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5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睾丸精原细胞瘤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定量分析徐建江郑家富钱松溪李慎勤杨德安李香铁我们应用AgNORs技术对正常睾丸组织及睾丸精原细胞瘤进行研究,以探讨AgNORs在睾丸精原细胞瘤鉴别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收集睾丸精原细胞瘤39例,其中精母细胞瘤7例,典型精...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肾移植早期血清及尿液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组及动态监测55例肾移植患者早期血清及尿液TNF水平。结果:术后3d血清和尿液TNF均明显升高,与术前和术后其他各组比较,P〈0.01。血清和尿液TNF在手术1周后均显著下降,但血清TNF水平仍高于术前,尿液TNF水平低于术前。血清TNF水平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显著增高,术后平稳组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组无明显变化。急性排斥反  相似文献   
43.
阴茎异常勃起 (priapism)是一种与性刺激或与性欲无关的阴茎持续性勃起 ,该病较少见。可分为动脉性和静脉阻塞性阴茎异常勃起。1 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1 1 静脉阻塞性阴茎异常勃起 临床特点为 :①病因较多 ,可能与下述疾病有关 :盆腔肿瘤或感染、白血病、镰状细胞病、脊髓损伤、阴茎背静脉栓塞 ;应用大麻、可卡因等 ;或应用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引起。②临床表现多为突然发病 ,常在夜间发作 ,勃起持续几小时或数日 ,伴有阴茎、腰及骨盆部疼痛 ,阴茎海绵体坚硬充血 ,压痛。而阴茎头和尿道海绵体柔软 ,排尿正常。有时伴排尿及排…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总结儿童闭合性肾损伤的特点及诊治经验. 方法 对比30例儿童与36例成人肾损伤的临床资料. 结果 儿童组重度肾损伤(AAST Ⅲ~Ⅴ级)发生率为50%(15例),高于成人组的31%(11例)(P<0.05),手术探查率儿童组为40%(12例),低于成人组的73%(P<0.05),儿童组伤肾切除率(7%)低于成人组(36%)(P<0.01). 结论 儿童易造成重度肾损伤,但其修复能力强,可适当限制手术探查及伤肾切除.  相似文献   
45.
肾小管泌氢功能在肾移植术后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肾移植患者术后连续10周肾小管泌氢功能进行监测。方法检测26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连续10周中段尿pH、HCO3-、NH4 、TA(可滴定酸),计算NAC(净酸)量。结果移植早期肾小管功能恢复快而不平稳,6周后趋于平稳,15例次急性排斥期TA、NH4 、NAC值均显著降低,排斥轻、对激素冲击治疗效果好者各值回升迅速;排斥重、须加用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或延长激素冲击治疗者恢复较慢。结论肾小管泌氢功能可弥补血清肌酐不能良好反映肾小管功能的不足,能在连续观察中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特别是对抗排斥治疗的效果判断和预后评估中作为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6.
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超过3年的受者107例,其中带肾存活3年以上者52例。供受者血型相同45例;淋巴细胞毒<10P例,>11%2例;热缺血时间<10分钟50例,冷缺血时间3~16小时。20例采用硫唑嘌呤和强的松治疗,32例采用硫唑嘌呤、环孢素和强的松治疗。我们认为,术后早期肾功能恢复的时间与长期存活有关,正确应用免疫抑制剂,加强肾移植后恢复期的随访,指导及防治并发症是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治疗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慢性排斥反应的10例肾移植后患者给予MMF 1.0~1.5 g&#8226;d 1,替代硫唑嘌呤,并减少环孢素A的剂量.结果:治疗2个月后,7例患者血肌酐水平下降,蛋白尿减轻或消失,贫血减轻或纠正;3例血肌酐水平较高(>400 μmol&#8226;L 1)的患者无效,转入血液透析.结论:MMF联合小剂量的环孢素A和泼尼松对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总结小儿闭合性肾损伤的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总结30例小儿肾损伤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36例肾损伤的成人患者相比较,参照美国创伤外科协会标准进行分级,Ⅲ、Ⅳ和Ⅴ级定为重度肾损伤,并对同级肾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小儿组重度肾损伤率为50%,高于成人组的31%(P<0.05)。两组所有Ⅰ、Ⅱ级肾损伤经保守治疗后均获满意效果;Ⅲ级以上肾损伤手术探查率小儿组为40%,低于成人组的73%(P<0.05),但伤肾保存率为93%,高于成人组的64%(P<0.01)。结论小儿易造成重度肾损伤,但其代偿、修复能力强,可适当限制手术探查及伤肾切除。  相似文献   
49.
患者 ,女性 ,42岁。 1996年 12月接受同种尸体肾移植术。术后应用环孢素A(CsA) 8mg·kg-1·d-1、硫唑嘌呤 (Aza)5 0mg/d及泼尼松 (Pred) 2 0mg/d预防排斥反应 ,1年后药物剂量调整为CsA 2mg·kg-1·d-1、Aza 75mg/d、Pred 10mg/d。随访 3年 ,肾功能正常。术后 3年出现全程肉眼血尿 ,伴有血块 ,间歇性发作。彩色超声波、CT检查提示左输尿管扩张 ,膀胱镜检查膀胱内未见明显异常 ,逆行肾盂造影检查提示左肾盂、左输尿管上段充盈缺损 ,左肾盂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诊断为左肾盂肿瘤。行左肾…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侵袭性肺曲霉( IPA)感染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7月至2013年5月肾移植术后15例IPA感染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受者均为首次肾移植,均为肾移植术后半年内发生IPA感染,最早于术后16 d发现。经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GM试验)检出IPA 9例,肺部CT检查检出4例,血培养检出3例,痰培养检出5例。9例合并CMV或细菌感染,2例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4例为单纯性IPA感染。13例IPA感染受者给予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3例为确诊病例,10例为临床诊断病例),其中2例合并或序贯给予米卡芬净;另2例临床诊断病例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共有9例受者治愈,6例死亡。结论 GM试验、肺部CT检查等对肾移植术后IPA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表现,能够较早诊断IPA感染,有助于及时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