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Cobb’’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非遗传性疾病, 表现为同一椎体节段内发生的可同时累及皮肤、椎体、脊髓甚至内脏组织的脊柱脊髓血管畸形。Behrenbruch在1890年首次报告了1例脊柱脊髓血管畸形合并相对应的椎体皮肤血管瘤患者, 1915年Cobb[1]阐述了同一椎体中皮肤血管瘤与脊柱脊髓血管畸形的关联, 故后人将之称为Cobb’’s综合征。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23年8月收治了1例累及颈7~胸3椎体节段的Cobb’’s综合征患者, 笔者现将该例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以期提高临床同道对这一罕见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包虫病是人体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一棘球蚴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肝、肺、心、肾等部位的寄生虫病,颅内少见,约占全身包虫病的1%左右[1].脑包虫病分为细粒棘球蚴病(eehinoeoecosis granulosa,EG)和泡状棘球蚴(eehinocoecosis alveolaris,EA)两类,前者多为原发性,多见于儿童,又称包虫囊肿.后者多为继发性,多见于成人,犹如恶性肿瘤对组织破坏严重,因此.又被称为"寄生虫肿瘤"和"第二癌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及视力损害等.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6年5月收治9例脑包虫病,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丰富、取材方便、体外有较强增殖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有望成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脂肪干细胞并进行鉴定。
方法:取SD大鼠腹股沟区皮下脂肪组织,0.075%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脂肪源性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细胞形态和增殖特征。取第3代细胞用 MTT 比色法描绘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鉴定干细胞标志物CD44,含有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地塞米松和胰岛素的 DMEM/F12定向诱导成脂分化,油红“O”染色成脂分化鉴定。免疫组化法鉴定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结果。
结果与结论:分离出的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强烈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44。成脂诱导分化经油红“O”染色呈橘红色。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后表达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说明SD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在体外具有易于分离培养和扩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相关表型,特定条件下可诱导分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脂肪干细胞并进行鉴定。
方法:取SD大鼠腹股沟区皮下脂肪组织,0.075%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脂肪源性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细胞形态和增殖特征。取第3代细胞用 MTT 比色法描绘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鉴定干细胞标志物CD44,含有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地塞米松和胰岛素的 DMEM/F12定向诱导成脂分化,油红“O”染色成脂分化鉴定。免疫组化法鉴定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结果。
结果与结论:分离出的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强烈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44。成脂诱导分化经油红“O”染色呈橘红色。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后表达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说明SD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在体外具有易于分离培养和扩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相关表型,特定条件下可诱导分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背景:远程肢体缺血预处理应用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领域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肢体缺血后处理应用于该领域报道很少。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后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侧脑室旁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利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30只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行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2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5,10,15 d处死取脑,处死前1 d每隔8 h腹腔注射50 mg/kg 5-嗅脱氧尿嘧啶核苷1次,共3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梗死灶区大鼠脑组织5-嗅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数。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脑再灌注损伤程度呈现不同程度减轻,行为学评分降低(P < 0.05)。实验组各时间点梗死灶周边皮质的5-嗅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5)。提示局灶性脑缺血造模后的肢体缺血后处理可以改善大鼠行为学表现,促进了内源性干细胞的激活增殖,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应用脑室镜清除脑室内血肿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入院12 h内在脑室镜下清除脑室内血肿,手术结束术区置管,术后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拔管后腰穿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术后24 h复查头颅CT,脑室内血肿清除80%以上者占12例;术后2个月对患者进行GOS评分,5分(优)4例,4分(良)8例,3分(中)3例,2分(差)2例,1分(死亡)1例,恢复优良率为67%.结论 早期应用脑室镜清除脑室内血肿可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具有直视下操作、迅速有效地清除脑室内血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治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9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CNSL以中老年人多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短,病情进展快.MRI增强扫描病灶多呈均匀明显强化,可单发或多发.19例中术前MRI诊断正确者10例,误诊9例,误诊率为47%.单纯手术7例,术后全脑放疗8例,联合放化疗4例,联合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PCNSL单纯手术治疗效果较差,采用包括手术和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PCNSL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影像学特征不典型,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等治疗方法对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OMNP)疗效的影响.方法 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5例颅内动脉瘤伴OMNP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比较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以及术前不同程度OMNP患者术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该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9.72±3.82)d,出院时OMNP症状完全恢复3例(12.0%),部分恢复10例(40.0%),无恢复12例(48.0%),无加重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OMNP症状完全恢复6/25例(24.0%),其中栓塞组2/10例(20%),夹闭组4/14例(28.6%);部分恢复10/25例(40.0%),其中栓塞组5/10例(50%),夹闭组5/14例(35.7%);无恢复9/25例(36.0%),其中栓塞组3/10例(30%),夹闭组5例/14(35.7%).结论 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均可改善动脉瘤性OMNP. 相似文献
19.
椎动脉动静脉瘘主要是由外伤等导致, 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的椎动脉动静脉瘘非常罕见。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19年12月收治1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自发性椎动脉动静脉瘘患者, 采用血管内双导管技术完全栓塞瘘口。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6个月后复查颈椎MRI显示无复发。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