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建立T>MIC的简易数学模型,通过%T>MIC理论指导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给药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以一室药动学模型为基础,建立等间隔等剂量重复静滴给药的T>MIC的数学模型,依据该模型结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临床常见感染细菌的敏感性折点计算%T>MIC值,以%T>MIC达到50%~100%为目标阈值对不同的细菌感染设计和优化给药方案。结果: 建立了一种计算简便的T>MIC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的%T>MIC可初评与优化临床常用方案。结论: 本模型用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方案的初设与优化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9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和PET-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和PET-CT检查对NSCL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比较NSCLC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CT检查时病灶的碘浓度和水浓度,以及PET-CT检查的最大标准摄取值和淋巴结短径。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10例NSCL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39例、未转移71例;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淋巴结转移22例、未转移47例;PET-CT检查显示淋巴结转移33例、未转移63例。PET-CT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检查显示:淋巴结转移患者最大标准摄取...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的关键酶之一-甲烯四氢叶酸还原(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患者的MTHFR基因C677T位碱基突变。结果MTHFR基因C677T突变型等位基因(T)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有显著性差异(x2=5.01,P<0.05),TT、CT两种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而CC基因型频率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CT基因型比CC基因型患脑卒中风险高2.09倍,TT基因型比CC基因型患脑卒中风险高3.00倍。结论 MTHFR基因突变型等位基因与脑卒中有一定的关联,突变基因型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肾移植后伴有食管癌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结合1例典型病例,分析抗肿瘤专业临床药师针对肾移植后伴有食管癌患者的监护点。结果本院临床药师通过密切关注患者的肾功能来调整化疗方案或化疗药物的剂量,警惕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最终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肾移植后伴有食管癌患者的药学监护,可协助医师更合理的选择用药方案,及早发现并防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保证合理有效地用药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发病率高,根治性治疗后,复发病灶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是一种在PCa中高表达的跨膜糖蛋白,利用核素68Ga标记其小分子抑制剂作为显像剂,进行PET/CT显像,可以得到反映PCa病灶在体内分布的影像。欧美很多国家已经将68Ga-PSMA PET/CT应用于寻找PCa患者复发病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了多个有关68Ga-PSMA PET/CT在前列腺癌复发中的研究进展,旨在提高我们对该项新技术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乌药水提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胃动素(Motilin,MTL)、P物质(P substance,SP)、促胰液素(Secretin,Sec)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采用单只孤养1周+番泻叶煎剂灌胃2周+慢性束缚应激1周造模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乌药水提液低、中、高剂量,匹维溴铵灌胃干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Ghrelin、MTL、SP、Sec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P、Ghrelin、MTL水平显著升高,Sec水平降低(P<0.01),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乌药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血清SP、MTL水平均明显降低,Se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乌药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对Ghrelin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乌药水提液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SP、MTL水平来改善IBS-D大鼠腹痛、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青海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标准剂量的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烧心、反酸、胸痛、咽下困难等症状缓解情况,并统计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治疗前后采用SF-36健康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症状积分(5.26±2.43和6.19±2.84)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7.32±5.04和16.95±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烧心、胸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反酸、咽下困难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均较治疗前好转(均P<0.05);其中观察组躯体疼痛、活力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对于大剂量奥美拉唑,常规剂量埃索美拉唑能更有效地缓解胃食管反流患者临床症状,此外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8.
杨立平 《中外医疗》2015,34(1):85-86
目的分析和探讨外科临床上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外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临床上常规的开腹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患者则采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情况、切口感染率、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方面均要长于观察组患者,两组之间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方面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外科临床上采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方面与常规开腹手术方法相比差异极显著,该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9.
心脏瓣膜病晚期心肌结构与代谢发生显著病理性改变,对心功能影响较大且复杂,围术期的风险很大。笔者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2008年6月笔者医院33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管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