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29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44篇 |
中国医学 | 49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补阳还五注射液对大鼠动脉血栓形成前后动脉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补阳还五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前后动脉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生动脉血栓模型及PAF含量的生物测定法。结果 补阳还五注射液可明显降低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后动脉血中PAF含量,而对血栓形成前动脉血中PAF一无明显影响;可明显延长动脉血栓形成的潜伏期,降低动脉血栓的干重和血栓-体重指数。结论 补阳还五注射液对动脉血栓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4.
本文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实验方法研究了兔血小板膜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的性质。[^3H]-PAF与膜的特异结合率达70-80%,在25℃测得PAF与膜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40.8nmol/L,最大结合位点为5.4pmol/mg蛋白。特异的PAF受体拮抗剂海风藤酮对结合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30.0μmol/L。(-)-denudatin B,樟叶素(polysyphorin)和南藤素(wallichinine)是从中草药中分离的化合物,均能抑制这一结合,其IC50分别为0.6μmol/L、10μmol/L和2.5μmol/L。 相似文献
75.
补阳还五汤注射液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前后静脉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注射液静脉注射对实验性静脉血栓形成前后静脉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鼠实验性静脉血栓模型及 PAF含量的生物测定法。结果 :补阳还五汤注射液可明显降低静脉血栓干重和血栓 -体重指数 (P<0 .0 5) ;但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前后静脉血中 PAF含量和血栓形成百分率无明显影响 (P<0 .0 5)。结论 :补阳还五汤注射液对静脉血栓的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对静脉血栓的发生和 PAF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6.
77.
78.
松果菊苷对6-羟基多巴胺急性损伤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急性损伤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单胺类递质的影响,以探讨ECH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CH高、低剂量组和美多芭(MD)组。除对照组纹状体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注射6-OHDA4μl(3g·L-1)制作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的急性模型,术后给予各组动物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于d7进行微透析试验,将透析液注入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测定各组纹状体细胞外液中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纹状体细胞外液中DA、DOPAC和HV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而ECH高、低剂量组(3.5、7mg.kg-1)和美多芭(MD)组3种物质的含量则高于模型组,两两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ECH对6-OHDA急性损伤所致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的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减少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9.
80.
用小剂量致聚剂多次给予的方法,使人及兔血小板对PAF及ADP脱敏。脱敏血小板对5~10倍于脱敏剂量的同一致聚剂不再反应。脱敏血小板的形态学改变符合活化血小板的形态。脱敏后即刻,一部份血小板变成球棘形,大部份成为盘棘形,45 min后,反应及形态学改变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