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1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23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535篇
预防医学   20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72篇
  2篇
中国医学   191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符合诊断的患者64例,保守治疗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28例,手术治疗组(切开复位内固定)36例,比较两组患者复位后的各项指标(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桡腕关节移位程度)来评定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相比较,桡骨高度、关节面移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尺偏角、掌倾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位优良率、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单稳定及未涉及关节面类型的骨折可行保守治疗,粉碎性、波及关节面及不稳定的桡骨远骨折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2.
冠心病不同类型间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比较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抗体、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 1)和E 选择素水平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了 10 0例冠心病患者 (17例急性心肌梗死 ,4 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4 2例稳定性心绞痛 )及 31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清ICAM 1、VCAM 1、E 选择素和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 ,并比较上述各指标水平与不同类型冠心病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ICAM 1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组 (76 4± 111)ng/ml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70 9± 10 0 )ng/ml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 (6 0 7± 83)ng/ml,和正常对照组 (6 0 3± 90 )ng/ml,P <0 0 1;血清VCAM 1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组 (185 5± 6 6 6 )ng/ml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172 4± 5 5 5 )ng/ml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 (136 0± 36 0 )ng/ml,和正常对照组 (10 39± 319)ng/ml,P <0 0 1;血清E 选择素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组 (5 4± 19)ng/ml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5 3± 2 2 )ng/ml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 (39± 19)ng/ml,和正常对照组 (38± 14 )ng/ml,P <0 0 5 ;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组 (1 39± 0 6 8)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1 35± 0 6 2 )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 (0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92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40例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IGF Ⅱ和ADM水平,并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CHF组患者血清IGFⅡ和AD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互间呈显著正相关(r=0.391,P<0.05)。在心功能Ⅱ、Ⅲ、Ⅳ级组间,血清ADM水平依次递增(方差F检验,P<0.05),且Ⅳ级组显著高于Ⅱ级组(P<0.01)。住院期间死亡组患者血清IGFⅡ和ADM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出院组(P分别<0.01,<0.05)。结论:CHF患者血清IGF Ⅱ和ADM水平显著升高,相互间成正相关,Ⅳ级组血清ADM显著高于Ⅱ级组,死亡组血清IGFⅡ和ADM水平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4.
老化与过氧化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s)与老化和动脉硬化的关系问题近年来报道很多,本文仅就各家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动脉硬化与过氧化脂质 1952年Glavind首次报告动脉硬化与过氧化脂质有关,并证明大动脉粥样硬化灶内有过氧化脂质存在。他们对27例31~91岁成人大动脉作研究发现,粥样硬化程度与动脉壁中过氧化脂质含量高度相关,动脉硬化时过氧化脂质含量增加。过氧化脂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55.
老年人脑出血后脑血流量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人脑出血后脑血流量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2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在发病1周内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显像和CT扫描,部分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脑血流量下降范围10例局限在病灶周围,32例累及病灶以外区域,其中小脑失联络11例,1~6个月复查仍见广泛的血流量下降,血流减少的范围及程度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密切有关。结论老年人脑出血后存在持久广泛的脑血流量下降。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 ,vWF)基因 19内含子MspⅠ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结合MspⅠ酶切分析等 ,测定了 10 9例CHD患者和 10 4例健康对照者vWF基因 19内含子Msp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频率 ,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测定血浆vWF水平。结果 :①vWF基因 19内含子MspⅠ基因型与高血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而与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等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②vWF基因 19内含子MspⅠ基因型在高危组和低危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③伴高血压患者中M-/M-基因型与M+/M+基因型和M+/M-基因型的血浆vWF水平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vWF基因 19内含子MspⅠ多态性可能与CHD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57.
应用Halo导管标测技术,结合冠状静脉窦与希氏束电图识别心房扑动折返环的慢传导带,在下腔静脉口到三尖瓣环峡部作射频线性消融,并以慢传导带出现双向阻滞作为心房扑动消融成功的标志,治疗了1例I型心房扑动患者。随访1个月心动过速未发。由于Halo导管能在右房内全面记录右房激动顺序,便于了解峡部的传导情况,在心房扑动消融中有助于明确其诱发与终止的机制,并为慢传导带传导阻滞作为成功消融终点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58.
59.
五味子甲素为五味子木脂素类有效成分。该文对近年来关于五味子甲素的研究情况作一系统综述,包括其药理作用、提取工艺、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合理应用五味子甲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胸腔热灌注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至10月本院收治的全麻下行胸腔热灌注治疗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B组),分别于术前10min给予芬太尼1.0μg/kg、地佐辛0.1mg/kg,术中均静脉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后5min(T1)、15min(T2)、30min(T3)、60min(T4)4个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T3、T4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各时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3、T4时点,B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A组(2.45±0.61比1.50±0.55,2.78±0.75比2.45±0.92,均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胸腔热灌注治疗术中镇静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