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e Discectomy,MED)是在内窥镜监控下经管道完成的椎板部分切除、椎间盘摘除术。MEDⅡ是在MED基础上进一步高技术化和改良部分手术器械并配套化的精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手术系统,适合于胸、腰椎的椎间盘手术。从1996年起陆续在国外开始报道,1999年引进国内后迅速在部分医院开展。我院自2000年1月引进此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选择性地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共  相似文献   
362.
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临床应用并报告31例一年的随访结果.方法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scopic Discectomy,MED)技术进行髓核摘除及侧隐窝扩大术.中通过"C"型臂X线机定位、引导,将手术通道管置于椎板间隙处,电视监视下咬除部分椎板和黄韧带,摘除髓核,扩大神经根管.结果31例均获成功.术后一年随访,按改良Ma cN ab标准评定:优19例,良1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6.7%,.结论MED创伤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它适应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或和同节段侧隐窝狭窄.  相似文献   
363.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骨骼X线表现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 评价骨骼X线片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28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骨骼X线片,分析其表现。结果 28例中26例有骨骼异常改变。先期钙化带增宽23例,先期钙化带呈锯齿状边缘19例,先期钙化带下透亮带26例,肌膜反应6例,骨髓炎5例。骨骼改变呈多发、对称、广泛性,多侵犯长骨,也累及不规则骨。结论 新生儿生成生梅毒骨损害出现率高,其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作为诊断手段。摄片还应包括骨盆等不规则骨。  相似文献   
364.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评价椎间盘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椎间盘镜行椎间盘摘除术188例,其中38例行侧隐窝减压术。结果 平均随访6.9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7.4%(Macnab’s标准)。结 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65.
孙艳丽  杨诚 《贵州医药》2007,31(6):508-508
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臂丛阻滞是小儿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我院自2005年元月以来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臂丛阻滞下实施小儿上肢手术97例,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上肢手术患儿97例,年龄2~10岁,体重10.5~29 kg,ASAⅠ~Ⅱ级。手术时间35~160 min,平均95 min。1.2麻醉方法术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常规禁饮、禁食。麻醉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2 mg/kg,安定0.2 mg/kg。入室后氯胺酮4~6mg/kg肌注基础麻醉,常规吸氧。患儿入睡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点取肌间沟与环状软骨水平线(相当于C6横突)相交处,与皮肤垂直刺入,略向足侧进针,触到颈椎横突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注入局麻药,局麻药为0.5%~0.1%利多卡因(利多卡因≤8~10 mg/kg)或0.5%~0.1%利多卡因与0.25%布比卡因混合液(布比卡因≤1.5 mg/kg),常规加入1∶20万肾上腺素,注药容量0.5~0.8 ml/kg。手术开始时静注氯胺酮1~2 mg/kg,术中根据患儿BP、HR及体动等情况间断静注氯胺酮1~2 mg/kg维持。术中监测ECG、BP、...  相似文献   
366.
目的: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URL)中,探讨输尿管镜入镜失败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输尿管镜能否成功入镜的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单中心纳入拟行URL的患者。首先采用成人输尿管镜(8/9.8F)进行手术,若因输尿管腔细小难以入镜时,则进一步使用小儿输尿管镜(6/7.5F)进行手术。根据输尿管镜是否到达结石位置,设定结局变量为:成人输尿管镜入镜成功组和失败组,小儿输尿管镜入镜成功与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对特征进行筛选,并使用筛选后的特征构建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进行数据分析,其中男83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41.2±13.1)岁,平均结石直径为(7.81±3.73) mm。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分别占41.2%、14.7%、44.1%。采用成人输尿管镜(8/9.8F)入镜成功率66.7%;进一步联合小儿输尿管镜(6/7.5F)入镜成功率为91.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结石直径是影响成人输尿管镜入镜的因素,患侧有腔镜手术史、患有慢性病可以提高成人输尿管镜入镜的成功率。考虑慢性病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将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367.
远程医疗是利用电信和数字中继来执行、教授或共享医学知识的过程,包括远程指导、远程手术、远程机器人等。远程医疗在手术中应用不仅能改善目前高水平外科医师短缺的现状,而且能打破空间壁垒,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助力国家分级诊疗实施。本文主要就泌尿外科手术领域,国内外远程医疗的发展历史及种类现状展开一系列介绍,并对远程医疗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68.
<正>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的肝功能急剧恶化综合征,病死率、再入院率极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有调查显示ACLF的患者28 d和90 d死亡率分别为45%和58%[1]。杨华升主任医师从事肝病临床诊疗工作多年,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ACLF,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69.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评估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ANSS)术后肾脏创面的应用价值,探讨其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第1天使用常规超声检查观察肾脏创面的形态学特征,并对超声图像进行严重程度分级(GUIs)。术后第1天起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肾创面是否存在超声造影剂外渗。比较各组严重程度分级中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无差异,比较超声造影剂外渗及无外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无差异,比较各组严重程度分级患者中造影剂外渗构成比及术后并发症有无差异。结果 依据常规超声图像,将术后肾脏创面形态按严重程度由低至高分为1级、2级、3级,各等级之间术后并发症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级增加术后并发症比例增加;造影剂外渗组较无外渗组并发症比例增加(P<0.05);GUIs中存在造影剂外渗患者比例随分级增加升高(P<0.05)。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CEUS可以从形态学上评价RANSS术后肾脏创面,评价结果与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