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医用吻合胶吻合输尿管切口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年来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6~64岁,平均(47.6±7.8)岁;均为单侧结石,其中左侧7例,右侧5例,结石直径15~25 mm;均经超声、IVU、CTU等明确诊断,均合并患肾中~重度积水;所有病例术中均留置双J管,以508医用吻合胶(OB型)粘合输尿管切口。结果:12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30~240 min,平均(56.5±15.5)min;输尿管吻合时间5~11 min,平均(7±2.5)min。术后拔出腹膜后引流管时间2~3 d,平均(2.6±0.3)d;住院时间4~7 d,平均(5.6±0.7)d。随访时间1个月~3年,平均(1.3±0.6)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医用吻合胶吻合输尿管切口安全性高、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62.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3D腹腔镜(3D)及传统腹腔镜(LPN)在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疗效和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90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APN组21例、3D组30例和LPN组39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 3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9.0±13.9)、(123.9±18.7)和(137.0±22.1)min,3D组与L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PN组和3D组、LP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8.1±5.1)、(22.2±6.5)和(25.7±5.4)min,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46 858.3±3 057.2)、(21 904.8±2 404.3)和(21 019.7±1 478.9)元,RAPN组与3D组、L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和LP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1例切口延迟愈合,LPN组1例切口延迟愈合和2例肾周血肿,保守治疗后均治愈,3组手术切缘均阴性;随访1~32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肾功能正常。结论传统腹腔镜推广简单且费用少;3D腹腔镜的三维视野和经济性的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操作最灵活,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主流术式。  相似文献   
363.
目的探讨双源CT 100kV管电压低剂量扫描模式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行颌面部双源CT扫描,并随机分成100kV组和120kV组,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和背景噪声,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00kV组的有效辐射剂量[(0.39±0.01)mSv]低于120kV组[(0.64±0.03)mSv,t=55.902,P<0.001]。与120kV组比较,100kV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下降了39.06%。100kV组图像的背景噪声[(29.3±4.0)HU]高于120kV组[(26.5±3.4)HU,t=3.771,P<0.001],但二者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源CT低管电压扫描对图像质量无影响,而辐射剂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64.
目的 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伴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撕裂的临床特征.方法 临床确诊为PCV伴RPE撕裂的12例患者1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8.6岁.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右眼8只,左眼4只.12只眼中,浆液性RPE脱离1只眼,出血性RPE脱离11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3例患者同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血管弓为界,将RPE撕裂区位置分为血管弓内、血管弓上及血管弓外.根据撕裂区的形状分为新月形、半月形及不规则形.观察患者眼底、FFA、ICGA及OCT表现特征.结果 眼底检查发现,RPE撕裂区呈灰白色病灶.12只眼中,RPE撕裂区位于血管弓内4只眼,占33.3%;血管弓上5只眼,占41.7%;血管弓外3只眼,占25.0%.RPE撕裂区形状为新月形1只眼,占8.3%;半月形10只眼,占83.3%;不规则1只眼,占8.3%.FFA检查发现,所有患者表现为早期RPE撕裂区可见透见脉络膜荧光,晚期病灶内呈强荧光、边缘锐利.早晚期均无荧光渗漏,RPE撕裂区边缘可见卷曲皱缩的遮蔽荧光.ICGA检查发现,早期可见RPE撕裂区清晰的透见荧光,缺乏毛玻璃样荧光;晚期9只眼可见RPE撕裂区边缘清晰的分界线,卷曲皱缩的遮蔽荧光.行OCT检查的3只眼,其RPE撕裂区均可见RPE光带断裂缺失,边缘可见RPE层卷边的强反射区.结论 PCV伴RPE撕裂区多呈半月形,多位于血管弓内及血管弓上.血管造影检查可见RPE撕裂区呈透见荧光,边缘呈卷曲皱缩的遮蔽荧光.OCT检查可见RPE撕裂区RPE光带断裂缺失,断裂的边缘RPE层卷边呈卷曲的强反射带.  相似文献   
365.
杨诚  江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297-6298
目的 了解南京市雨花台区居民食用碘盐情况,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开展碘盐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收集居民户盐样;采用GB/T130257-1999中的直接滴定法检测盐碘,以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盐合格率为评价指标.结果 2006~2010年每年监测7个街道和1个开发区管委会,累计监测数达到48街道(开发区),2006~2010年雨花台区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逐年上升,分别由2006年的99.65%和97.92%上升至2010年的100.00%和98.33%,上升了0.35%和0.43%.结论 全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绩显著,今后应继续加强碘盐管理,食用碘盐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366.
目的: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URL)中,探讨输尿管镜入镜失败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输尿管镜能否成功入镜的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单中心纳入拟行URL的患者。首先采用成人输尿管镜(8/9.8F)进行手术,若因输尿管腔细小难以入镜时,则进一步使用小儿输尿管镜(6/7.5F)进行手术。根据输尿管镜是否到达结石位置,设定结局变量为:成人输尿管镜入镜成功组和失败组,小儿输尿管镜入镜成功与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对特征进行筛选,并使用筛选后的特征构建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进行数据分析,其中男83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41.2±13.1)岁,平均结石直径为(7.81±3.73) mm。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分别占41.2%、14.7%、44.1%。采用成人输尿管镜(8/9.8F)入镜成功率66.7%;进一步联合小儿输尿管镜(6/7.5F)入镜成功率为91.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结石直径是影响成人输尿管镜入镜的因素,患侧有腔镜手术史、患有慢性病可以提高成人输尿管镜入镜的成功率。考虑慢性病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将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367.
远程医疗是利用电信和数字中继来执行、教授或共享医学知识的过程,包括远程指导、远程手术、远程机器人等。远程医疗在手术中应用不仅能改善目前高水平外科医师短缺的现状,而且能打破空间壁垒,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助力国家分级诊疗实施。本文主要就泌尿外科手术领域,国内外远程医疗的发展历史及种类现状展开一系列介绍,并对远程医疗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68.
<正>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的肝功能急剧恶化综合征,病死率、再入院率极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有调查显示ACLF的患者28 d和90 d死亡率分别为45%和58%[1]。杨华升主任医师从事肝病临床诊疗工作多年,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ACLF,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69.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评估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ANSS)术后肾脏创面的应用价值,探讨其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第1天使用常规超声检查观察肾脏创面的形态学特征,并对超声图像进行严重程度分级(GUIs)。术后第1天起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肾创面是否存在超声造影剂外渗。比较各组严重程度分级中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无差异,比较超声造影剂外渗及无外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无差异,比较各组严重程度分级患者中造影剂外渗构成比及术后并发症有无差异。结果 依据常规超声图像,将术后肾脏创面形态按严重程度由低至高分为1级、2级、3级,各等级之间术后并发症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级增加术后并发症比例增加;造影剂外渗组较无外渗组并发症比例增加(P<0.05);GUIs中存在造影剂外渗患者比例随分级增加升高(P<0.05)。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CEUS可以从形态学上评价RANSS术后肾脏创面,评价结果与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