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的护理策略对鼻咽癌患者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和疾病接受度的影响,以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泉州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4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引入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的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4周末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自我超越评分,以及对疾病的接受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希望水平评分、自我效能、自我超越评分,以及对疾病的接受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的护理策略能明显提高鼻咽癌患者希望水平和自我效能,有利于其自觉践行超越自我原有意识的行为方式,提高其对自身病情的接受度,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58例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依那普利,要5mg/次,2次/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P波离散度的改善情况。结果58例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治疗12周后,P波离散度(Pd),Pmax明显下降,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可降低Pd,Pmax。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超重、肥胖及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对深圳地区21岁~60岁人群共21578人进行体重指数(BM I),腰围(WC),腰臀围比(WHR)及血压(HP)测量,按体重指数(BM I)将其分成三大组:正常非肥胖组(BM I≤24kg/m2)共14817人;超重组(2495 cm的人群为133‰。(χ12=821.26,P<0.005),(χ22=500.16,P<0.005)。血清脂联素浓度在肥胖人群及高血压病肥胖患者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脂联素:单纯性肥胖组(7.16±1.41)mg/L,高血压病肥胖组(7.18±1.45)mg/L vs.正常非肥胖组(9.22±0.61)mg/L,F=3.217,P<0.05]。血清脂联素浓度在超重人群与正常人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脂联素:超重组(7.71±1.73)mg/L vs.正常非肥胖组(9.22±0.61)mg/L,P=0.097>0.05]。在高血压病肥胖患者中,脂联素浓度与体重指数、腰围、腰臀围比、、收缩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脂联素水平下降与肥胖、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保持BM I和WC在正常范围,是预防高血压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4.
超重和肥胖对血压影响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M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对超重和肥胖人群实施健康教育,采取护理对策。方法:对深圳市多个单位23~59岁人群2025人进行BMI、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结果:BMI正常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最低,男性约3.2%,女性约3.4%。BMI超重组的高血压患病率男性约12.4%,女性约10.5%。BMI肥胖组患病率男性约22.9%,女性约18.2%。结论: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保持BMI在正常范围是预防高血压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在宫颈肿瘤筛查的准确性。方法 1350例受检者同时做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集和阴道镜活检,用液基标本做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诊断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和外科手术对照。结果 液基细胞学检查分别检出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CINI)35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CIN2和CIN3)23例,鳞状细胞癌(SCC)5例,HPV阳性检出率15%,与细胞学分级密切相关,且与细胞学和组织学级别基本一致。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高,尤其是对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和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86.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原因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我国饮食结构从20世纪50至70年代的以粮食和蔬菜为主,油、鸡蛋、鱼、肉等的定量供给,转变成现在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人们的运动减少,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显著增加,存在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急剧增加,这些危险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严峻形式,目前如果没有人去管理大量的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那么心、脑血管疾病将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1997-2002年大学生在校期间HBV感染状况及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效果,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某高校6届大学生进行新生入学和毕业生体检,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对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无应答者进行免疫。结果6届入学新生HBsAg携带率为12.82%,毕业时HBsAg携带率为14.72%,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入学时HBsAb阳性检出率为19.00%,乙肝疫苗接种后(毕业时)HBsAb阳性率为52.43%,女生高于男生。1997-1999年与2000-2002年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在校期间可能感染HBV,对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可降低大学生人群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88.
心房纤颤的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国外文献报道,一般群体内有29/5的发作趋势,在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0.2%~0.3,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65岁以上发病率为5%~9%[1]。有器质性心脏病者AF发病率更高,AF也见于正常心脏,5%~15%的AF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心房纤颤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9.
90.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害,是我国较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春秋季节为发病高峰。临床类型多样,表现复杂,并发症多,极易误诊。现将笔者在江西某地区工作期间(1997年5月-2005年7月)5例流行性出血热误诊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这5例病例确诊均符合卫生部1997年颁布的全国EHF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