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们于2005年成功实施了1例肝脏、胰腺、十二指肠及肾脏联合移植手术,术后患者存活时间超过20个月,移植物功能良好.现将我们术后调控患者凝血功能的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2.
论健康教育应该从家庭开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健康教育应该从家庭开始(36100)福建省厦门市健康教育所杨晓剑家庭是社会细胞,是构成社会有基本单位。世界卫生组织(WHO)1973年就提出:健康从家庭开始,我国卫生部长陈敏章同志多次谈到:“健康教育应当社会化、社区化、家庭化,应当人人参与,人人受...  相似文献   
43.
背景:肾移植后肺部感染8%-16%发展为重症肺炎,是目前预防与治疗的难点,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概率高,死亡率高。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重症肺部感染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 方法:总结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收治30例肾移植后肺部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移植后肺部重症感染多发生于肾移植后6个月,在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用量同时,联合抗感染治疗。 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中,10例死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6例、心功能衰竭5例、肾功能衰竭2例,3例放弃治疗。1例患者最长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14 d后痊愈出院。肾移植后的肺部重症感染多为混合感染,作者针对其临床特点创新性地将病程分为3期,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定期随访和规律复查,以及培养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预防。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用法,根据临床检查经验性选用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抗结核类药物是治愈关键,根据病情早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能有效改善症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学龄期儿童进行群体性肥胖干预,探讨儿童肥胖干预对儿童身高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厦门市肥胖发生率较高的地区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两所小学,1所为干预学校,1所为对照学校。干预学校开展“中国/WHO以肥胖控制为切入点发展健康促进项目”活动,对照学校不开展相关活动。2006年4月-2010年4月,对两所学校各840名学生进行每月~次的身高、体重监测,持续监测5年。结果干预后,干预学校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显著下降(X2=27.198,P〈0.001),干预学校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均值下降明显,与对照学校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14,P〈0.01)。干预学校学生干预后的BMI值与干预前BMI值相减求差值,对照学校学生也与自己干预前BMI值相减求差值,对两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85,P〈0.01)。干预学校学生干预后的身高值与干预前身高值相减求差值,对照学校学生也与干预前身高值相减求差值,对两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7,P〉0.05)。结论对学龄期儿童进行肥胖干预不会影响儿童的身高发育。要有效地控制儿童肥胖,需要创造良好的控胖环境支持,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开展长期的、多方面的、可持续性的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45.
张波  王禾  张绍增  武国军  李欣  杨晓剑  于磊  张更 《医学争鸣》2003,24(19):1790-1792
目的: 探讨在初始类固醇冲击治疗后急性肾移植排斥反应中浸润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 方法: 64例发生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的患者的肾活检标本,活检均于类固醇冲击治疗后3 d进行. 检测活检标本的细胞凋亡并与40例有淋巴细胞浸润的非特异肾损伤标本进行比较.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在急性排斥组(n=64)中有44例患者标本中观察到淋巴细胞凋亡,34例中观察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20例中未检测到细胞凋亡. 对照组(n=40)中有24例检测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P=0.2351),淋巴细胞凋亡在4例患者中发现(P=0.000). 根据Banff分类Ⅰ级排斥反应为16例,Ⅱ级为34例,Ⅲ级为14例,检测到淋巴细胞凋亡分别为:14例,22例和8例(P=0.1530). 结论: 在初始类固醇冲击治疗后急性肾移植排斥反应中浸润淋巴细胞凋亡是重要的,可能与排斥反应的转归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观察肝、肾、胰联合移植患者静脉滴注替硝唑(抗厌氧菌感染药)的药物动力学特点。方法选择1例肝、肾、胰联合移植患者,替硝唑静脉滴注,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替硝唑浓度。结果替硝唑的t1/2β为20.96h,CL为1.47L·h-1,AUC为166.15mg·h·L-1,各项参数均较正常人均延长。结论替硝唑在肝、肾、胰联合移植患者体内代谢较慢,易造成蓄积;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促进药物代谢;但仍有蓄积可能,建议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霉酚酸酯(MMF)与环孢素A(CsA)和泼尼松(Pred)联用对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作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0例肾移植受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MMF2.0g/d(A组)、1.5g/a(B组)及硫唑嘌呤(Aza)100mg/d(C组)。3组患者均同时接受相似剂量的CsA和Pred。观察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和药物的副作用。结果A,B,C组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8.7%,5.6%和36.8%;A,B组消化道的副作用多见,C组的白细胞减少现象多见,其他副作用3个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6个月A,B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值明显低于C组。结论不同剂量的MMF与CsA和Pred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MMF除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多外,其他副作用未见增多。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肾移植患者体内他克莫司(FK506)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仪测定3例肾移植患者用药前后不同时间全血中FK506浓度,以3P97药动学程序拟合求算FK506药动学参数.结果在患者口服FK506[0.15mg/(kg·12 h)]达稳定态,FK506在体内处置为一室开放模型.药动力学参数如下:药物半衰期(t1/2)分别为3.9、6.2和8.8 h,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75.3、58.2和25.1mg/mL,血药达到峰值浓度时间(Tmax)为1.2、1.5和1.4 h,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526.6、483.2和355.7 ng·h/mL,全血浓度波动差值为63.4、42.6和13.7ng/mL.结论为降低FK506全血浓度波动范围,采用6~8h一次口服FK506更为适宜,同时应加强FK506血药浓度监测,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49.
背景:腹腔镜手术比起开放手术有创伤小,应激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对于腹腔镜手术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研究不一,目前,对于小儿腹腔镜围手术期细胞因子的变化报道不多,尚无定论。目的:比较小儿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设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对象:选择2004-05/2006-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小儿外科择期手术病例135例,其中腹行腔镜手术患儿65例,行非腹腔镜开放手术患儿70例。方法:检测其术前24h及术后3,24,48h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并记录其住院时间。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术前24h,术后3,24,48h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结果:13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细胞因子变化:腹腔镜手术组手术前后各细胞因子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非腹腔镜开放手术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术后3,24h均有明显升高(P<0.05),术后48h开始回落,而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不明显(P>0.05)。非腹腔镜开放手术组术后24h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②住院时间:腹腔镜手术组短于非腹腔镜开放手术组[(3.5±1.0),(7.5±1.5)d,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小儿腹腔镜手术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厦门市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的效果。方法以厦门市6个区的全部常住人口家庭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于2006年8月和2008年8月,分别对6448和6972家庭户主进行面对面入户问卷调查。通过比较两次调查结果评价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全市居民结核病知识总平均知晓率由2006年的63.3%提高到2008年的75.1%,其中城市居民由68.5%提高到81.2%,农村居民由59.1%提高到70.1%;全市居民结核病相关政策信息总平均知晓率由49.7%提高到60.9%,其中城市居民由52.8%提高到63.9%,农村居民由47.3%提高到58.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同年度城市居民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和农村居民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有所差别,但均以电视为第一位,且2008年电视所占比重均比2006年提高,2008年通过宣传材料和宣传栏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城市和农村居民比例较2006年增加。结论厦门市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成效显著,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对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政策了解不够全面。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大众传媒是结核病防治宣传的主要途径,家校联动的人际传播不失为健康教育宣传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