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严重缺血性下肢血管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帮助术者在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下接受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手术前、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成功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下肢血管病的基础,期间细心的临床护理观察,可有效地防止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严重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方法。正确的围采集术期的护理为成功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提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急诊行股动脉切开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并术中尿激酶动脉内灌注,术后抗凝、溶栓,其中15例术后常规给予药物治疗(A组),17例术后加用间歇性压力梯度治疗仪治疗(B组)。结果A组10例痊愈,2例有间歇性跛行,死亡1例,截肢2例,截肢率13%,死亡率6.7%。B组13例痊愈,2例有间歇性跛行,死亡1例,截肢1例,截肢率5.9‰死亡率5.9%。结论对于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手术后加用间歇性压力梯度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光闭合联合动力旋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51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随机分组:A组111例,用激光行大隐静脉全程原位闭合,小腿曲张静脉用透光动力旋切;B组106例,用激光行大隐静脉大腿段原位闭合。小腿曲张静脉用透光动力旋切;C组134例,传统手术作对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属支及交通支切除、结扎。观察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人下肢肿胀、酸痛、乏力在手术后1个月逐步消失;皮肤色素沉着在术后1个月减轻,3月逐步恢复。传统手术没有皮肤烧灼发生,但其并发症多,如小腿皮肤麻木、大腿瘀斑、创口血肿以及踝以下肿胀。比较A、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与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传统手术组明显增多。小腿瘀斑,A组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B组与C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全部病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切口感染。结论激光闭合联合动力旋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简单可行,疗效确切;动力旋切去除静脉团效果好,不适用旋切大隐静脉主干。  相似文献   
14.
将90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围绕切扎组48例,对照组42例,前者接受内痔围绕切扎术,后者接受内痔贯穿结扎术,在痔核脱落后,大部分围绕切扎组的病例创面平整,疼痛轻,出血少。  相似文献   
15.
SCD14、TNF-α、E-SLT及IL-10在感染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CD14、TNF-α、E-SLT及IL-10在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7例腹部外伤合并感染患者及内毒素血症兔模型中可溶性CD14(SCD1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选择素(E-SLT)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清浓度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CD14与TNF-α在术后第1天开始升高,E-SLT与IL-10在术后合并感染组中于第3天出现增高[(1.61±0.47)μg/ml与(28.63±8.29)pg/ml,(153.6±48.9)ng/ml 与(38.21±10.87)pg/ml,P均<0.05];在兔内毒素血症中则分别于第30、120min开始增高[(0.50±0.02)μg/ml与(1.00±0.02)pg/ml,(20.9±0.5)ng/ml 与(49.7±0.5)pg/ml,P均<0.05].结论血清SCD14、TNF-α、E-SLT及IL-10浓度的变化在反映感染发生发展及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Aegisy^TM血栓过滤器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应用AegisyTM血栓过滤器的安全性.方法 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均经股静脉置入AegisyTM血栓过滤器后插管溶栓治疗,第2天经患足背静脉推注尿激酶.结果 15例患者滤器置入均一次成功,经溶栓治疗,显效12例,有效3例.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临床可查的肺动脉栓塞,复查滤器位置满意.结论 AegisyTM血栓过滤器使用安全简便,滤器置入后,采用逆行插管与顺流法溶栓相结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采用股动脉血管内支架治疗的26例下肢ASO患者的跛行距离及踝肱指数(ABI)进行观察。结果术后1个月,间歇性跛行距离由(124.6±32.2)m增加到(552.7±137.5)m,ABI由0.62±0.04增加到0.94±0.0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支架通畅率为100%,2年通畅率为92.3%。结论 PTA联合血管内支架置放是治疗下肢ASO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置管溶栓术重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的下肢血供并降低截肢平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云南省血管外科中心收治的16例TAO患者(16条患肢),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置管溶栓术治疗.结果 16例患者(16条患肢)干细胞移植4周后下肢疼痛、冷感评分均优于移植前(P<0.05),变温带较前分别下降2~10 cm,其中2例患者足趾坏死及足背缺血情况未加重.移植后3个月,1例患者坏死局限于足趾区,1例坏死局限于足背中段,均呈干性坏疽,行局部截肢手术,截肢平面以上皮温、皮色良好;14例保肢患者患肢皮温由(26.68±0.51)℃增加到(31.45±0.49)℃,间歇性跛行距离由(80.59±46.45)m增加到(332.45±150.23)m,ABI由0.42±0.02增加到0.78±0.04,3项指标移植后均优于移植前(P<0.05);16例患者行下肢动脉CTA,均形成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16例患者随访6~20个月(平均12.2个月)病情平稳;其中3例患者移植6个月后因患肢疼痛加重伴足趾溃疡形成,再次行自体... 更多  相似文献   
1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继发血栓形成治疗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继发血栓形成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期间收治的35例此类患者,11例重度者行急诊手术取栓和股动脉内膜剥脱术,其中截肢3例,二期行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4例.轻中度者24例则先行解痉、扩血管、抗凝及溶栓治疗,二期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下行PTA,其中截趾4例,同期行APBSCT治疗22例.结果 除死亡2例、急诊截肢3例以外,其余30例治疗后症状缓解,近、远期疗效满意,其中行APBSCT治疗的26例患者,其治疗后的间歇性跛行距离、皮温和踝/肱指数均较APBSCT治疗前明显改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TA、MRA或DSA检查下肢动脉供血有所改善.结论 根据患者入院时下肢缺血的急、重程度而分别采用取栓及股动脉内膜剥脱术、药物以及后续的介入、APBSCT治疗后,近、远期疗效确切.早期及时和正确的处理是挽救患者肢体和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微创治疗39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101例,用激光行大隐静脉全程原位闭合,小腿曲张静脉用透光直视旋切;B组102例,用射频行大隐静脉全程原位闭合,小腿曲张静脉用透光直视旋切;C组96例,用激光行大隐静脉大腿段原位闭合,小腿曲张静脉用透光直视旋切;D组97例,用射频行大隐静脉大腿段原位闭合,小腿曲张静脉用透光直视旋切。同期传统手术122例为对照(E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属支及交通支切除、结扎。观察术后效果、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下肢肿胀、酸痛、乏力在手术后1个月逐渐消失;皮肤色素沉着在术后1个月减轻,3个月逐渐恢复。传统手术没有皮肤烧灼发生,但其并发症多。小腿皮肤麻木、大腿瘀斑、创口血肿以及踝以下肿胀比较:A、B、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与微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明显少于传统组。小腿瘀斑:A、B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病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切口感染。结论微创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简单可行,疗效确切;透光直视旋切去除静脉团,效果好,不适用旋切大隐静脉主干。选择适当微创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