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局部用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桂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960-3960
目的探讨病毒唑针、思密达、维生素B2、鱼肝油混悬溶液局部涂口腔,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01-2007-12来承德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月龄~5岁的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通过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97.8%。结论利用病毒唑针、思密达、维生素B2、鱼肝油混悬溶液局部涂口腔,治疗疱疹性口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3.
杨晓鲲  杨亚东  杨桂红  唐书谦  伍津津 《重庆医学》2013,(29):3465-3467,3471
目的建立人皮肤鳞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分离高侵袭性细胞亚群,并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成功建立人皮肤鳞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消化分离得到高侵袭性鳞癌细胞亚群,比较肉桂醛和干扰素作用后对不同侵袭特性细胞亚群的增殖抑制效果,同时比较不同侵袭特性细胞亚群在裸鼠中成瘤效果的不同。结果不同浓度的肉桂醛和干扰素对皮肤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侵袭特性的皮肤鳞癌细胞亚群之间的增殖抑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两种不同侵袭特性的细胞亚群的成瘤特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建立人皮肤鳞癌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同时运用此种三维培养模型能够筛选得到侵袭特性更强的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贵阳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为培养研究对象,对其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法和成才机制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探索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去适应未来中医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而寻求建立科学、合理、适应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青年教师成才机制,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科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5.
按照机器的原理利用手中现有的设备和配件对故障机进了行检修,使透析机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分析了引起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性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体外人表皮干细胞向汗腺样上皮分化的影响条件,并对诱导成的管腔样结构进行鉴定.方法 将人表皮干细胞接种到复方壳多糖真皮基质上和胶原凝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表皮生长因子(EGF),体外垂直震荡培养,进行三维培养和定向诱导分化,采用HE染色、免疫荧光等手段观察表皮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汗腺样上皮的条件及形态、表型改变.结果 15~20 ng/mL的EGF可诱导组织工程真皮上的表皮干细胞向真皮内生长并可出现腺样结构.HE染色该结构,显示为单层细胞连接为环状,中间见明显的腔隙,细胞质嗜酸性.利用CK 19荧光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团中央有管腔结构,同时此结构表达CK18、癌胚抗原(CEA).结论 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接种在组织工程真皮上,在一定浓度的EGF诱导条件下,能形成管腔样结构,该管腔样结构在形态学、组织学上与在体汗腺分泌部细胞相似.  相似文献   
57.
机械瓣置换术后为防止血栓并发症需终生抗凝,用华发林或加用阿司匹林,必须达到抗凝监测的国际化标准(INR2.0-3.5).其中有少数患者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安置永久性起搏器,但长期抗凝治疗以及心脏长大等为起搏器植入手术带来较多风险.我科从1998-2003年中,为5例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随访显示起搏器感知和起搏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培养条件下不同灌注流速对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真皮生长代谢的影响。方法将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以2×104/ml的终浓度接种到复方壳多糖胶原凝胶中,采用自制的灌注培养装置,培养基分别以50、100和200 ml/min的流速灌注培养12 d,以静态培养为对照。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葡萄糖及乳酸测试盒检测细胞代谢特性,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分布,羟脯氨酸测试盒检测胶原合成,同时用改进后的高敏度小张力膜状生物材料力学检测装置检测最大抗张强度。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结果灌注组细胞比对照组更密集,第8天时100 ml/min灌注组细胞几乎全部融合成片,200 ml/min灌注组细胞约达80%融合,且有沿培养基流动方向生长的趋势。MTT结果显示,4组细胞增殖活性(A值)都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持续上升后逐渐下降(P<0.05),其中灌注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 ml/min灌注组的最大细胞增殖活性是对照组的1.67倍,且显著高于其他组(均P<0.05)。各组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均下降(P<0.05),第12天时100 ml/min灌注组的葡萄糖含量(1.604±0.038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205±0.020 mmol/L)、50 ml/min灌注组(1.939±0.037 mmol/L)及200 ml/min灌注组(2.047±0.039 mmol/L),均P<0.05。各组乳酸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相反,均缓慢上升(P<0.05),但其最大值对真皮内HDF影响不明显。培养第12天,100 ml/min灌注组的羟脯氨酸含量及最大抗张强度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512、694.216,均P<0.05)。培养第6、10天,灌注培养条件下细胞在支架中的分布比静态培养时均匀,胞核较大、长,且灌注组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100 ml/min灌注组的细胞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其他灌注组(均P<0.05)。结论100 ml/min的灌注流速更适合培养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真皮,此流速下的细胞活力、细胞分布、代谢速度、胶原合成及最大抗张强度都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59.
表皮干细胞对Ⅳ型胶原的黏附特性及分选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内表皮干细胞对Ⅳ型胶原的黏附特性.方法 分别取贴壁后10、20、30、60 min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用细胞计数器进行细胞计数,计算其直径.并用β1整合素、K19对贴壁的细胞进行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β1整合素的阳性表达量,相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皮干细胞贴壁数逐渐增多,20 min内黏附细胞数与10 min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30、60 min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贴壁细胞小而圆,反光能力强,整合素β1间接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贴壁细胞均为阳性,K19免疫组化阳性率为31.03%,流式细胞仪测整合素β1阳性率表达量为100%.结论 20 min内Ⅳ胶原能快速黏附绝大部分表皮干细胞,细胞活力不受影响,可以用于表皮干细胞的分选.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索简便快捷分离大鼠触须部毛乳头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毛囊再生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分别用改良两步酶法和改良显微解剖法分离培养7日龄SD大鼠触须部毛乳头,并比较获得的毛乳头个数、形态、贴壁率、细胞迁出时间等。结果改良两步酶法总操作时间(6.91±0.37)h,较改良显微解剖法(5.66±0.40)h长(P0.05),获得的总毛乳头数量前者(493.33±25.03)个,较后者(41.66±7.52)个多(P0.05),其中触须型毛乳头数量前者(95.00±10.48)个,较后者(42.0±6.89)个多(P0.05);改良两步酶法的人工操作时间(1.91±0.37)h,较改良显微解剖法(4.75±0.52)h短(P0.05);而在贴壁时间、细胞迁出时间上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两步酶法获得的毛乳头间杂质细胞较多,而改良显微解剖法获得的毛乳头形态较好,纯度较高。结论改良显微解剖法适用于快捷提取较纯的触须型毛乳头,而改良两步酶法适用于简便大批量的提取触须部毛乳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