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128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871.
唐佩灵  叶流  杨建平  江伟 《广东医学》2012,33(23):3592-3594
目的探讨可弯曲喉罩用于颅骨修补手术的通气效果。方法拟行颅骨修补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体质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n=30):可弯曲喉罩组(F组)和气管导管组(T组)。两组在相同的麻醉诱导方法下置入可弯曲喉罩或气管导管。记录可弯曲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时间、次数和口咽部漏气压。术中监测心率(HR)、有创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出阶段呛咳情况、出手术室时Aldrete麻醉恢复评分及术后24 h咽痛情况。记录入室安静5 min时(T0)、人工气道置入前即刻(T1)、置入结束(T2)、置入后1 min(T3)、3 min(T4)、5 min(T5)、拔出前即刻(T6)、拔出后即刻(T7)、拔出后1 min(T8)、3 min(T9)、5 min(T10)时平均动脉压(MAP)、HR、SpO2。结果与T组比较,F组清醒时间缩短(P<0.05),拔出阶段呛咳发生率降低(P<0.05),出室时Aldrete麻醉恢复评分增高(P<0.05),术后24 h咽痛发生率降低(P<0.05)。与T1时点比较,F组在T2~T5时点的MAP降低(P<0.05),T组在T2~T4时点的HR升高(P<0.05);T组T7时点MAP较T6高(P<0.05);F组T2~T4时点HR较T组低(P<0.05)。两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弯曲喉罩通气良好,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颅骨修补手术。  相似文献   
872.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氨基酸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hydroxylase,PAH)缺陷或活性降低,导致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酪氨酸,苯丙氨酸在体内异常蓄积并打破大脑氨基酸的平衡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PAH缺陷引起了患儿神经系统损害,尤其是智力发育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等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73.
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医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政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是法律管理.主要解决医疗活动中合法与非法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医疗法制法规建设滞后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缺位”.导致医疗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部分医疗行为无章可循:另一方面,由于诊疗行为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得医疗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和标准不可能对医疗活动都做出全面的规定.因而诊疗活动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74.
杨建平  张亮  吕治全 《重庆医药》2009,38(14):1807-1808
目的观察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肩部和上肢手术应用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32例ASAⅠ~Ⅱ级、年龄2~6岁的肩部和上肢手术患儿,先基础麻醉后,施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持续鼻导管给氧,监测RR、ECG、HR、BP、SpO2。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麻醉效果优良率91%,无并发症。结论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肩部和上肢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75.
余甘霖  杨建平  冉隆平  孙平 《重庆医学》2009,38(23):3029-3031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首次摸清重庆市两翼地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人才的现状,针对重庆市两翼贫困区县及三峡库区农村基层医药卫生领域长期以来形成和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中量与质的缺失等现实问题;探索高职高专在统筹城乡医药卫生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谋划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准确定位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目标,顺应重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推进统筹城乡卫生教育事业一体化改革,作者对两翼地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人才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针对调研结果对学校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876.
目的 探讨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ATBAD)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选择性处理胸主动脉远端裂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搜集TEVAR术后存在胸主动脉远端裂口的ATBAD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处理胸主动脉段远端裂口将其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主动脉重塑数据和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总结分析选择性处理胸主动脉远端裂口的疗效。结果 共纳入74例ATBAD患者,处理组38例,均封堵胸主动脉段远端裂口;对照组36例,未干预远端裂口。随访12个月后,两组患者在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及再干预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左锁骨下动脉和膈肌水平主动脉直径对比中,处理组重塑效果更佳(32.1 mm vs 33.1 mm, 30.0 mm vs 31.7 mm,P<0.05),左肾动脉下缘水平未见明显差异(31.6 mm vs 30.9 mm,P>0.05),处理组的胸主动脉段假腔完全血栓化率高于对照组(86.9%vs 58.3%,P<0.05),腹主动脉段未见明显差异(15.8%vs 11.1%,P>0.05)。处理组随访期间出现支架源性裂口...  相似文献   
877.
目的:观察骨癌痛大鼠脊髓P2X4受体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部分(6组),第一部分:空白对照组(K组,n=14)、假手术组(J组,n=14)、模型组(M组,n=20).K组不给予任何处理,J组和M组分别在左胫骨上端注射PBS液和Walker256乳腺癌细胞5 μl(2×107/ml).各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3、6、9、12、15、18天时随机各取8只大鼠测定左后肢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K组和J组于术后12天,M组于术后6、12、18天时各处死6只大鼠,取L4~6脊髓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X4受体表达;第二部分:溶媒对照组、TNP-ATP组、PPADS组,每组8只.各组从骨癌痛造模术后第7天起,连续5天分别鞘内给予双蒸水(ddH2O)、PPADS(100nmol)、TNP-ATP(30nmol)各10μl,并于建模后第12天取L4~6脊髓,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P2X4受体及p-ERK的表达.结果:与K组和J组比较,M组大鼠术后第6~18天,左后肢MWT进行性下降,P2X4受体(P2X4R)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连续5天鞘内注射TNP-ATP可抑制由胫骨癌痛引起的脊髓P2X4受体及p-ERK表达增加(P<0.05),而PPADS组和ddH2O溶剂组却没有此种效应(P>0.05).结论:脊髓P2X4受体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大鼠胫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其机制可能与激活下游ER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78.
目的:通过体模预试验和临床研究,对比分析CT尿路成像(CTU)能谱与非能谱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探究能谱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利用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 R-V)控制剂量的有效性。方法:(1) QSP Phantom体模预试验:采用80/140 kV (0.5 ms)切换能谱扫描、GSI辅助,NI=5,自动匹配相应的GSI模式,重建70 ke V,记作A-1组;非能谱扫描采用120 k V、自动毫安技术(NI=5),记作A-2组;固定毫安=365 m A,能谱扫描者记作B-1组,非能谱扫描(120 k V)者记作B-2组,均采用FBP重建。(2)临床研究:前瞻性收集CTU平扫+增强检查者45例。对照组:平扫采用120 kV、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NI=11),采用前置40%ASiR-V重建。实验组:增强三期均采用GSI模式,重建70 keV,打开GSI辅助(NI=11),自动选择最佳能谱参数扫描,动、静脉期及延迟期重建前置ASi R-V权重分别为30%、40%、50%(后置ASi R-V权重与之匹配)。对体模QSP Phantom及临床研究的能谱与非能谱扫描各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79.
目的探讨集成MRI(SyMRI)技术在冈上肌肌腱损伤分级中的定量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确诊冈上肌肌腱损伤的97例患者(病例组), 男54例, 女43例, 年龄29~56(37.4±9.6)岁。病例组患者根据肩关节镜结果分为3个亚组:肌腱病组(37例, Ⅱ级)、部分撕裂组(34例, Ⅲ级)及完全撕裂组(26例, Ⅳ级)。同期招募无冈上肌肌腱损伤的正常肩袖志愿者28名(对照组), 男16名, 女12名, 年龄23~49(36.1±7.2)岁, 分级为Ⅰ级。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肩关节MRI轴位T1加权像(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轴位T2加权像(T2WI)脂肪抑制(FS)序列、斜冠状位T2WI FS及斜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PDW)序列扫描, 同时行SyMRI序列斜冠状位扫描。于T2WI斜冠状位图像上根据冈上肌肌腱走形将其分为外侧、内侧及中间亚区, 由2名放射科医生测量3个亚区的T1、T2及PD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不同分级各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  相似文献   
880.

目的 探讨CT测量联合视频软镜引导技术对国产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胸腔镜左侧肺癌根治术患者95例,男42例,女53例,年龄18~64岁,BMI 18.4~30.5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n=48)和联合组(n=47)。传统组采用传统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定位。联合组术前采用螺旋CT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RMB-L)和前后径,根据RMB-L与支气管套囊长度(13 mm)的差值在导管外壁上做一水平线和中垂线,在视频软镜的引导下,水平线与气管隆突平齐,中垂线与气管隆突的中点平齐。记录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准确定位(最佳和可接受位置)的情况和插管时间。记录术中一过性低氧血症、气道高压、气道损伤分级、术后咽喉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联合组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准确定位率明显升高,插管时间明显缩短,一过性低氧血症、气道高压、气道损伤分级和术后咽喉痛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CT测量联合视频软镜的定位方法优于传统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可提高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准确率,缩短插管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