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杜勇  唐镇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228-229
为了探讨小切口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我们对1996年以来收治的267例行小切口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认为采用小切口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且创伤小、副损伤少、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并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42.
46例老年死亡与用药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期间所发生的46例老年死亡病例进行用药相关分析。方法:由ADR小组讨论和Naranjo表评分确定ADR后,将死亡时伴发严重ADR的病例定为与用药拟相关死亡。结果:46例死亡病例中,有27例共发生43次ADR,其中11例为用药拟相关的死亡,主要为抗菌药物导致为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及不可控制的二重感染,地高辛中毒导致的严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44.
分析我国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前沿动态,对促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可视化软件对党的十九大以来(2018年-2021年)《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刊发的907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5.
《药物不良反应1960~1997年》多媒体光盘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不良反应 (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信息源主要来自 2个方面 :1文献报道 ;2监测中心收到的不良反应报告 ,包括自发报告和集中全面监测报告。即使在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建立多年的国家 ,医药期刊中的不良反应报告仍然是 ADR的主要信息源。在我国 ,虽然正式的 ADR监测工作起步较晚 ,但临床医师们很早就开始在医药期刊上发表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报道。将这些报道收集起来并建成数据库 ,不仅是对我国 ADR研究文献的一个总结 ,而且对当前的 ADR监测和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经过多年努力和各方协作 ,我们首次推出了国内文…  相似文献   
46.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准种在NS2区的基因结构特征。利用逆转录-巢式PCR从一份HCV慢性携带者的阳性血清及一份急性丙肝患者的血清中获得HCV NS2全长cDNA,将其克隆于T载体,各随机挑取5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在克隆到的HCV NS2全长基因中,慢性携带者该区序列有一个于HCV多聚蛋白第835位氨基酸的位置出现终止信号,丙肝患者该区序列有三个于第835位氨基酸的位置出现终止信号,一个小于第887位氨基酸的位置出现终止信号。在克隆到的HCV NS2基因中存在多个N端终止突变序列,提示NS2 N端跨膜区可能与包膜蛋白区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7.
红细胞的低温冷冻保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的冷冻保存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9年Polge和Smith等发现甘油对牛精子的冷冻保存有保护作用,1950年Smith应用甘油作保护剂冷冻红细胞获得成功,但未能解决去除保护剂的问题,1963年Huggins发现糖溶液可洗涤去除冷冻保护剂一甘油,从而使冷冻红细胞长期保存并成功地  相似文献   
48.
李春仙  杜勇 《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0):788-788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安装了医用物流传输系统(PTS)。经该系统运送的血细胞制品的质量是否有变化,见故我们通过测定保存期内运送前后悬浮红细胞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FHb)的含量,表明PTS所运送的红细胞制品质量仍然可靠。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狼疮肾炎患者48例,按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狼疮肾炎活动组28例。狼疮肾炎静止组20例;另选非狼疮肾炎组12例,正常对照组1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的血清IL-16水平。结果:狼疮肾炎活动组、静止组血清IL-1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狼疮肾炎活动组血清IL-16水平与SLEDAI成显著正相关(r=0.839、P<0.01),与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尿蛋白及狼疮肾炎肾组织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但狼疮肾炎静止组与非狼疮肾炎组之间血清IL-1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狼疮肾炎患者血清IL-16水平增高,可作为评价狼疮肾炎活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游离精索法快速寻找腹股沟斜疝疝囊的效果。方法:对199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3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于术中行游离精索术寻找疝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游离精索法寻找腹股沟斜疝疝囊方便快捷,只要是腹股沟斜疝采用法即能有效缩短寻找疝囊时间。结论:游离精索法寻找腹股沟斜疝疝囊,手术时间短,方便快捷,周围组织损伤概率小,避免了传统手术中寻找腹股沟斜疝疝囊困难时嘱患者咳嗽,加腹压,盲目分离精索内组织等繁琐方法,不仅减少了寻找疝囊的手术时间,而且避免了不必要的副损伤如术中、术后出血,阴囊血肿,睾丸萎缩坏死,不育症,膀胱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