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8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284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65篇
  1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患者,女,37岁,G3P1+2,末次生产17年前。因"停经40+d,腹痛10+d,加重1d"于外院就诊。查体:心率90次/min,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147 067.0mIU/mL,B超示"子宫左侧见3.2cm×2.2cm×3.0cm的减低回声区,宫腔内未见异常,附件显示不清"。考虑"宫外孕"并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32.
目的获得中山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影响因素及流行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MSM进行调查及HIV、梅毒血清学检测。采用SPSS分析数据。结果中山市2010-2014年MSM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0.00%(21/210)、12.56%(27/215)、15.71%(44/280)、11.93%(34/285)和12.35%(31/251);梅毒TRUST阳性者的HIV感染率为20.41%(30/147),是梅毒阴性者HIV感染率11.61%(127/1 094)的1.76倍(95%CI:1.23~2.52);艾滋病知晓率为83.58%~90.95%;最近半年与同性肛交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3.58%~57.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本地居住时间3个月者具有更高的HIV感染率(AOR分别为2.51和1.72,95%CI分别为:1.52~4.13和1.03~2.89);知晓艾滋病知识、最近一年接受过HIV检测者具有更低的HIV感染率(AOR分别为0.62和0.54,95%CI分别为0.40~0.97和0.37~0.78)。结论中山市MSM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人口流动对其流行具有重要影响。应加强低文化程度者的综合干预,推动更多的MSM接受HIV检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真菌感染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73例老年T2DM合并真菌感染的病人,按照临床治疗结局分为生存组211例和死亡组62例,对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3例老年病人中共检出295株真菌,其中假丝酵母菌属286株(9695%),曲霉菌属9株(305%);感染途径主要为呼吸道(6666%)和泌尿道(1795%)。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伊曲康唑(3392%)、氟康唑(1364%)、伏立康唑(664%)、5-氟胞嘧啶(105%)、两性霉素(0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血糖控制不佳、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合并终末期肾病是老年T2DM合并真菌感染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高龄、血糖控制不佳、入住ICU、合并终末期肾病的T2DM合并真菌感染病人要警惕预后不良的发生,及时进行临床干预,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4.
缺血性肝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缺血性肝炎(IH)又称休克肝,是继发于低血压或休克而出现的肝脏急性炎症病变。现将我院收治的11例患者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自1995年2月至2000年8月,我院共收治休克肝患者11例,男性9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6.7±10.8)岁。患者否认肝病史,B超或CT无肝病影像学表现。原发病包括:4例心源性休克、3例神经源性休克、2例过敏性休克和2例失血性休克。休克持续时间1.5~26h。2例行肝活检术,2例死后3h内行肝穿刺术。  相似文献   
35.
石文  李雷 《内科》2007,2(2):219-220
目的 观察肝胃百合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治疗组68例采用肝胃百合汤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硫糖铝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疗效、胃镜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症状疗效、胃镜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肝胃百合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6.
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内皮抑素(endostatin)是胶原XⅧ羧基末端的裂解片段,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本文就内皮抑素的生物学特性、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骨松宝颗粒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7年4月—2020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肌肉注射依降钙素注射液,10 U/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骨松宝颗粒治疗,5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平均骨密度(BMD)、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肽(β-CTX)、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06%,显著高于对照组71.88%(P<0.05)。治疗后,两组BMD、BGP显著升高,但β-CTX、IL-6、TNF-α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BMD、BGP高于对照组,而β-CTX、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松宝颗粒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可改善骨转换因子和炎症细胞因子,降低ODI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张露青  张枫  李雷  丁炯 《解剖学杂志》2013,36(4):705-710
目的:观察Wistar-Kyoto(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共表达,以及加压素(AVP)和nNOS基因水平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合RT-PCR技术.结果:SHR和WKY大鼠PVN和SON内都有大量的nNOS和AT-1R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并部分共存,但SHR组nNOS和AT-1R共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之一致,SHR组PVN和SON内nNOS和AVP mRNA含量都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血压发病进程中,NO发生代偿性增加,可部分负反馈抑制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但这种抑制不能完全逆转过度激活的血管紧张素Ⅱ和AVP.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索猪股骨头支持带动脉入头分支的数量、分布规律及外径大小并阐述其意义。 方法 解剖39例带有髋周血管的猪股骨头离体标本,分离支持带动脉,采用30%硫酸钡悬浮液显微灌注,观察支持带动脉入头分支的走形、数量、分布及外径。以时钟点位记录支持带动脉入头的分布规律,显微标尺测量支持带动脉入头分支的外径,并对各组支持带动脉入头最粗支的位置进行测量统计。 结果 猪股骨头共有(6.10±1.32)支动脉入头,主要分为后上、后下及前方3组,每组支持带动脉最粗支入头的时钟点位分别为(11:22~01:29)、(06:36~08:15)、(02:01~03:59);直径分别为(0.37±0.11)、(0.52±0.11)、(0.35±0.09)mm。 结论 猪股骨头入头动脉的数量及位置相对恒定,入头动脉最粗支平均直径为(0.52±0.11)mm,来自后下组支持带动脉,为猪股骨头重要的血供来源。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其对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与研究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预后评分、血清学指标。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hs-CRP、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尿激酶,阿替普酶更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Hcy水平,并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