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传统上需采用开放手术修复,但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已使内镜技术成为临床处理这类并发症的另一选择。目的:回顾性分析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处理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02/2010-10对23例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患者采用腔内技术治疗。术中采用气囊扩张或腔内切开梗阻后,留置两条双J管4~6周。术后定期随诊,行B超、肾图和肾功能检查。结果与结论:4例患者采用气囊扩张,19例采用腔内切开。术中均成功将梗阻段扩张或切开,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108个月,14例输尿管引流通畅,肾功能稳定;9例梗阻复发,其中2例采用长期输尿管换管,1例永久肾造瘘,6例患者改开放手术治疗(4例成功,2例失败后采用长期输尿管换管)。提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处理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梗阻安全、有效,但首次内切开失败后再次腔内治疗的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尿管负压吸引鞘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输尿管负压吸引鞘46例(治疗组),未应用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肾盂内压、术后肾绞痛、石街形成情况、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降钙素原(PCT)浓度、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肾盂内压在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方面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在1个月后检查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清除率为82.0%,而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7%,清除率95.6%,治疗组患者结石治疗有效率和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6.3±5.2)和(108.6±3.5)min,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肾绞痛例数分别为13和2例(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石街形成例数分别为11和2例(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SIRS分别为10和2例,治疗组术后肾绞痛和石街形成、SIRS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8±1.1)和(7.7±1.2)d,住院费用分别为(23 067.5±392.8)和(21 957.3±378.6)元,治疗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PCT分别为(1.5±0.3)和(0.3±0.1)ng/ml,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4.6±0.5)×109/L和(6.4±0.6)×109/L,术后治疗组患者PCT和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负压吸引鞘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中安全、有效,缩短手术时长,同时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应当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留置气囊造瘘管和普通硅胶管两种不同造瘘管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2012年6月将109例符合筛选条件的需要行mPCNI。处理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气囊造瘘管组(A组)和普通硅胶管组(B组),A组58例,B组51例。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术后和拔管前血红蛋白、肾功能、中段尿培养、结石负荷、术中手术时间、术后尿外渗、造瘘管脱落、术后出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留置造瘘管时间内平均每天的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平均术后血红蛋白变化、输血情况及介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介入、术后发生SIRS、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每天VAS评分、超过12小时的尿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平均血红蛋白变化上,术后1天和2天,A组变化小于B组,A组输血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B组。结论:mPCNL后留置气囊造瘘管可能是一种比较全面、安全和保险的选择。在保证引流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术后的输血和住院费用,降低造瘘管脱落风险,且并不增加患者术后的不适和SI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腔内诊治妊娠期肾积水合并顽固性肾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妊娠期肾积水合并顽固性肾绞痛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顽固性肾绞痛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6 h以内16例),B组(6~12 h 53例)和C组(12 h以上9例)。 结果58例术中发现输尿管结石,16例(27.6%)术前彩超未见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和留置输尿管双J管。输尿管结石清除率87.9%(51/58)。20例未发现输尿管结石但合并肾盂结石患者,术中留置输尿管双J管。9例(11.5%)有先兆流产表现,其中A组1例(6.25%),B组4例(7.55%),C组4例(44.4%)。C组先兆流产的发生率高于A和B组(P<0.05)。1例(6.25%)患者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成功通过围产期并生产健康婴儿。 结论对于妊娠期肾积水合并顽固性肾绞痛的患者,早期输尿管镜腔内处理是有效安全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可降低孕妇和胎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痰热型不寐证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疏肝清热化痰类中药治疗肝郁痰热型不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治疗肝郁痰热型不寐证。结果:总有效率为85.7%。提示: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对肝郁痰热型不寐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李逊 《吉林中医药》2008,28(11):812-81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脾两虚证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减补肺汤(黄芪、党参、补骨脂、百部等)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上加用加减补肺汤能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其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新尿路梗阻的临床处理(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尿路梗阻的诊断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1983-2004年我院485例肾移植病人中的16例移植后新尿路梗阻患者,其中移植肾输尿管结石5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6例,3例开放手术,3例经皮移植肾穿刺高压气囊扩张后放置双J管:移植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梗阻2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囊扩张,放置记忆合金支架:输尿管排斥全程坏死1例.采用带血管蒂回肠段代移植坏死输尿管:移植肾周感染、输尿管末段坏死2例,采用移植肾近端新鲜存活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端侧吻合。结果16例肾移植术后新尿路梗阻患者中1例开放手术大出血切除移植肾。其余各例患者经腔镜处理及开放手术均成功挽救移植肾功能。再次手术后随访0.5-3年,血肌酐90-150μmol/L,B超未见移植肾扩张积水加重。结论新上尿路梗阻是肾移植术后常见亦是较为棘手的外科并发症,处理宜遵循先腔内后开放的思路针对引起梗阻的具体原因部位采用相应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骶管或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美国Laserscope公司生产的非接触式绿激光治疗系统,以80W功率对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汽化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120分钟。术后12例未留置导尿管,余患者在术后24~48小时内拔导尿管。术后均无膀胱冲洗。术后患者4天内出院。术前平均尿流率8.2ml/s,术后2周及4周平均尿流率分别是19.8ml/s及19.2ml/s;术前平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3.9分和4.2分,术后2周及4周分别下降至8.9分、8.5分和1.4分、1.4分。术中均未输血。结论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小、留置导尿管时间短、康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放疗位移误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鼻咽癌患者普通摆位方法的位移情况,并探讨准确摆位方法的效果,我们于1991年9月~1992年3月做了下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0例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42~66岁。用光野灯清晰的AECL产Theratron780C~(60)Co治疗机作固定野治疗,研究耳前野和颈部切线野位移情况。 摆位方法:每例患者前10次治疗用普通摆位法研究,后10次用准确摆位法对照研究。普通摆位法为光野灯对准皮肤野摆位,辅以小砂袋固定头部;准确摆位法为先模拟机等中心定位,在病人面颈皮肤作三束激光定位灯十字中心标记;治疗时用三束激光灯和光野灯双核对准确摆位,然后使用我们研制的咬嘴式头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学龄前儿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1年2月-2006年4月,13例学龄前儿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儿接受不同方式输尿管镜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儿中,1例输尿管末端结石患儿逆行入镜及置入导丝失败改开放手术,2例行Ⅰ期6.5/8.5Fr输尿管半硬镜下钬激光碎石,2例行Ⅰ期硬性扩张后8/9.8Fr输尿管硬镜取石,1例行Ⅰ期气囊扩张后8/9.8Fr输尿管硬镜下取石,7例Ⅰ期输尿管置管被动扩张1~3周后,Ⅱ期8/9.8Fr输尿管硬镜下取石。12例息儿共接受19次输尿管镜术,结石全部取出,无输尿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12个月,4例(1例I期硬性扩张,3例置管被动扩张)患儿接受排尿性膀胱造影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5例(2例Ⅰ期6.5/8.5Fr输尿管半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3例Ⅰ期置管被动扩张)行静脉肾盂造影未见输尿管开口狭窄及肾积水。结论 输尿管镜术治疗学龄前儿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直接明了,安全有效,作为ESWL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