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29篇 |
内科学 | 5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38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1.
目的 通过对电针内关、针药并用、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探讨针药并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20例),药物组(20例)、针药组(20例),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同时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VCG[QRS/T(F、H、RS)]、HRV(HF、LF/HF)值的变化.结果 (1)在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方面比较,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疗效均优于药物组;(2)在降低T(H)、T(RS)值及升高HF,改善LF/HF等方面针药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与药物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针药结合3种不同方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均能改善心电图缺血改变,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LF/HF,升高HF;但针药组作用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提示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以针药结合治疗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不同时间段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各感兴趣区(ROI)脑血流量(CBF)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4例,以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梗死灶、梗死灶旁及对侧镜像区为感兴趣区(ROI),以ROI-CBF为观察指标,采用MR ASL扫描,获取针刺前、针刺即刻及拔针后3个时间段各ROI-CBF并分析其差异。结果: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即刻和拔针后各ROI-CBF均增高(P0.05);与针刺即刻比较,拔针后各ROI-CBF均增加(P0.05);在针刺即刻和拔针后时间段下,心包经组对各ROI-CBF效应存在差异,CBF效应依次为:镜像区效应梗死灶旁区效应梗死灶区效应(P0.05)。结论:(1)针刺心包经穴能有效提高梗死灶区、梗死灶旁区、镜像区CBF,为临床上选取心包经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了部分可视化依据。(2)在同一时间段下,梗死灶区、梗死灶旁区、镜像区CBF存在差异。(3)针刺对ROI-CBF的影响不仅具有即刻效应,还具有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43.
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清C-肽水平、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于入院时及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空腹血糖、血清C-肽、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阿立哌唑组、齐拉西酮组组间血糖、血清C-肽及TC、TG于治疗4周末及治疗8周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齐拉西酮组同组间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齐拉西酮两组血糖、血清C-肽与TC、TG在治疗前后变化无相关性。结论: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4.
对奎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血清催乳素(PRL)及体质量的变化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报道的AD患病率为0.07%~0.46%,90年代上升为2.9%,2000年则达4.2%[1]。AD是一种脑部进行性变性导致的疾病,其功能缺陷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对AD尚缺乏特异的治疗手段,而早期护理对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尤为重要。2004年6月-2005年3月,笔者对30例早、中期A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 相似文献
46.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好发中老年女性.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09年1月51例(51侧)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51侧),其中男12例(12侧),女39例(39侧),年龄29~69岁,平均53岁. 所有病例病史均超过1年,泪道冲洗情况:冲洗药液下泪点入,上泪点返流同时有粘脓性分泌物,鼻腔和咽部均无药液,其中29例曾行1~2次泪道探通术治疗.术前均详细检查鼻腔,其中5例有同侧中鼻甲病变,鼻息肉等(术中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正> QT期间是反映心室复极情况的最简单的元创指标.近年提出的QT离散度(QTd),即同步描记12导联心电图最长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可以间接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有研究表明,QTd可用于预测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危险.临床实践中,冠心病猝死常发生于剧烈运动时,那么运动是否并且如何影响QTd的变化,其与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有无联系?有关研究报道不多,且彼此结论不尽一致.本研究观察运动试验时QTd的变化规律,对其可能的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