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华  刘勇  王艳  杨培  钱立庭 《安徽医药》2016,37(2):184-186
目的 检测PI3K在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56例食管癌组织及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PI3K基因的表达,分析肿瘤组织中的PI3K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I3K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6%(44/56),在正常食管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5.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价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强化干预在血液灌流+血液净化治疗维持性透析(MHD)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血液灌注+血液净化治疗的MH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基础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基础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心理情绪、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社会关系、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社会关系、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等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概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概念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比腹腔镜保留脾脏(LSPDP)与不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LDPS)治疗胰体尾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3月至2018年6月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31例胰体尾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组(LSPDP组,n=14)与脾脏切除组(LDPS组,n=17),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LSPDP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优于LD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胰瘘发生率、门静脉血栓发生率、腹腔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术后随访6~81个月,平均(28.26±19.21)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外科医生有选择性地行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4.
患者 女,57岁.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3 d前腹痛、腹胀症状加重,疼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恶臭胃内容物,停止排气,排少量便,颜色深,无鲜血便.查体:腹膨隆,腹软,脐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莫菲征弱阳性.血液检查:血红蛋白55 g/L,总蛋白71.4 g/L,白蛋白27.3 g/L.患者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20余年,一直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10余年前左侧股骨头坏死,3年前右侧股骨头坏死,10余年前行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基因型与其患HCC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条带分析与基因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500例HBsAg阳性患者(其中HCC患者150例)的HBV DNA进行分型,并对分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V DNA B型和C型基因型是HBsAg阳性HCC患者和非HCC患者的共同优势基因型.但HCC患者中C型基因型所占比例为65.33%(98/150),明显高于非HCC患者的25.14%(88/350),而B型则相反,分别为28.67%(43/150)与68.86%(241/350),x2=75.45,P<0.05.HCC患者中,HBV的B型与C型基因型分布在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 DNA C型基因型在HCC患者中多见,可能与HCC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有上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胆道探查的16例患者(甲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65.4岁。3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结石直径大于1.5cm患者10例,结石>2枚者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5例。同期无上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胆道探查243例(乙组),其中男性115例,女性128例;年龄30~81岁,平均年龄56.8岁。甲、乙两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LCBDE取石T管引流术(LCTD)。结果甲组手术时间为55~235 min,平均手术时间128.1 min;术中出血量20~300 mL,平均出血量130.6 mL;2例中转开腹。乙组手术时间45~190 min,平均手术时间105.2 min;术中出血量15~120 mL,平均出血量45.2 mL;1例中转开腹。两组术中均无胆道损伤、胃肠道损伤、大出血、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道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由操作熟练的腹腔镜医师进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优选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合欢花总黄酮的工艺参数。方法: 以合欢花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树脂型号、上样液质量浓度、洗脱剂种类及用量、除杂溶媒种类及用量等对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 采用AB-8型大孔树脂,优选的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2 g·mL-1,上样量2 BV,用4 BV 水洗除杂,4 BV 10%乙醇洗脱,5 BV 50%乙醇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液,总黄酮纯度达34.62%。结论: 优选的工艺条件可较好地分离、纯化合欢花总黄酮。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异亚丙基莽草酸脂质体含量和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建立一套准确度好、简便可行的质控方案。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100 mm,3.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10∶90),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采用HPLC测定脂质体中异亚丙基莽草酸的含量;比较超滤法、凝胶色谱法和透析法用于包封率的测定。结果:异亚丙基莽草酸脂质体采用4倍量甲醇破乳并高速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进行测定,药物专属性良好,线性范围1.004~150.6 mg·L-1(r=0.999 9),加样回收率(102.01±1.18)%,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异亚丙基莽草酸对照品溶液于6 h内稳定;超滤法、葡聚糖凝胶法及透析法测得的包封率分别为(92.96±1.91)%,(91.23±2.23)%,(73.66±7.10)%。结论:所建立的HPLC稳定可靠、准确度良好,可用于异亚丙基莽草酸脂质体的质量控制和体外分析;超滤法测定包封率简便快捷、测定结果与凝胶色谱法相当,可作为本品包封率测定的常规方法;透析法由于测定条件的限制,其测定结果受脂质体溶液稳定性、药物在脂质体中存在状态的影响较大,可能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59.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RCC的CT 表现,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102例肾透明细胞癌CT表现作比较.结果 20例PRCC CT平扫肿瘤为不均匀的囊实性或均匀的等密度病灶,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均匀强化,皮髓交界期强化程度弱于肾皮质,肾实质期低于周围肾实质.102例肾透明细胞癌CT平扫肿瘤呈密度较均匀或不均匀的囊实性,增强扫描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或欠均匀强化,95例肿瘤皮髓交界期肿瘤强化程度高于或等于肾皮质.结论 PRCC CT增强扫描有一定的特点,增强皮髓交界期肿瘤强化程度弱于肾皮质,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0.
 目的:检测microRNA-125b(miRNA-125b)及其下游靶蛋白B细胞淋巴瘤-2 (Bcl-2) 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扁平苔藓(LP)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miRNA-125b在LP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Bcl-2、MMP-2在LP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使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评估miRNA-125b与Bcl-2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LP患者组织中Bcl-2表达明显升高(0.52±0.05比0.49±0.04,t=2.84,P=0.018),MMP-2表达明显升高(7.48±2.88比5.78±3.82,t=2.19,P=0.032),而miRNA-125b表达明显下调(0.54±0.62比0.93±0.93,t=2.18,P=0.033)。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miRNA-125b表达与Bcl-2呈负相关(r=-0.26,P=0.027),但与MMP-2无明显相关(r=-0.22,P=0.056)。结论:miRNA-125b可能是LP治疗的潜在治疗靶点,在LP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