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4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在内毒素(LPS)诱导下IL-6的产生及其mRNA表达。方法:按经典方法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MC),转种培养后分为二组,诱导组加LPS10mg/L,对照组不加,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结果:IL-6在正常MC中分泌量极微,其mRNA也为低水平表达,经LPS诱导后二者均明显增加,IL-6蛋白的产生6~12h达高峰,比对照组增加3~5倍,IL-6mRNA  相似文献   
12.
氯沙坦对幼龄肾硬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波  鹿玲  张庆玲  杨霁云  丁洁  张敬京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1):916-919,92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体(AT1RA)——氯沙坦对幼龄肾硬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减轻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机制。方法17只SD幼龄大鼠(1月龄,体重100g左右)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只)、模型组(6只)和治疗组(6只)。对后两组大鼠行单侧肾切除,1周后加阿霉素(5mg/kg)注射,诱导肾硬化模型。术后治疗组予氯沙坦5mg/(kg·d)共12周。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生化指标变化及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小球的蛋白表达。结果氯沙坦于实验的第9、12周显示出较好的降尿蛋白作用,治疗组尿蛋白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分别为2.41mg/24h,1.97mg/24h,2.96mg/24h,3.54mg/24h比17.28mg/24h,7.39mg/24h,14.20mg/24h,0.55mg/24h(P均<0.01)。实验结束时,氯沙坦形态学上显示有减轻肾小球系膜增生和硬化的作用,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系膜增生率和硬化指数分别为3.45%、3.36%比35.40%、40.28%和0.25%、0.13%比1.86%、2.61%(P均<0.05);其且下调了TGF-β1在肾小球内的蛋白表达,两组TGF-β1的光密度值(A值)之比为(0.143±0.023)比(0.221±0.036)(P<0.01)。结论在此单侧肾切除阿霉素肾病幼鼠肾硬化模型上,氯沙坦显示了降尿蛋白及减轻肾小球系膜增生和硬化的作用;并提示AT1RA对此肾组织学改变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TGF-β1在肾内的表达以抑制细胞外基质积聚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近来我们对5例肾病综合征合并重度水肿患儿,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试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管活性药物及速尿联合静脉给药,产生明显利尿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个临床病征。具有大量蛋白尿、低血浆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四大特点。可见于多种原发或继发的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肾脏病。美国16岁以下小儿的年发生率为2/10万,累积发生率为16/10万。我国105所医院住院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44例小儿于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后病情迁延和或恶化时的临床和病理所见。此类病儿临床表现有5种:再发性血尿(15例)、持续性肉眼血尿(5例)、蛋白尿及血尿(11例)、肾病综合征(9例)和急进性肾功能减退(4例)。病理可见6种改变:系膜增殖(29例)、内皮系膜增值(4例)、增生硬化(3例)、膜增殖(4例)、轻微病变(3例)、新月体肾炎(1例)。并讨论了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最后提出此征起病后如发生持久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减退时应及时行肾活检,其结果有助于了解预后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С������ϵͳ�������ν�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将2005年我国小儿泌尿系统疾病诊治进展总结如下。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有关激素耐药的研究受到临床关注,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观察糖皮质激素受体(GR)2种亚型GRα和GRβ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肾组织中的表达,发现耐药者GRβ表达显著高于激素敏感者,过表达的GRβ可导致GRα核转位能力下降,影响糖皮质激素效应的发挥,从而导致耐药。该院还成功地构建了稳定高表达和低表达GRβ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在此株上观察到高表达者对地塞米松敏感性降低也证实其上述观点[1]。有关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多态性与激素效应之间的关系,北京大学第…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霁云 《中国医刊》2005,40(3):18-21
IgA肾病作为一免疫病理诊断是在免疫荧光技术用于肾活检后于1968年首为Jean Berger所描述,故也曾称之Berger病.本病是指以显著的IgA于肾小球系膜区沉积、通常有血尿表现的肾小球疾病.30余年来不仅对其多种临床病理进行了观察,而且近年对其发病机制、疾病的进展、遗传背景、治疗方法也作了大量研究.现摘要与儿科密切相关的某些方面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SIADH是指在无生理学刺激的情况下而出现的抗利尿激素(ADH)分泌所造成的低钠血症和低渗状态。  相似文献   
20.
巴特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巴特综合征 (Barttersyndrome ,BS)因 196 2年Bartter等[1]首先报道了 2例出现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高醛固酮血症 ,血压正常 ,肾组织学检查显示肾小球旁器肥大的患者而得名。至 2 0世纪 90年代已报道 2 0 0余例[2 ] ,部分患者可有家族史 ,其模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 ] 。临床资料表明 :虽然以BS命名的病例以肾脏盐的丢失 ,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及血肾素及醛固酮水平增高而血压正常为共同特点 ,但还具有其他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征 ,故BS是指一组临床以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为特征的遗传性肾小管疾病[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