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MRI对腰椎峡部断裂后相关解剖位置改变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L5峡部裂病例的MRI正中矢状面图像进行形态学测量,探讨L5峡部裂患者腰椎各部的移位情况。方法:在腰椎正中矢状面T1WI上建立以S1后上缘为原点,通过S1前上缘和后上缘的直线为X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对45例L5峡部裂患者(无滑脱组15例,滑脱组30例)及100例健康成人腰椎各点的坐标进行测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无滑脱组及滑脱组L5棘突基底部的横坐标显著增大、纵坐标显著减小。无滑脱组L4水平各测量点及L5椎体各测量点(L5椎体前下缘除外)的横坐标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L5水平硬膜囊前、后缘的横坐标较正常组显著增大。滑脱组L4、L5水平各测量点(L5棘突基底部除外)的横坐标显著小于正常组。峡部裂组上述各点的横坐标与L5椎体后下缘的横坐标呈线形相关。无滑脱组及滑脱组的L5椎体下缘水平椎管前后径、硬膜囊前间隙及硬膜囊后间隙显著增宽。结论:L5峡部裂患者滑脱前期L5椎弓断端后部向后下移位,L5椎体层面硬膜囊轻度后移。滑脱期除L5椎弓断端后部向后下移位以外,L4椎体及附件、硬膜囊均随L5椎体向前移位。上述空间位置的变化是造成峡部裂患者形态学改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线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代谢参数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1年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基线PET/CT检查且行一线ICI联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总肿瘤代谢体积(TMTV)、糖酵解总量(TLG)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一线ICI联合化疗预后的最佳临界值, 并收集患者外周血指标, 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及Cox回归计算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PFS)。结果共入组44例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 TMTV>119.5 cm3及转移灶数量>3个与较差的PFS有关(χ2=4.19、11.28, P<0.05);TMTV>119.5 cm3及TLG>424.3与较差的OS有关(χ2=14.96、6.05,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转移灶数量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1), TMTV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60岁。无明显诱因发热并双肩背部酸痛、胸骨后疼痛、胸闷并有吞咽梗阻感两月多到我院就诊。体检:体温39.2℃,脉搏102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5/8kPa,急性病容,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心律整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  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1.4 ×109/L,中性粒细胞89%,淋巴胞11.0%。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深,上纵隔阴影增宽边界清晰,侧位示气管向前推压移位,其后见一梭形密度增高阴影(图1,2)。CT平扫示气管后方见一横置的椭圆形低密度阴影,增强扫…  相似文献   
14.
患者文,41岁,于7年前患胆总管囊肿,行手术治疗并切除胆囊、胆肠吻合术,术后三月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隐痛向同侧肩部放射,同时伴有恶心、饭后呕吐,无畏寒、发热、反酸、暖气及黄殖。胃肠检查:胃体部小弯及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及胃体部均受压推移,超过脊柱。三次超声显像结果不一,胆囊区附近(后下方)可见7cmXscmXscm大小强光团,回声不均,诊断为:胆囊术后残端扩张并多发结石,胆囊后下方占位,总胆管囊肿合并结石。二次超声显像报告为胆总管巨大结石。三次超声显像报告为肝主叶实质性占位,肝癌不排除。CT检查:左右肝内…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更好地贯彻实施《河南省1997~2010年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及《平顶山市加速麻疹控制规划》,现对我区1994~2003年10年间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控制策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TE)双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32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TE方案化疗,表阿霉素40mg/(m2.d)第1、2天静脉滴注,紫杉醇85mg/m2第3天静脉滴注,14天为一周期,完成2~4个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CR5例,PR19例,NC8例,无PD,有效率(RR)为75.00%,其中初治组有效率为91.67%,复治组为65.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治组有效率高于复治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0.63%(13/32),所有患者均需要使用G-CSF支持治疗。结论TE双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37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检测KRAS、NRAS、BRAF基因突变状态及MMR蛋白表达状态,分析基因突变状态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模式在医院零星工程中的应用,结合作者在管理中的实践经验,阐述该管理模式下的零星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难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参与医疗诉讼对医师执业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判断抽样,对参与医疗诉讼的共11个科室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参与问卷调查的87名医师,95%非常赞同,认为参与医疗诉讼是重要的;84%非常赞同参与医疗诉讼对自身有益;执业行为方面通过参与诉讼对医师的沟通能力、医技水平、临床思维、形象有影响。结论:医师参与医疗诉讼对其执业行为有正面影响,应通过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增强医师参与诉讼的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为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传统介入疗法尚有不足之处。1994年11月-1996年12月,我们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治疗原发性肝癌17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