治疗无应答或变异的HBV-GN是安全有效的,疗程以1年半为宜。  相似文献   
89.
钙对心房肌电重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用动物试验模拟快速房律,观察心房电重构的电生理变化并对其机制进行初的探讨。方法 用8只羊自身随机对照,观察不同状态下和用不同药物时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变化,和心房颤动(房颤)的诱发率。结果(1)800次/min的快速心房刺激很快引起AERP的缩短,停止刺激后AERP的恢复也很快。单用维拉帕米可防止快速刺激引起AERP的缩短,而升高血血清钙显延缓停止刺激后的AERP的恢复,而且升高血清钙可消除维拉帕米对AERP的保护作用。(2)快速心房刺激后明显增加心房反复激动和房颤的诱导率。结论 (1)7h,800次/min的快速刺激可赞成心房电重构,电重构出现较早(30min内),停止刺激后电重构很快恢复(1h)内,(2)心房电重构后容易诱发心房反复激动和房颤;(3)维拉帕米可预防心房电重构,升高血钙可延缓电重构的恢复。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新型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的肾间质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大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6)、UUO模型组(结扎左侧输尿管制作UUO模型,n=18)、UUO罗格列酮干预组(UUO RSG组,n=18).除Sham组外,其余2组根据不同的观察时间细分为3、7、14 d亚组(,n=6).分别测定大鼠左肾皮质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标志物MDA以及抗氧化酶CAT、SOD含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模型组大鼠梗阻侧肾皮质在3、7、14 d时MDA含量分别升高了8.9(P=0.000)、3.5(P=0.000)和0.7倍,而CAT含量分别下降了66.0%、72.6%和83.8%(P=0.000),SOD分别下降了42.0%、50.2%和67.7%(P<0.005).与UUO模型组相比,UUO RSG组大鼠梗阻侧皮质MDA含量在3、7 d 时分别减少了80.0%和65.3%(P=0.000),14 d时差异不显著;在3、7、14 d时CAT分别增加了96.2%、92.1%和102.9%(P<0.005),SOD分别增加了33.3%、35.1%和55.4%(P<0.005).结论:RSG能减少单侧输尿管梗阻侧肾皮质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同时增加抗氧化酶的含量,从而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