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腹腔镜复杂胆囊大部切除术86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我院于1995-09/2005-06共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4186例,其中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所致Calot三角"冰冻"粘连等复杂困难胆囊86例,均施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摘要 背景:纤维蛋白凝胶主体胶与催化剂未混合前为液态,具有可注射的优点,注射混合后凝固成凝胶状,与髓核相似,并且凝固时间可控性强,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植入到椎间盘内有诸多优点。 目的:观察可注射型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抑制椎间盘退变的可行性。 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退变模型组、纤维蛋白凝胶组,骨髓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组。3组采用针刺法诱导建立退变模型后,纤维蛋白凝胶组及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组分别移植入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物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物,于植入后2,6,10周行CR、MRI及病理检查。 结果与结论:退变模型组与纤维蛋白凝胶组椎间隙高度下降明显,并与时间呈正相关,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组下降较缓慢(P < 0.01)。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学检查显示,退变模型组髓核细胞的数量及Ⅱ型胶原含量进行性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纤维蛋白凝胶组与退变模型组相似,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组髓核细胞数量及Ⅱ型胶原含量较退变模型组及纤维蛋白凝胶组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下降。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能很好抑制椎间盘退变,而单纯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移植不能抑制椎间盘退变。 关键词:纤维蛋白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椎间盘退变;兔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3.024  相似文献   
63.
1998年1月至2006年9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23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4.
慢性扁桃体炎常被视为全身感染“病灶”之一,易形成病灶,发生变态反应,产生各种并发症,如肾炎、风湿热等。传统的治疗方法常采用对症抗菌治疗,但多易复发,或采用手术疗法摘除,患者痛苦大,易出血。然而作为人体免疫保护第一道关口的扁桃体又是一个免疫器官,手术摘除后将使机体出现免疫监视障碍。微波的特殊作用在于既有效地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又保留了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大部分患者一次治愈,极少数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急性发作明显减少,故应在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中大力推广微波治疗,现就有关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5.
慢性扁桃体炎微波治疗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扁桃体炎常被视为全身感染“病灶”之一,易形成病灶,发生变态反应及各种并发症,如。肾炎,风湿热等^[1]。在以往的治疗中常采用对症抗菌治疗,却易复发;手术治疗摘除,患者痛苦大、易出血。然而作为保护人体的第一道关口的扁桃体又是一个免疫器官,手术摘除将使机体出现免疫监视障碍,而微波治疗具有特殊的功效。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合并糖尿病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自制调查表对住院精神病人合并糖尿病,病程大干2月的39例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实施干预措施2月后仍在院的37例病人作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结果]406例住院精神病人中42例合并耱尿病,患病率10.34%,是2006年"世界糖尿病日"公布的城市糖尿病患病率的2.15倍;对照组中14例有完整自知力,13例有部分自知力,12例完全无自知力,97.43%的病人不知道低血糖的表现及防治方法.采取系统干预措施后空腹血糖完全控制在正常范围62.16%,高于对照组33.33%,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住院精神病人合并糖尿病的血糖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67.
[目的]总结住院精神病人意外死亡的原因,探索防止意外死亡的防范措施. [方法]回顾性调查攀枝花市精神病医院1976年1月~2006年12月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死亡23例. [结果]猝死6例(26.09%),自杀、噎食死亡各5例(21.74%),病人致死3例(13.04%),跌倒死亡4例(17.39%). [结论]住院精神病人意外死亡原因多种多样,针对不同原因及时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可有效防范病人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68.
采用溶剂注入法制备并优化了维A酸维生素C棕榈酸酯泡囊配方。所得制品呈球形,包封率达90%。4℃避光贮存6个月,含量和包封率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PRL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孕妇,分两组,每组20例。两组麻醉及手术方式相同,PCEA组术后保留硬外导管,采用一次性PCEA泵,用0 125%罗比卡因和芬太尼混合液自控镇痛,对照组用哌替啶肌注镇痛。观察两组病人镇痛、镇静情况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和并发症情况,记录病人初乳、下床活动及排气时间,测定术前、术后血浆PRL浓度。结果 两组病人年龄、体重、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局麻药用量及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CEA组术后6、12、24、48hVSA评分比对照组低,有极显著差异(P<0. 01);Remesay镇静评分比对照组高,有显著差异(P<0. 05)。PCEA组术后PRL浓度显著升高;肠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初乳时间早于对照组(P<0. 01或P<0. 05)。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增加PRL的分泌,有利于母乳喂养及产妇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70.
杨金华 《浙江医学》2003,25(9):539-540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病 ,胬肉切除术后易复发 ,容易造成睑球粘连和复视。笔者自2000年以来 ,对67例78眼复发性胬肉患者行胬肉切除术后 ,根据术前有无睑球粘连分别进行自体结膜带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和羊膜移植术 ,并对患者术后的复发情况等作一分析 ,以供临床参考 ,现报道如下。1.1对象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7例78眼 ,均为2000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门诊和病房治疗的患者 ,男性31例 ,女性36例 ;年龄47~72岁 ,平均 (59±1)岁 ;双眼发病11例 ,伴睑球粘连13眼 ;手术次数为1次51眼 ,2次以上27眼 ;本次手术距上次手术时间1~22年 ,平均 (13±2)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