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人子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代谢受到机械应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0年5月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医院妇科因良性肿瘤行子宫全切手术的5例患者,年龄43~49岁,均无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均未绝经,使用酶消化法获得人子宫旁韧带成纤维原代细胞并鉴定。对子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进行不同时间(12 h及24 h)及不同大小(6%、12%及18%)周期性拉伸应力加载,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细胞胶原代谢相关基因MMP-2、TIMP-1、Collagen Ⅰ、CollagenⅢ及LOXL1的RNA水平的表达变化,以未加力细胞组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6%、12%及18%的拉伸应力都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应力增加(6%~12%)及作用时间延长(12~24 h)其抑制作用增加。与对照组相比,6%的拉伸应力使成纤维细胞MMP-2、TIMP-1、Collagen Ⅰ、CollagenⅢ及LOXL1的RNA水平出现轻度上调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12%及18%的拉伸应力使成纤维细胞MMP-2、TIMP-1、Collag...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7月至2017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107例。所有患者的脱垂以前盆腔为主,无严重中盆腔脱垂(POP-Q评分分期,阴道前壁脱垂Ⅱ~Ⅲ度,"D"点达坐骨棘水平以上)。将107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骶棘韧带组及桥式组)。其中骶棘韧带组52例,行前盆底重建及骶棘韧带固定术,桥式组55例,行前盆底重建及桥式修补术。术后随访24个月。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POP-Q各指示点位置变化、客观治愈率、复发率、主观治愈率、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骶棘韧带组患者较桥式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骶棘韧带组及桥式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24个月骶棘韧带组前盆腔(Aa点、Ba点)、中盆腔(C点、D点)及后盆腔(Ap点、Bp点)指示点数值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 0.05);桥式组前盆腔及后盆腔指示点数值较术前明显减小(P 0.05),中盆腔指示点数值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24个月骶棘韧带组中盆腔指示点数值明显较桥式组明显更小(P 0.05),前盆腔及后盆腔指示点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个月,骶棘韧带组主观治愈率为96.15%,桥式组主观治愈率为96.36%,两组患者的一般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 0.05),两组间术后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 0.05),桥式组术后性生活质量比较骶棘韧带组明显更高(P 0.05)。骶棘韧带组和桥式组患者术后24个月的中盆腔复发率分别为1.92%及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复发率分别为7.69%及1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客观治愈率分别为92.31%、8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骶棘韧带组有1例膀胱损伤及1例术后血肿发生。两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网片暴露,均行网片修剪术后愈合。结论对于前盆腔脏器脱垂为主,无严重中盆腔脱垂("D"点可达坐骨棘水平以上)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与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相比,术后24个月中盆腔脱垂程度明显更轻,性生活质量更高。但两者主客观治愈率及一般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同时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术的手术相关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与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底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因重度POP行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的患者45例和行全盆底重建术的患者33例。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手术前后POP-Q各指示点位置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组和全盆底重建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4.7±19.5)min和(114.0±11.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3.1±37.6)ml和(148.0±56.0)ml,术后病率分别为4.4%和9.1%。随访3年,POP-Q指示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3年PFDI-20、PISQ-12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有1例复发,均为中盆腔脱垂;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组有2例网片暴露,全盆底重建术组有1例网片暴露,均在阴道前壁。结论:与全盆底重建术相比,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短期及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经皮内固定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6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即采用手法整复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后应用起重机固定方法,并辅以中药治疗和功能锻炼.结果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73例,良149例,中21例,差13例,优良率86.72%.结论经皮内固定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5.
髋关节牵开成形器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关节牵开成形器在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药物加髋关节牵开成形器,对照组单纯行药物治疗,治疗后第1、3、5、7、12、18、24个月来院复查X线片和MRI片。结果①治疗12个月后,按照百分疗效评价标准,两组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除对照组在疼痛、功能改善上未见显著性差异外,治疗前后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单纯服药组优良率达到55.1%,服药+髋关节牵开成形器组/侧优良率达到63.8%。②采用内服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采用药物+髋关节牵开成形器治疗股骨头坏死以综合疗效标准评定均效果显著,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5.3%、74,5%。结论髋关节牵开成形器是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对家兔早期ANFH后股骨头生物力学的影响,探讨其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8只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均进行造模,造模4w后,随机取正常组、造模组各2只兔做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造模成功。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治疗组灌服股骨头坏死愈胶囊药液,正常组及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用药3个月后,处死全部动物,对股骨头行生物力学性能检测,统计分析各组数据。结果模型组的各项力学指标(除最大位移、最大应变)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的弹性模量、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刚度等力学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愈胶囊能明显提高家兔早期ANFH后股骨头的力学强度,治疗ANFH不但应改善血运,同时还对有病变的股骨头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