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骶骨肿瘤、结核、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常需要显露骶骨。由于骶骨形态的复杂性及骶骨毗邻结构的特殊性,前侧入路需进入腹腔-盆腔或腹膜外途径,对骶骨上部前侧病变较为适用;而对于骶骨及骶后部病变,后入路则较为适用;对于骶尾下部病变,由于从前方显露困难,从后方术野浅表且可以将骶前组织分离推向前方,所以选择后入路为佳[1]。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探讨颈椎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颅颈部标本15具,解剖剥离法,观察椎动脉颅内段、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的关系;椎动脉颅内段与延髓的关系。并测量其数据。 结果 (1)椎动脉自穿经硬脑膜处向前内侧斜行,在延髓侧方走行于Ⅸ~Ⅻ脑神经根丝的前方。左右侧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与Ⅸ,Ⅹ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7例(7/15,占46.7%);(2)左右侧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5例(5/15,占33.3%)和1例;(3)左右侧椎动脉位于延髓腹外侧并与延髓相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4例(4/15占26.7%),不接触者分别为4例(4/15占26.7%)和 11例(11/15,占73.3%);相对于左侧,右侧椎动脉位置偏后。模拟颈部屈曲时椎动脉与延髓腹侧紧密接触,伸直时分离。 结论 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可能是高血压伴发枕后痛的形态学基础之一;小脑下后动脉走行迂曲,与Ⅸ~Ⅻ对脑神经根丝相互盘绕交叉,高血压搏动更易刺激脑神经根丝,出现相应症状。椎动脉和延髓密切接触极可能既产生颈部症状,又可能造成高血压。控制血压除了常规 抗高血压药物,神经营养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63.
腰椎椎弓根螺钉人字嵴顶点进钉方法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腰椎椎弓根螺钉人字嵴顶点进钉方法的科学性。方法 在 31套腰椎骨标本上 (310个椎弓根 )用 1mm软钢丝在椎弓根最狭窄处缠绕 ,按人字嵴顶点进钉的方法打入椎弓根直钢丝 ,摄正、侧及横断面片 ,观测直钢丝在椎弓根内的位置及关系。结果 在 14套腰椎标本上用直径 3mm钢珠固定在人字嵴顶点处 ,在腰椎正位片上观察钢珠与椎弓根显影的位置关系。椎弓根在正位片的显影的部位是其最狭窄的部位。结论 人字嵴定位方法 ,进钉角度在 5°~ 10°时 ,钢丝通过椎弓根中心 ,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64.
第五腰神经椎管外受压的解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腰神经椎管外受压的解剖基础杜心如,张一模,孔祥玉,齐聪儒,刘建丰,孙贺,赵玲秀,翟栋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椎管外因素所致的腰腿痛逐渐被认识[1~3],如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等[4]。目前与之相关的解剖学资料尚少,为此作者对第五腰神经在椎管外的走行...  相似文献   
65.
股骨上段髓腔径线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设计符合国人股骨髓腔形状的人工股骨柄提供股骨上段髓腔几何形态学基础。方法:成人股骨标本共160根,每根标本分别拍照正位、侧位、45°内斜位和45°外斜位的X线片。对小转子顶点上方20mm(D)、小转子顶点(E)、小转子顶点下方20mm(F)、峡部近端(L)、峡部(G)和峡部远端(M)处各平面髓腔各径线进行测量。结果:所测结果均符合或接近正态分布。股骨头位置在小转子顶点上方(47.3±5.9)mm;各处髓腔宽度:D(40.2±4.5)mm,E(23.4±3.6)mm,F(16.8±2.8)mm,G[内径(10.0±2.6)mm,外径(24.0±2.6)mm];L及M在小转子顶点下方(68.5±12.1)mm,(144.4±17.5)mm处;G在小转子顶点下(103.9±14.3)mm处;在相同平面,各径线的相关系数为0.239 ̄0.802。结论:西方人的髓腔较国人的大,进口假体与国人有时难以匹配,或术中需要将髓腔扩大,以适应假体大小。峡部只是在正位片上显现,其前后径及双斜径并无明显变窄。同一平面髓腔各方向径线呈高度正相关,选择及设计假体时应遵循此规律。  相似文献   
66.
股四头肌滑动装置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5具尸体标本上对股头肌周围的结缔组织,股四头肌各肌间的肌间隙,髌上囊及其深面的脂肪垫进行了观测。提出股四头肌滑动装置的概念,此滑动装置包括股四头肌周围的结缔组织,肌四头肌各肌间的肌间隙,髌上囊及其深面的脂肪垫。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侠内固定术切口的选择以后外侧切口为首选,外侧切口次之。前外侧切口多损伤此滑动装置,引起股四头肌粘连及膝关节功能障碍,应放弃。  相似文献   
67.
骨间后神经与腕背痛关系的解剖学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5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对腕背部骨间后神经的形态进行了解剖观测,骨间后神经终端呈梭形膨胀大者占92%(46侧),该神经梭形膨大位于第3、4腕背侧骨筋膜管与桡骨下端之间。桡骨下端骨折及腕背部手术易损伤该神经,这可能是引起腕背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股外侧肌副头在髌骨半脱位中的作用,为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对50例下肢的股外侧肌副头的起点及形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股外侧肌副头起于外侧肌间隔,止于髌骨外缘中上1/3处。其出现率为98%,肌腹长8.6±2.2cm,宽1.9±0.5cm,厚1.6±0.5cm;腱长3.2±1.0cm,宽1.6±0.5cm;腱长3.2±1.0cm,宽(0.9±0.4cm,厚0.2±0.1cm。结论:股外侧肌副头是引起髌骨半脱位的解剖学因素之一。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应切断该肌的止点。  相似文献   
69.
腰骶移行椎是较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近年随着对腰痛病因研究的深入,有关腰骶移行椎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现将相关资料做一综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一种特殊类型的移行椎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骶部移行椎是常见变异,该变异与腰痛的关系尚有争议,其临床意义主要集中在腰骶椎手术定位问题上,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些资料为临床手术定位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1~4]。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