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5年5月我院采用右肾癌根治切除同时行下腔静脉补片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肾癌并下腔静脉癌栓形成患者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总结女性膀胱全切患者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6年2月36例女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年龄48~65岁,平均56岁。其中移行细胞癌34例,腺癌2例。原发肿瘤22例,复发性肿瘤14例。多发性非肌层侵犯肿瘤(Ta~T1)12例,浸润性膀胱肿瘤(T2~T3)24例。结果:36例手术平均时间270min(210~330min),输血量平均400ml(0~1000ml)。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6个月昼夜控尿率分别为94%(34/36)和92%(33/36)。2例排尿可控过度,需间歇导尿。术后6个月IVU检查无输尿管狭窄和反流。血电解质和肾功能正常,无尿道残端肿瘤复发。结论: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女性膀胱癌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可作为广泛开展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DU145/ADM细胞阿霉素敏感性及逆转耐药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P预处理DU145/ADM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相关基因转录水平与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TP(20、40、80 ng mL^-1)预处理DU145/ADM细胞72 h后,均可使细胞对不同浓度阿霉素(10、20、30、40、50 ng mL-1)敏感性较TP预处理前明显增加,mdr1表达较TP预处理前明显下降,并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TP通过下调mdr1表达增强DU145/ADM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其有可能成为一种耐药逆转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巨输尿管裁剪或折叠后膀胱再植治疗梗阻性巨输尿管症的效果。方法:纳入18例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患儿,年龄12~21岁,采用腹腔镜下巨输尿管成型后膀胱再植。巨输尿管成型采用2种不同手术方法,一组采用裁剪法,一组采用折叠法。术后随访尿常规、B超、CT、排尿期尿路造影、肾动态显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基线特征,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和术后随访的结果。结果:1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75±26.3) min,平均失血量(39.7±15.6) mL,术后18例患者下腹疼痛症状消失,泌尿系感染纠正,患侧肾脏排泄梗阻率由轻度或中度排泄受阻恢复为正常。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性别比、BMI、确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巨输尿管成型后再植是治疗原发梗阻性巨输尿管症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体外巨输尿管成型效果好,手术时间短。裁剪法和折叠法在术后输尿管狭窄和膀胱输尿管反流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并发感染性休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4月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表现为术后1~6h内出现高热,血压降至90/60mmHg以下,中段尿培养2例为阳性,血培养均为阳性。感染性休克原因依次为:术前尿路感染未能得到良好控制,术中输尿管灌注压力过高、损伤输尿管、手术时间过长及术后引流不畅等。经给予抗感染、抗休克等对症支持治疗后4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有冠心病史患者因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于术后d2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充分认识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原因,术前抗感染治疗,术中恰当的操作技巧,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早期发现及积极合理治疗,对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PKE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前列腺重量〉100g患者行PKEP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Omax)、剩余尿量(PVR)进行比较,分析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血红蛋白和血清钠的变化、前列腺切除重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手术时间121~164min,平均132.3min,切除的标本组织重量96~128g,平均107.6g。术中视野清晰,出血极少,均无输血;整个手术经过平稳,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和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留置尿管3~5d,平均3.9d;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9(1~4)d;术后住院3~8d,平均5.1d。术后随访3个月,排尿梗阻症状明显改善,IPSS由术前的22.3±3.4降至4.8±1.4(P〈0.01)。Omax由术前的(8.1±0.6)升至(24.5±4.8)mL/s(P〈0.01)。PVR由(46.1±9.70)mL降至(2.4±1.6)mL(P〈0.01)。【结论】PKE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高效、微创、安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前列腺液脓球与卵磷脂小体计数与病原体培养的关系,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2002年9月至2009年9月间,我院泌尿外科门诊1 136例前列腺炎患者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计数脓球、卵磷脂小体,同时行前列腺液需氧细菌培养和支原体、衣原体培养.结果 1 136例前列腺液标本中,有284例(25.0%)病原体培养阳性,共计培养出病原体313株.脓球数目为-、+、++、+++~++++时,病原体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0.1%,32.5%,67.6%,64.3%,卵磷脂小体数目为-、+、++、+++、++++时,病原体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8.2%,30.6%,19.7%,20.6%,24.3%.结论 随着前列腺液中脓球数目的 增加、卵磷脂小体的减少,病原体培养阳性率逐渐增高,有助于早期预估病原体培养结果.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激酶2(EphA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BTCC )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 和 RT-PCR技术测定20例BTCC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EphA2蛋白和 EphA2 mRNA的表达。[结果]EphA2蛋白在BT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 P <0.01),在BTCC低分化组表达强于高分化组;EphA2 mRNA在BTC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 P<0.01),与BTCC的分化程度无关( P=0.295)。[结论]EphA2将成为判定膀胱癌恶性程度的指标,EphA2 mRNA表达强度与EphA2蛋白表达强度不完全一致。提示转录后的调控机制干预了 BTCC中EphA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9.
介绍膀胱镜下注射泰福隆膏行尿失禁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矫形术的适应证,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  相似文献   
110.
本介绍了各种应用于泌尿外科腔镜器械及技术的发展史,重点叙述了国内外各种腔镜的临床应用现状,并对腔镜泌尿外科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