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目的 了解有固定性伴女性性工作者心理健康及固定性伴知情状况.方法 采用自编知情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3名有固定性伴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调查,其心理健康水平与中国常模及有固定性伴的打工女性比较.结果 74.32%的固定性伴不知情女性性伴从事性服务工作,知情者中大多数持反对态度.有固定性伴女性性工作者心...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随着肝细胞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肝细胞癌异质性、生物学特性、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等正逐渐成为现代临床肝癌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多结节肝细胞癌作为肝癌大体标本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从分子学起源,还是指导其诊治的临床分型指南,均有了新的进展,同时也出现了新的争议。综述了多结节肝细胞癌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进展,希望对肝细胞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有助于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总结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经验。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3例肌张力障碍患者,其中2例行单侧STN-DBS,1例行双侧STN-DBS。3例患者术后随访3~22个月。采用BFM肌张力障碍评分量表(BFMDBS)进行评分,症状改善率=(术前BFMDBS评分-术后BFMDBS评分)/术前BFMDBS评分×100%。结果 3例患者开机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随访22个月,症状改善率为97%;1例随访3个月,症状改善率为63%;1例随访3个月,症状改善率为37%。3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STN是治疗肌张力障碍有效的靶点,STN-DBS可明显、长期改善肌张力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蛋白黏附在磁控溅射法形成不同纳米尺度的钛膜是否存在差异性,从而了解经改性后的钛片材料表面与骨之间的生物活性状况。方法:按照溅射处理温度的不同,将钛片分为5组,形成了不同纳米粒径的钛膜。采用BCA(bicinchoninic acid)法蛋白浓度定量测定,计算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温度处理组与对照组材料表面黏附蛋白浓度。结果:常温组与其它四组测量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00℃组与常温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最大,材料表面黏附白蛋白数量最多,380℃组与常温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最小。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纯钛表面形成的纳米粒度的钛膜,可以改善钛表面的性能,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下丘脑神经生长因子前体(nerve growth factor precursor, proNGF)在大鼠心肺转流(CPB)过程中的改变以及可能对交感输出产生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3~4月龄,体重350~500 g。其中18只建立大鼠CPB模型,将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CPB组和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CPB 110 min后,取大鼠下丘脑和心脏节段背根神经节,检测NGF mRNA表达量以及proNGF蛋白含量。另选取12只大鼠双侧室旁核(PVN)插管,连续7 d注入proNGF蛋白,检测并记录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场电位。另选取12只大鼠侧脑室注入proNGF蛋白,检测并记录给药前后PVN场电位;PVN场电位记录结束后,检测下丘脑谷氨酸以及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PB末CPB组、IR组proNGF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DRG以及下丘脑NGF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注入proNGF蛋白后,RVLM以及PVN场电位1~4 Hz频段能量明显下降,其余频段能量明显升高(P0.05);侧脑室注入proNGF对下丘脑谷氨酸无明显影响,但明显降低GABA含量(P0.05)。结论大鼠CPB后下丘脑proNGF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下丘脑交感输出改变。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中国2岁以下儿童母亲维生素Bl2营养状况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2岁以下儿童母亲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个县(市/区)2岁以下儿童母亲.最终采集2岁以下儿童母亲血液样本10331份,问卷调查收集其基本情况,通过...  相似文献   
87.
超声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远、近端胃排空障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的远、近端胃排空运动,评价超声诊断FD的准确性。方法应用超声技术检测67例FD患者远、近端胃排空运动,并与10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①45%(30/67)FD患者胃窦幽门协调收缩频率[(1.0±0.6)次/min]较正常人[(3.0±0.8)次/min]明显减少(P<0.01);②34%(23/67)FD患者胃底-体交界处胃内液体半排空时间[(56.0±8.0)min]较正常人[(30.0±4.0)min]明显延长(P<0.01);③21%(14/67)FD患者全胃排空障碍。超声对FD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诊断FD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价维生素D摄入对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及其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中系统检索关于维生素D摄入与血清25(OH)D水平关系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选择紫外线指数(UVI)<3,日光照射皮肤合成维生素D可以忽略不计的试验。使用Cochrane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维生素D摄入与25(OH)D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Stata软件进行干预效果分析及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8篇随机对照干预试验文献,共49组数据,1892人纳入分析(2014年之后的8篇研究23组数据1134人纳入分析,和2014年之前的10篇研究26组数据,758人纳入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维生素D总摄入量呈对数线性关联。未调整其他变量时,维生素D摄入量的对数(β=15.15,95%CI:12.43,17.88,P<0.0001)与血清25(OH)D水平呈正相关。维生素D干预组血清25(OH)D水平较对照组高31.62 nmol/L,95%CI为(27.06,36.19)(异质性为I2...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中国11~14岁儿童甜食摄入状况,及其与近视患病率、近视程度的关系。方法 在2019—2021年实施“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的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个城乡调查点,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将12 397名11~14岁青春期儿童纳入分析。通过问卷收集个人基本情况和近视状况,以及糕点类、蜜饯、糖果类、巧克力、冰激凌等甜食摄入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甜食摄入与近视的关系。结果 11~14岁男、女童每天甜食(糕点类、蜜饯、糖果类、巧克力、冰激凌等)摄入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1.4 g和11.2 g,有33.9%的男童、34.2%的女童每天甜食摄入量≥22 g。每天甜食摄入量为<2 g、2~21 g和≥22 g的男童近视率分别为36.0%、39.2%和41.6%,女童近视率分别为45.9%、51.8%和55.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地区、每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每天视屏时间、每天睡眠时间和每天含糖饮料摄入量后,相对于每天甜食摄入量<2 g的男生,每天甜食...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治疗后功能恢复中采用阴道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经输卵管妊娠治疗后且接受阴道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术检查的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输卵管通畅性。结果本组53例患者106条输卵管47条通畅,36条通而不畅,23条不通畅;超声造影结果:15例双侧输卵管通畅、12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6例双侧输卵管不通畅,另20例两侧输卵管情况各异。根据相关检测项目的结果显示,其诊断符合率为94.4%。结论输卵管妊娠治疗后功能恢复中采用阴道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