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关晴  杨川 《家庭药师》2012,(8):34-37
格列本脲,被误解的降糖"老臣子"提起格列本脲(优降糖),天天与糖尿病打交道的医生们往往很有感慨。在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中,格列本脲可谓"三代元老"级的降糖"臣子",功绩卓著。然而,随着新的降糖药不断"入朝封侯",格列本脲的地位一落千丈,不再声名显赫,甚至近年来被"打入天牢",离从前的地位差于千里之外。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新臣子"联名上书,控诉"老臣子"的几大罪状,条条都号称罪孽深重。由此,格列本脲不但在"朝廷"失去了申辩的机会,就连在民间,也大失人心。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加防旋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加防旋钉内固定治疗。结果: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H 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6例,良5例,中1例,差1例。DHS加防旋钉治疗优良率91.3%。结论:DHS加防旋钉可有效防止股骨头旋转,固定牢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3.
何加宁  杨川  易蓉 《吉林医学》2009,30(17):1893-1894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2~8岁,ASA I~Ⅱ级,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为氯胺酮复合小儿骶管麻醉,B组为单纯氯胺酮麻醉,观察入室时(T1)、手术切皮时(T2)及手术结束后(T3)各时患儿的HR、SpO2及MAP变化,术中氯胺酮用量及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氯胺酮总用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MAP、HR波动小于B组,患儿苏醒较B组快,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B组有4例出现呼吸抑制经正压辅助呼吸后SpO2很快回升95%以上,A组术后护理中小儿的配合较B组好。结论: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急性缺血后心室肌波长的整复性变化对心室纤颤(室颤)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杂种犬15只,采用心脏外科的方式开胸,切开并悬吊心包,暴露心脏。将64导心外膜标测电极置于左心室游离壁,将双极刺激电极(大头导管)置于64导心外膜标测电极旁,靠近室间隔侧。分别对正常的和急性缺血的心室肌以25mV为输出功率的程序化刺激(S1、S2),分别测量15条实验犬正常和急性缺血后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APD)、传导速度(CV)及波长(WL)的整复性曲线的斜率及室颤阈值。分析正常和急性缺血后室颤阈值和3个斜率值的变化特点及差异。结果对正常和急性缺血心室肌诱发室颤的最长周期值(PI)进行比较,发现室颤阈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对两组APD、CV及WL整复性曲线的斜率进行比较,WL整复性曲线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急性缺血发生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更加容易诱发室颤;②WL的整复性对于预测室速转变为室颤的可能性优于APD和CV各自单独的整复性,可作为评估患者室颤发作可能性大小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5.
临床教学是中医学本科教育的核心环节,见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与毕业实习相连接的纽带。'专业核心能力'是中医学本科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构建并实践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见习体系,是保障中医学本科生理论联系实际,早期获得和反复获得实践机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中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6.
去卵巢SD大鼠骨丢失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SD大鼠骨密度的随时间的改变情况及与体重变化的关系,方法151只SD大鼠,分为三组去卵巢组、假手术组及连续观察组。每隔一个月观察一次骨密度、体重、瘦重,比较骨密度、体重和瘦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和去卵巢对其的影响。结果连续观察发现14月龄时,SD大鼠密度达到最高值,到21月龄,无明显下降,体重与骨密度相关(n=126,r=0.418,P<0.01),但偏相关分析显示,体重与骨密度的相关系数r=-0.0557(n=126,P>0.05)。结论10~14月龄的SD大鼠是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的最佳月龄、SD大鼠的体重与骨密度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7.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随着扩招、教育模式的转变、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机遇和新问题,如何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选拔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协助班主任(辅导员)参与学生日常管理,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8.
糖尿病人细胞内高钙及其对血管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可以引起许多组织器官的细胞内高钙,其形成原因可能与细胞膜上的钙通道,钙泵和Na+-K+-ATP泵的功能改变有关。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概况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外源性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表达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寻找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sD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株CRL-1213用高糖(22m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100μmol/L)联合培养建立体外MMP-9高表达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用外源性TIMP-1(100μg/iJ)抑制MMP-9的活性,采用实时PCR法和ELISA法检测MMP.9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蛋白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功能、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胶原(羟脯氨酸)分泌能力、划痕实验评价细胞横向迁移能力、Transwell法评价细胞纵向迁移能力。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IMP-1干预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与MMP-9高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MP-9蛋白活性受到明显抑制(1.47±0.13VS0.434-0.13,t=12.495,P〈0.01)。与对照组比较,MMP-9高表达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期的比例[(9.31±0.24)%VS(6.54±0.29)%]、增殖指数[(13.8±0.5)%VS(11.3±0.6)%]、细胞活力(1.76±0.13V81.35±0.12)、胶原(羟脯氨酸)分泌量[(1126-1-63)vs(353±61)μg/L]、6h横向迁移率[(38.7±2.6)%VS(21.3±2.1)%]和纵向迁移细胞数(91±4vs71±4)均明显减少(t=16.433、7.328、5.113、19.847、11.529、8.124,均P〈0.05);TIMP-1干预后,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期的比例[(6.54±0.29)%VS(7.75±0.27)%]、增殖指数[(11.3±0.6)%vs(12.5±0.5)%]、细胞活力(1.35±0.12VS1.64±0.14)、胶原(羟脯氨酸)分泌量[(3534-61)vs(829±59)仙g/L]、6h横向迁移率[(21.3±2.1)%VS(31.5±2.7)%]和纵向迁移细胞数(71±4vs85±4)与MMP-9高表达组比较得到明显改善[t=6.881、3.292、3.615、12.590、6.644、6.015,均P〈0.05]。结论MMP-9高表达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受到抑制,外源性TIMP-1能够减缓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0.
克罗恩病52例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背景:克罗恩病(CD)是一种全胃肠道节段性全壁层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无特异性,误诊率高.目的:通过分析住院C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CD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仁济医院1993~2003年住院病例中52例出院诊断为CD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确诊时间以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总结和回顾分析.结果:腹痛(80.8%)、腹泻(57.7%)为本组住院CD患者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消化道出血(44.2%)的发生率亦较高;病变常累及小肠(53.8%)和结肠(26.9%).结肠镜检查是末段回肠和结直肠病变最主要的诊断方法,其次为消化道钡剂检查,小肠病灶可通过小肠钡灌/胃肠钡餐或胶囊内镜、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和磁共振小肠造影等检查方法发现.注意到微肉芽肿的特点可以提高活检组织非干酪性肉芽肿的检出率.52例CD入院时确诊40.4%,拟诊59.6%;2001年之后的误诊率和确诊时间与2000年之前相比没有下降.结论:CD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易延误诊断.结肠镜检查在CD的诊断中起关键作用,病变单独累及小肠时可采用小肠钡灌/胃肠钡餐或胶囊内镜、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等检查方法以及早发现病灶.对拟诊患者应予相应治疗,考察疗效时对诊断进行再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