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目的:观察125I粒子对血管吻合口及游离皮瓣愈合状况的影响,探讨晚期头颈肿瘤患者,行游离皮瓣修复的同时,植入125I粒子内放疗的可行性.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游离双侧下腹部皮瓣,左右交换,吻合血管,缝合皮瓣.左侧植入125I粒子归入实验组,右侧植入无活性粒子归入对照组.随机取15例大白兔分别于术后2周、4周、10周处死,切除皮瓣及吻合口处血管,进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皮瓣存活率,光镜下皮瓣单位面积毛细血管数量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吻合口畅通率基本一致,内膜、中膜厚度在2周观察对象中无统计学差异的改变,4周、10周实验组血管内,中膜的增生厚度明显减低.结论:本实验剂量下125I粒子的植入放疗,不会对血管壁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并在一定程度下减轻血管吻合口内、中膜的过度增生;对游离皮瓣本身血运的重建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2.
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环境的改变,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甲状腺恶性肿瘤可侵犯气管壁、食管壁,临床上医治甲状腺癌的方式是经过手术对肿块进行切除,但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手术切除时可能致食道损害而未发觉,引发术  相似文献   
63.
李赞 《现代保健》2014,(20):7-9
目的:评价盐酸马尼地平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入选高血压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盐酸马尼地平组40例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40例。两组每天分别服用盐酸马尼地平片5 mg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共8周。结果:治疗8周后,盐酸马尼地平片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22.1±5.67)mm Hg和(16.8±1.32)mm Hg,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分别下降为(22.5±5.38)mm Hg和(16.1±1.51)mm H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马尼地平片组心率下降为(0.3±0.55)次/min,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心率下降为(0.5±0.46)次/mi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盐酸马尼地平组的降压总有效率为82.5%(33/40),苯磺酸氨氯地平为80.0%(32/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盐酸马尼地平片每日服用1次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4.
对17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再手术治疗进行分析。首次手术为单纯肿瘤或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残留癌率分别为65.43%和84.21%,此两种术式残留癌率高。作者提出了再次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或复发患者,主张根据病情积极进行再手术,不宜盲目选择非手术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颊部洞穿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4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男31例,女11例;年龄31~68岁,平均44.5岁。口颊黏膜鳞癌28例,颊部皮肤基底细胞癌10例,牙龈鳞癌3例,腮腺复发导管癌1例。病程1~24个月,平均13.5个月。肿瘤根治性切除后遗留缺损范围为6.0 cm×4.5 cm~9.0 cm×7.0 cm;均为颊部洞穿缺损。设计并切取游离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内黏膜及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为7 cm×5 cm~10 cm×8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手术时间4.5~7.5 h,平均5.5 h。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60个月,平均22个月。患者对颊面部外形满意,张口度为3~5 cm,语言功能恢复良好。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随访期间,3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游离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设计切取灵活,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颊部洞穿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颊部洞穿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4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男31例,女11例;年龄31~68岁,平均44.5岁。口颊黏膜鳞癌28例,颊部皮肤基底细胞癌10例,牙龈鳞癌3例,腮腺复发导管癌1例。病程1~24个月,平均13.5个月。肿瘤根治性切除后遗留缺损范围为6.0 cm×4.5 cm~9.0 cm×7.0 cm;均为颊部洞穿缺损。设计并切取游离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内黏膜及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为7 cm×5 cm~10 cm×8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手术时间4.5~7.5 h,平均5.5 h。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60个月,平均22个月。患者对颊面部外形满意,张口度为3~5 cm,语言功能恢复良好。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随访期间,3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游离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设计切取灵活,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颊部洞穿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7.
正口腔癌病人广泛性切除手术后口腔结构改变,可能导致张口困难﹑双唇闭合不全或吞咽困难。病人若无法克服由口进食,则需长期依赖鼻胃管灌食,不但影响社交活动,也增加管路放置的潜在危险及居家照护成本。鼻胃管喂养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可通过鼻饲泵或经鼻胃管缓慢滴入~([1-4])。鼻饲泵在医院可以选择,但对于居家经肠胃管喂养的病人来说,专门购置,费用太高;而肠内营养泵管滴入,对于瓶装或袋装的成品营养  相似文献   
68.
阎友芬  李赞 《现代护理》2007,13(14):1312-1313
目的探讨对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和护理,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减少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22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求护士要充分掌握抗凝治疗、AMVT导管溶栓治疗、病情观察、饮食及并发症的护理要点。结果22例患者通过手术、抗凝溶栓治疗和护理后均全愈。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抗凝、及时恰当的手术,尽快对因治疗、准确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是改善AMVT患者预后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9.
吻合旋髂深血管的髂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肿瘤切除后缺损湖南省肿瘤医院瞿吉保,彭大文,孙晓英,程一萍,周晓,陈杰,包荣华,喻建军,李赞我院从1984年以来应用吻合旋髂深血管的髂骨游离移植来修复下颌骨肿瘤切除后缺损11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7例,...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巨块转移灶挽救性清扫术后巨大皮肤缺损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5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巨块转移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具有代表性的病例作示例描述挽救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缺损区以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ALT)进行修复的方法,其中2例以单蒂单叶的ALT修复缺损,另3例以单蒂双叶的ALT修复缺损.[结果]5例带血管蒂的转移皮瓣均存活,1例出现血管危象,予减张后血管危象解除.病例1外侧皮瓣局部坏死(4 cm×5 cm),病例3供区局部皮肤坏死(4 cm×2 cm),予邮票状植皮后均愈合.腹股沟巨块淋巴结及破溃面清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随访2~7个月,无肿瘤复发,无肌疝等并发症.[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可用于修复阴茎癌腹股沟巨块淋巴结转移灶挽救性清扫术后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