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男性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OP)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不如女性高,但老年男性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与女性相接近。有人预计到2025年男性髋部骨折人数将增至116万人。故男性骨质疏松症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严重公共问题。而骨密度(BMD)是目前  相似文献   
22.
采用三次回归模型拟合男性与女性骨矿密度(BMD)随年龄变化趋势,获得男性与女性的峰值骨量(PBMD),通过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BMD比较以评估数据库的诊断敏感性。25~35岁健康女性分别用不同双能量X射线吸收测定术(DXA)测量BMD,找出两者间BMD相关系数及回归方程并校正不同仪器的BMD数据,评价不同部位和不同PBMD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背景: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数量和取材都有限,而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则相反,目前已成为再生医学的重要细胞来源和最具临床应用前景的功能干细胞.目的:比较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和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组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加入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G-DMEM 培养液,待细胞汇合至90%后消化传代.分别取第3代的人胎盘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1×106 浓度接种,当细胞达70%~80%融合时,换成成脂细胞诱导分化培养液,诱导16 d.结果与结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成贴壁生长、形态均一的成纤维样细胞梭形外观,但后者体积略小.两种细胞均高表达CD29、CD44,不表达CD34、CD106.二者均可分化为脂肪细胞.可见,从胎盘和骨髓中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等方面基本相似,在体外均可有效扩增并成脂肪分化,均可作为组织工程的另一成体干细胞来源,而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AER)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测定了106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24小时AER,根据糖尿病患者AER分为Ⅰ组即正常蛋白尿组、Ⅱ组即微量白蛋白尿组、Ⅲ组即大量白蛋白尿组,并分别测定其L2~4椎体、股骨近端BMD。结果显示,除Ⅰ、Ⅱ组男性患者腰椎BMD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组、各部位BMD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男女糖尿病AER正常患者分别与同性别对照组相比,其BMD亦降低(P<0.01)。糖尿病患者中,Ⅲ组BMD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提示糖尿病肾病患者BMD比正常人低,大量蛋白尿组BMD较其它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5.
成人与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背景:目前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成人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含量较低,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弱的免疫原性和良好的分化潜能.目的:比较成人与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8-02/10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成人骨髓血标本3份,来源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流产胎儿骨髓样品3份,由青岛市立医院提供.方法:Percoll法体外分离培养成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G-DMEM培养液,待细胞汇合至90%后消化传代.分别取相同代数的成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KGla悬液以及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在37℃、体积分数为0.05的C02条件下培养2 h,吸出未黏附细胞.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1×106浓度接种,当细胞达60%~80%融合时,换为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液,诱导16 d.主要观察指标: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体外黏附率,碱性磷酸酶染色榆测细胞成骨分化结果.结果:成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呈成纤维细胞样梭形外观,但后者体积略小,二者倍增时间分别为50 h和30 h.与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率比较,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率明显降低(t=4.22,P<0.05).二者均可分化为成骨细胞.结论:从成人、胎儿骨髓中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等方面基本相似,在体外均可有效扩增且能够成骨分化.前者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和造血重建功能强于后者,扩增潜力弱于后者.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商品名长秀霖)联合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选择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例,给予诺和灵N皮下注射与瑞易宁口服;试验组30例,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与瑞易宁口服,疗程12周。结果12周后,40例患者HbAlc和空腹血糖达标水平分别为〈7.5%和≤6.7mmol/L,2组间HbAlc、空腹血糖和HbAlc+空腹血糖的达标率无差异(P〉0.05),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受试者例数相当,无严重低血糖事件,BMI平均增加0.43和0.66,两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静息心率无明显改变。结论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N分别与格列吡嗪控释片联合应用疗效相当,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7.
一氧化氮 ( NO)是一种血管源性细胞因子 ,能调节血管舒缩节律 ,参与血压及局部血流量调节。人内皮细胞型 NO合成酶 ( e NOS)基因位于染色体 7q35区 ,由跨越 2 1 kb的 2 6个外显子和 2 5个内含子组成。最近研究显示 ,e NOS基因第 7外显子的谷氨酸 2 98天冬氨酸 ( 894G→ T)点突变与心肌梗死 ( MI)的发生密切相关 [1]。此外 ,e NOS基因第 4内含子还有一个 2 7bp的插入 /缺失 ( a/b)多态 ,它与由于吸烟引起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关 [2 ]。由此故我们推测 ,e NOS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相关。我们观察了这一基因多态性与糖…  相似文献   
28.
自1980年以来,我院将普鲁卡因跟骨骨髓内麻醉应用于骨科手术。此法不需麻醉前用药,术后也不需禁食和特殊护理,无腰麻及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和禁忌症,亦无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跟骨骨髓内麻醉由手术者直接操作,适用于基层医院,也适用  相似文献   
29.
背景:近几年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来源匮乏及免疫排斥等问题。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诸多优点可能成为间充质干细胞新的来源。 目的:分析总结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方法: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3/2009有关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性质及诱导分化的文献,检索词“mesenchymal stem cells,placenta”,共检索到180 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排除重复性研究。所选用的41篇文章中,3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 结果与结论:与研究比较多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免疫原性低、取材方便、无侵入性操作、无伦理道德限制、分化潜能大、增殖能力强、易于工业化制备等特点,成为再生医学的重要细胞来源和最具临床应用前景的功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30.
背景:随着人胰岛素基因及某些血糖调节酶基因的克隆,以及重组载体为基础的基因克隆技术的建立,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容易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且具有体外扩增明显而无致瘤性的优点。 目的:利用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蛋白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基因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基因修饰向胰岛样细胞的分化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基因学体外实验,于2008-01/07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骨髓来源于糖尿病患者,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干细胞中心提供。 方法: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构建PDX-1基因的cDNA,酶切后插入经相同酶切处理的含绿色荧光蛋白的空白载体PEGFP-N1,构成重组质粒,再进行Bgl Ⅱ、HindⅢ双酶切筛选、鉴定并测序。Percoll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当细胞汇合至90%时胰蛋白酶消化传代。转染前1 d加入无抗生素培养基,将第3代细胞按5×105接种于6孔培养板,适量重组载体及脂质体溶解后混合形成DNA-脂质体混合物,培养5 h后更换普通培养液。同时设立对照组,在6孔板中进行空白质粒转染。 主要观察指标:脂质体介导转染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DX-1蛋白的表达;双硫腙染色鉴定细胞分化情况。 结果:通过测序、凝胶电泳、酶切等确定PDX-1基因已正确插入重组质粒。荧光显微镜下,成功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出绿色荧光,质粒转染效率约70%。转染8 d的细胞PDX-1呈阳性表达,对照组细胞PDX-1呈阴性。转染后14 d可见半悬浮的胰岛样细胞团,双硫腙染色呈棕红色,而未转染的对照组细胞双硫腙染色不着色。 结论:PDX-1基因重组载体能够导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且稳定表达,并可以转化为胰岛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