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传统热补针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外周镇痛机制的研究。方法:选用健康青紫蓝兔,采用背部多点注射和双膝关节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和卵蛋白干粉乳化液制作关节炎模型,观察不同治疗因素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膝关节局部痛阈和膝关节周围组织中PGE2含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各组痛阈均升高,热补针法能显著降低关节周围组织中PGE2含量。结论:热补针法能减少致炎致痛物质的释放。减少外周痛信号的传递,进而提高痛阈,到达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以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解结”是在经筋理论指导下利用针刀“纵疏横剥”的解筋作用解除由经筋损伤形成的结筋病灶点,使经筋疏利、经脉通畅、气血合和,从而恢复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的功能。文章从经筋与KOA的相关性、结筋病灶点的形成和疏筋解结术具体定点操作概述针刀疏筋解结术对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使其更加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3.
何天有是甘肃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医药卫生领军人才,2008年被确定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对痛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学验俱丰,疗效卓著。笔者有幸作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随诊,获益匪浅,现将何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学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4.
卢荣  杜小正 《河南中医》2020,40(4):637-640
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后弛缓性瘫痪的主要方法有:头针、体针、电针。就目前研究来看,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弛缓性瘫痪尚存在以下问题:①当前针刺治疗方法多样,无论从选穴、手法、介入时机、补泻、刺激量、留针时间和疗程等方面均有差异,暂无统一操作标准和疗效评定规范;②有效样本量少,尚无公开的循证康复医学指南可依;③目前对于中风后弛缓性瘫痪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恢复期,而对急性期的研究较少;④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忽视了中风病不同病理阶段的病因病机,而始终沿用同一治疗方案,这对病程某一阶段疗效或许较好,但远期疗效却并不尽如人意,从而影响针刺疗法在本病临床治疗中的推广运用。今后的研究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①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实施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科学严谨地观察针刺疗法治疗ACI后弛缓性瘫痪的确切疗效;②进一步研究不同针刺方法,制定规范统一的治疗方案和疗效评定标准,便于针刺疗法在本病中的推广和应用;③深入探索针刺疗法治疗本病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在选择针刺疗法治疗本病时可参照现代康复医学理论的Brunnstrom分期理论,根据不同阶段的运动模式而选用最佳治疗方案,促使ACI弛缓性偏瘫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5.
正缺血性卒中(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以偏瘫、语言障碍及神经损伤等为特征[1]。是继癌症之后的全球第2大致死疾病,存活者有接近75%的致残率,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3]。该病可诱发多种继发性脑组织损伤[4],脑水肿是卒中后脑损伤最重要的原因之一[5,6],其逐步演变过程与疾病预后联系密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MCAO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IL-6、IL-10的表达,探讨头穴透刺调控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以及头针组(10只/组)。选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药物组腹腔注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100mg.kg-1/d,1次/d,共7d;头针组取双侧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行快速捻转透刺治疗,1次/d,共7d。干预结束后,各组大鼠心脏灌注取脑,分离海马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IL-6、IL-10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IL-6、IL-10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和药物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IL-6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IL-10表达明显增高(P0.05);头针组与PDTC组比较,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IL-6、IL-10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透刺可上调急性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促炎因子IL-6的表达,这可能是头穴透刺控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A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2组均给予柳氮磺胺嘧啶片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补针法。2组均以连续针刺6 d为1个疗程,休息1 d后继续下一个疗程。6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BASDAI评分、BASFI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治疗组为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补针法在改善AS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痔瘘术后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痔瘘术后急性尿潴留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脐疗组、艾灸组及综合疗法组4组,每组30例。穴位注射组于患者双侧三阴交注射当归注射液各1 mL;脐疗组以双层纱布松包冰片10 g,置于患者脐中30 min;艾灸组用艾条反复温灸下腹正中线任脉经神阙穴至关元穴区域30 min;综合疗法组综合以上3种疗法进行治疗。各组均在治疗1次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穴位注射组治愈16例,好转11例,未愈3例,有效率占90.0%;脐疗组治愈17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有效率占90.0%;艾灸组治愈18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有效率占93.3%;综合疗法组治愈23例,好转5例,未愈2例,有效率占91.7%。综合疗法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而其他3组之间疗效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组疗法治疗痔瘘术后急性尿潴留均有效,而综合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疗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的镇痛后效应,探讨其镇痛的外周机制。方法:6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捻转组和热补组,后2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针后0.5 h、针后1 h和针后2 h亚组,每组各6只。用卵蛋白诱导造成关节炎疼痛模型。针刺双侧"合谷"和"足三里"1次,留针30 min,捻转组用捻转针法,热补组用热补针法。以K+导入法引起家兔腿收缩的最小电流强度作为痛阈;取关节局部组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内啡肽(EP)及前列腺素(PG)E2含量。结果:模型组痛阈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捻转组和热补组针后各时刻痛阈均显著升高(P<0.01,P<0.05);热补组即时痛阈与捻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刻痛阈热补组均高于捻转组(P<0.05,P<0.01)。模型组关节局部组织中β-EP、PGE2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捻转组和热补组各时刻β-E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P<0.05),而PGE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与捻转组相比,热补组针后2 hβ-EP含量显著增高(P<0.05),而热补组针后即时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热补针法镇痛后效应优于捻转针法;关节局部β-EP和PGE2含量变化与两种针法镇痛后效应不同无明显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60.
郑氏针法学术流派创始于郑云祥、郑老勋先生,形成于郑毓琳先生,成熟于郑魁山教授。郑氏针法起源于《内经》《难经》,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针灸流派学术体系。郑氏针法包含了郑氏家传针法、热补凉泻针法、温通针法,其手法灵活、适应症广、疗效确切。郑氏针法要求针刺基本功的训练,重视双手的配合,要求心手合一,注重针刺补泻效应与气至病所。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郑氏针法的手法、选穴、主治疾病以及近年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作一综述,并将其治疗手法进行总结,旨在为其针法进一步实验、临床研究与传播推广提供参考,拓宽临床工作者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