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5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患者,女,55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于1991年8月28日行尸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后3天肾功能即恢复正常。术后应用环抱素A(CsA)sing·kg-1/d、硫哇嘌呤(Aza)100mg/d、强的松(Pred)20mg/d。术后1年药物剂量减为CsA2mg·kg-1/d、Aza75mg/d、强的松10mg/d。1992年4月出现双眼视力减退,诊断为双眼白内障,并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视力恢复。1992年2月出现语言不清,但神志清楚。1994年9月出现左眼固定,右侧肢体活动受限,行核磁共振、加强CT检查,结果提示颅内脑膜多发性占位病变。开颅探查,见硬脑膜肿瘤广泛…  相似文献   
82.
1 临床资料 1998-06/2000-12我们应用WuT3治疗移植肾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39例 男32例,女7例,年龄23~56岁,其中4例为再次肾移植,其余均为首次肾移植。淋巴细胞毒试验(LMC)1%~5%,ABO血型相容,排斤反应发生在3~35 d。肾移植术中用甲基强的松龙(MP)1g,术后1d,2d  相似文献   
83.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巨噬细胞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润至肿瘤部位的巨噬细胞习惯上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s) ,可促进肿瘤生长 ,与预后直接相关。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TAM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分布 ,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我院 1991至 1999年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存档蜡块 35例 ,患者平均年龄 6 6岁。患者均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加标准双侧淋巴结清扫术 ,术前未做放疗。非恶性对照标本 16例 ,其中正常膀胱组织 7例 ,腺性膀胱炎 6例 ,膀胱结核 1例 ,膀胱平滑肌瘤 1例 ,膀胱憩室 1例。标本均经再次病理检查验证诊断。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 ,巨噬细胞相关性抗体CD6…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评价活体肾移植供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中的应用,并观察GFR水平与供者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212名候选供者均接受肝肾超声波、肝炎病毒感染以及与受者的血型和组织配型等全面检查,如上述检查符合供肾的一般要求,则进一步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候选供者的GFR,如GFR≥1.33 ml/s(1 ml/s=60 ml/min),则认为GFR正常;如1.17 ml/s≤GFR<1.33 ml/s,则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检查,如CCr正常,则认为GFR正常,如CCr异常,则候选供者放弃供肾;如GFR<1.17 ml/s,则候选供者放弃供肾.供者选取后,应用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供者间的GFR水平的差异.结果 212名候选供者中,GFR≥1.33 ml/s者137名;1.17 ml/s≤GFR<1.33 ml/s者55名,其中31名因CCr异常或其他安全性考虑而放弃供肾;GFR<1.17 ml/s者20名.共有161名候选供者最终被选择为供者供肾,其中男性105名,女性56名,年龄(42.91±11.90)岁(20~62岁).供肾前,男性和女性供者双肾总的GFR分别为(1.51±0.22)ml/s和(1.45±0.18)ml/s,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各组间GFR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55岁)和中青年(≤55岁)供者间GFR水平分别为(1.48±0.22)ml/s和(1.49±0.17)ml/s,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供者GFR与其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033,P=0.69),男性和女性供者的GFR水平与其年龄也无明显相关性(r=-0.053,P=0.571;r=-0.019,P=0.754).供肾后,所有供者短期内肾功能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未发生肾功能异常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评价活体肾移植供者GFR中具有较好准确性和可重复性;1.33 ml/s>GFR≥1.17 ml/s者经严格筛选后可作为供者供肾,且预后良好;供者GFR水平与其年龄和性别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下称错构瘤)临床较少见,近5年来我院收治9例,女7例,男2例。年龄17~54岁,症状出现频率依次为腰腹部胀疼不适、腹部肿块、血尿、贫血。病程2个月~17年。术前考虑为肾错构瘤6例,3例误诊为肾癌。9例均行B超检查,6例(67%)提示为肾错构瘤。CT检查4例,全部诊断为肾错构瘤。所有病例均行静脉肾盂造影(IVP),3例假阴性,6例诊断占位病变,均未明确性质。7例手术治疗,其中6例全肾切除,1例  相似文献   
86.
精索静脉造影可为精索静脉结扎术、栓塞或硬化疗法提供可靠的解剖依据。造影途径有四:(1)经阴囊静脉顺行造影;(2)手术中暴露精索静脉顺行造影;(3)经股静脉-肾静脉逆行造影;(4)经颈静脉-肾静脉逆行造影。后两种方法能比较精确地确定精索静脉有无瓣膜及瓣膜功能情况,并能显示精索静脉的全部走行及其分支情况。1983年9月~1985年4月,我们采用股静脉-肾静脉入路,行左侧精索静脉造影1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1999年 ,我院收治肾移植术后肾肿瘤 2例。现报告如下。例 1:女 ,39岁 ,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尿毒症而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 13个月、血尿 2周 ,于 1999年 6月 2 8日入院。尿呈深红色 ,有多量不规则血块 ,排尿血块梗阻时有尿痛症状 ,曾按泌尿系感染治疗 5天无效。入院后查血肌酐90 umol/ L。 B超示移植肾无异常 ,左肾萎缩 (4 cm× 3cm×2 cm) ,右肾 6 cm× 5 cm× 3cm ,右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积水 ,有不规则高回声区 ,疑为血凝块 ,不能排除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检查见右输尿管口喷血 ;逆行肾盂造影示右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积水 ,右肾下盏轻度受压变…  相似文献   
88.
供者男,25岁,B型血。于1989年10月26日脑外伤死亡,立即行腹部切口,分别取出双肾,修肾时发现,双肾大于正常,左肾大小为15.0cm×8.2cm×7.3cm;右肾大小为14.5cm×8.0cm×6.8cm。肾实质内多发性囊肿,大小不等,大者约0...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增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316例肾移植患者接受PRA检测。首先采用LATM检查,阳性患者再采用LAT方法进行检测,对高PRA患者的成因采用多因素分析。同时尝试用检测IgG1的方法替代检测IgG的方法来改良传统PRA的检测。结果:高PRA患者共有78例,PRA水平自10%~90%不等。男、女致敏率分别为18%和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时间1年以上和1年以下的致敏率分别为22.7%和2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者和无输血者致敏率分别为43%和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者和无妊娠者的致敏率分别为37.6%和7.8%,有移植史者和无移植史者的致敏率分别为78.7%和20.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有移植史和输血史患者的致敏率高达91.4%,并有输血和妊娠的女性患者致敏率为74%。PRA的抗体频率分布与HLA抗原频率分布并不一致。HLA抗原出现频率较高的有A2、A11、A24、、B60、B51、DR15、DR4等,而PRA的抗体出现频率较高的为A24、A19、A2、B13、B46、B40、DR9等。结论:移植史、输血史、妊娠史及性别是致敏因素,这些致敏因素有协同作用,可提高致敏率。某些HLA抗原更易使机体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和CD30抗原在移植肾排异反应中的局部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亲合素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移植肾切除标本[其中超急性排异反应(HAR)8例,急性排异反应(AR)16例,慢性排异反应(CR)12例和非免疫因素导致肾功能损害8例]及6例正常肾组织中IL18R和CD30的表达。结果:IL18R表达主要发生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表达为主。正常对照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为 ~ ,肾小球系膜细胞无表达。HAR、AR肾小管及肾小球的表达明显增强。CR组IL18R表达减弱。正常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上皮细胞均无CD30抗原表达。HAR肾小球系膜细胞CD30( ),其余各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均无CD30抗原表达。CD30阳性均表现为胞质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CD30抗原表达多见于HAR和AR。CR及其他组肾小管上皮细胞CD30抗原表达较少。结论:IL18R和CD30抗原可能参与HAR、AR过程。检测IL18R和CD30抗原可为评价移植肾病理改变和肾移植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