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了解安徽省宣城市HIV合并隐孢子虫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宣城市342名HIV感染者的粪便样本进行隐孢子卵囊的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抗体IgM和IgG,以确定其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检测血液标本中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数量;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合并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隐孢子虫感染率为9.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IV合并隐孢子虫感染在不同年龄段、不同饮用水源、体内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数量、是否抗病毒治疗及是否服用过驱虫药物的调查对象中其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合并感染与饮用地表水(OR值0.067,95%CI:0.021,0.215)及CD4+T淋巴细胞~〈350个/出(OR值4.276,95%CI:1.294,14.124)存在相关性。结论安徽省宣城市HIV合并隐孢子虫感染率相对较高,年龄、饮用水源、体内CD4+T淋巴细胞、未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未服用过驱虫药等因素与感染隐孢子虫有关,应采取重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报告和分析6 例二期梅毒口腔黏膜疹患者.男性4 例,女性2 例,年龄22~63 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及舌部白斑、糜烂、红斑和咽部充血,伴有轻度疼痛.实验室检查6 例患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为阳性.经苄星青霉素或头孢曲松等治疗后2 周内口腔黏膜损害消退.1 例随访至6 月失访, 5 例2 年内RPR转阴.  相似文献   
13.
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必要性、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操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行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病人43例(A组),并与同期未行联合血管切除的96例病人(B组)在术中、术后各方面进行比较。结果A组中单独PV或SMV节段切除者为8和16例,楔形切除分别为3和4例,同时切除PV/SMV者9例,联合PV/SMV/SMA/HA切除者3例;A组病理示肿瘤侵犯血管全层共6例(13.95%);A、B两组在术时、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淋巴结阳性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对术前检查未发现PV/SMV内有癌栓或闭塞、肿瘤未包埋SMA或腹腔干根部的病人,行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必要的,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且术中解剖仔细、操作细致,以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的经典术式。但由于手术时间长、涉及多个重要器官联合切除及消化道重建等诸多问题,术后易发生诸多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胰肠吻合口瘘(下称胰瘘)。据文献报道胰瘘发生率为5%~40%[1],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如何识别和避免误伤喉不返神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307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78例患者接受了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共解剖喉返神经4241根.发现喉不返神经12根(0.28%,12/4241),全部位于右侧;其中男性1例,女性11例.12根中Ⅰ型有2根(16.67%,2/12),Ⅱ型有6根(50%,6/12),Ⅲ型有4根(33.33%,4/12).有1根Ⅰ型喉不返神经术中被误伤(8.33%,1/12).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只要采取正确的解剖方法常规全程显露喉返神经,就可以尽可能的识别和避免误伤喉不返神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血小板减少和贫血为主要表现的胃癌骨转移的机制和处理方法.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7例以血小板减少和贫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经胃镜、同位素骨扫描和骨髓穿刺等检查最终证实为胃癌骨转移.3例行非手术治疗,4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3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分别于确诊后28、37和56 d死亡;4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出现难以纠正的进行性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分别于术后49、63、72和117 d死亡.7例患者均于胃癌确诊后120 d内死亡,平均生存60.28 d.结论 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可能为胃癌骨转移的主要表现,胃癌患者一旦发现血象异常,应尽早行同位素骨扫描和骨髓穿刺检查,诊断明确后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尽量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SA)诱导大鼠肝脏产生热休克蛋白72(HSP72)的过程及其抗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SA组(预先给予SA6mg/kg)和对照组(预先给予生理盐水)。24h后,两组均阻断肝脏中、左叶血供60min,再灌注3、6h;分别用Westernblot检测肝脏中的HSP72表达;外周血测定ALT、AST、LDH;组织学作HE染色、免疫组化测定HSP72。结果:注射SA6mg/kg后12h肝脏开始产生HSP72,24h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0h。肝脏热缺血60min再灌注3、6h后,SA组HSP72显著表达,血清ALT、AST、LDH显著下降(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肝脏损伤明显减轻。结论:SA可诱导大鼠肝脏产生HSP72;SA预先诱导肝脏产生对HSP72可使肝脏抵御热缺血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术后出血是甲状腺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如处置不当,可危及生命。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与渗血、血管性出血和凝血功能不佳等因素有关。除明确为皮下渗血外,其他原因所致的渗血都建议采取积极的措施再次手术止血。避免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关键在于预防。术后避免突然剧烈的咳嗽、打喷嚏或呕吐;避免用力屏气和颈部剧烈活动,避免女性经期和停用抗凝药物未满1周的手术非常重要。同时,术中务必要做到确切严密的止血;如对止血不满意,需放置充分的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19.
GADD45β基因表达诱导对不同p53状态的肝癌细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合成GADD45β基因全序列表达质粒后,研究GADD45β基因表达诱导对呈不同p53状态的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获得GADD45β基因全序列,插入pDrive穿梭克隆载体和pIRES2-EGFP荧光表达载体后大量扩增获得DNA,结合p53全基因表达质粒pp53-EGFP转染HepG2、Hep3B细胞后,以[^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3H—Tdr)和细胞克隆形成法分析DNA合成变化及细胞生长能力;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TGF-β1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合成GADD45β基因全序列和表达质粒,通过流式细胞仪收集转染阳性的荧光表达细胞能显著提高转染效率;转染GADD45β后.具有野生型p53基因的HepG2细胞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DNA合成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明显增加,TGF-β1的表达亦明显受抑。与之相反,缺失p53基因的Hep3B需要同时共转染p53基因后,方出现抑制效应。结论:GADD45β基因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其功能需要完整p53基因的辅助和(或)调控。GADD45表达和(或)功能异常,导致p53介导的DNA损伤修复途径异常或阻断,是肝脏细胞恶性转化及形成肿瘤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胰头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外科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并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60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病人中,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1.7%,病死率为3.3%。43例(71.7%)淋巴结转移阳性,其中13例(21.6%)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发生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与第13组和14组淋巴结阳性密切相关(P<0.05)。13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病人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1%、23%和0,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11个月;47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阴性病人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7%和23%,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20个月(P=0.02)。结论胰头癌有较高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发生率。胰十二指肠切除合并扩大淋巴结清扫可以安全实施,但该手术未能提高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胰头癌病人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