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患者男,56岁。因"右侧臀部及右下肢肿痛伴发热1个月"入院,既往史示患者出生时右足外踝下方″血管瘤″,17岁及26岁时分别因"右下肢静脉曲张"、"右下肢动静脉瘘″而行手术治疗。体检:右臀部明显肿胀,局部隆起,有搏动,右下肢明显浮肿,右小腿中下段及足部呈瘤样增生,质硬,皮肤呈紫  相似文献   
42.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血管造影对于鉴别诊断骨骼良恶性肿瘤没有太大的价值,仅在特定条件下,如显示肿瘤的软组织部分或者用于指导活检时(显示实质及囊变区)才有价值,因此骨骼肿瘤的血管造影并不常用。骨巨细胞瘤更因血管造影类似恶性肿瘤而常致诊断困难。我们通过对6例术后复发而再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总结分析肝癌介入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因,探讨规避和处理的对策.方法 对本院近年530例次肝癌介入治疗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严重并发症病例,予以分析总结.结果 530例次肝癌介入治疗病例中,术后急性胆囊炎发作1例;急性胃溃疡1例;坏死性胆管脓肿1例;急性肺水肿致死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合计共有严重并发症6例,比例为1.13%.个体间差异很大.结论 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比率相对较小,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环节仔细观察及时应对,可望减少误诊,把并发症的发生和危害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44.
大鼠种植性肝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大鼠种植性肝癌模型中各种不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并探讨端粒酶在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模成功后第4、6、8天应用TRAP-ELISA法对18例Walker-256荷瘤大鼠的肿瘤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建模后第4、6、8天18例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依次为(0.767±0.117)、(0.768±0.118)、(0.774±0.111),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依次为(0.389±0.263)、(0.492±0.253)、(0.584±0.239),正常肝组织端粒酶活性依次为(0.231±0.022)、(0.229±0.022)、(0.233±0.021).各时间点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不同生长时间肿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无显著差异;随着肿瘤的生长,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显著增高(第4天与第8天组间比较,P<0.05).结论:荷瘤大鼠Walker-256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与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水平是灵敏的恶性肿瘤标记物,癌旁组织中端粒酶的活化可能是促进肿瘤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囊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并发胆囊炎的影像特点、临床表现及病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TACE术后并发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138例,肝血管瘤4例,观察其胆囊动脉及胆囊血管造影表现;胆囊炎症状和体征;白细胞计数及分类;B超和/或CT胆囊形态变化。对于确诊为胆囊炎的患者,分析其所应用的化疗方案。结果:17例患者(肝癌14例,血管瘤3例)TACE后并发胆囊炎(12%),其中术后即刻血管造影示胆囊动脉和/或其分支闭塞,胆囊染色11例,发热17例,右季肋部疼痛17例,10例伴右肩部放射,Murphy征阳性17例。17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有明显增加。术后腹部B超(12例)、CT(5例)示胆囊壁增厚、水肿,胆囊窝渗出。14例TACE后并发胆囊炎的肝癌患者化疗方案为:BLM5例,DDP(或CP)4例,BLM+DDP或CP2例,EADM3例;3例肝血管瘤患者仅用BLM。结论:TACE后胆囊炎的发生与胆囊动脉的解剖、导管尖端的位置、栓塞剂、化疗药等多种因素有关,应综合临床、影像、实验室检查等资料作出诊断,及时治疗,避免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各类介入操作中患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我科CT引导下介入诊断和治疗259例次患者的检查资料。介入操作包括穿刺活检、引流、射频消融、经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术、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等6种方法。浏览PCAS系统上的医学信息和图像,并记录患者所接受的介入诊疗方式、扫描时间、扫描次数、总毫安秒、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制定的蒙特卡罗有效剂量转换公式进行计算。结果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术、经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射频消融术、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引流、活检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是(25.62±10.43)mSv、(19.02±7.35)mSv、(18.69±6.39)mSv、(16.22±5.60)mSv、(10.66±4.51)mSv和(9.67±3.81)mSv,粒子植入术的有效辐射量明显高于其他介入操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引导下单次介入操作有效辐射剂量相对较小,引起辐射损伤及后续并发症的危险小,但多次介入治疗累积的有效辐射剂量可能会较大,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47.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的血供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时各支甲状腺动脉的粗细及其供应甲状腺组织的多少 ,为甲亢的动脉栓塞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 5 5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动脉造影 ,测量各支甲状腺动脉的直径及其供应的甲状腺组织所占单侧甲状腺的比例 ,供应比例 >6 0 %时定义为主要供血 ,占 4 0 %~ 6 0 %时为上下动脉供血相当。结果 右侧甲状腺上动脉内径 2 .2~ 6 .0mm ,平均 (3.8±0 .90 )mm ,1例缺如 ;右侧甲状腺下动脉内径 1.7~ 5 .6mm ,平均 (3.5± 1.3)mm ,2例缺如。左侧甲状腺上动脉内径 2 .4~ 6 .0mm ,平均 (3.7± 0 .9)mm ,1例缺如 ;左甲状腺下动脉内径 1.0~ 5 .2mm ,平均 (2 .9± 1.0 )mm ,3例缺如。左右侧甲状腺最下动脉各有 1例显示。双侧甲状腺上动脉相比 ,其粗细相差不明显 (t=0 .2 74 1,P >0 .0 5 ) ,双下动脉相比 ,右侧较左侧粗 (t=2 .3917,P <0 .0 2 ) ;右上下动脉相比 ,相差不明显 (t=0 .95 5 6 ,P >0 .0 5 ) ,左上下动脉相比 ,上动脉明显较下动脉粗 (t =3.7796 ,P <0 .0 1)。右侧甲状腺由右上动脉供血为主者占 5 6 .4 % (31/ 5 5 ) ,上、下动脉供血相当者占 4 0 % (2 2 / 5 5 ) ,右下动脉为主者 3.6 % (2 / 5 5 ) ,后两者合计占 4 3.6 % ;左侧甲状腺由左上动脉供血为主者占 4 9.1% (2  相似文献   
48.
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相似文献   
49.
介入栓塞治疗甲状腺危象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16岁。因消瘦 2个月 ,心悸、多食、易怒 2周 ,恶心呕吐、腹泻、发热 3d,于 2 0 0 0年 1月 12日急诊入院 ,入院时患者虽无特异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但意识模糊、大汗淋漓、呼吸急促、谵妄并伴有咳嗽。入院诊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危象 ,急性支气管炎。体格检查 :体温4 0℃ ,脉搏 14 5次 / min。双眼活动正常 ,突出度 18m m,辐辏反射减弱。甲状腺 度肿大 ,无触痛 ,表面光滑 ,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 14 5次 / m in,律齐。二尖瓣区可闻及 2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软 ,无压痛 ,肠鸣音 5次 / min。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活性对结肠癌细胞Caco2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Caco2给予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活性抑制物鱼藤酮处理,采用比色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的活性;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Caco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通过流式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鱼藤酮干预Caco2细胞48hr后,胞内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鱼藤酮干预组细胞的迁移率(P<0.01)及侵袭率(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aco2细胞;鱼藤酮干预组Caco2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aco2细胞(P<0.01)。结论: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I可能通过增加胞内ROS水平的方式显著增强结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