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兔做肢体缺血模型.吻合血管后.用彩色多普勒 B 超检测术前及术后6小时吻合口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显示:股动脉直径(D)术前(1.33±0.28)及术后(1.27±0.30)无明显变化;股动脉收缩期峰速(PFV)术后(27.00±4.51)较术前(20.44±3.66)明显加快(P<0.005),其中1例24小时有血栓形成;股静脉收缩期峰速(PFV)术后(5.39±1.81)较术前(5.63±2.17)无明显变化。作者分析了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探讨了彩色多普勒 B 超在显微血管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应用YJ—5型静态电阻应变仪、P—20R—5型预调平衡箱和不锈钢悬臂弹性梁架在各种条件下对骑缝钉进行了回复力的测试:回复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温度下降而减小,但有明显的滞后现象,温度不变时,回复力恒定。为适用于人体横形、短斜形骨折,特别是近关节和骨折片承受一定张力的骨折内固定治疗提供实验证据。在15例试用后经6~18个月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Bcl-2、p53在良恶性骨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3例恶性骨肿瘤,包括19例骨肉瘤,14例软骨肉瘤和22例良性骨肿瘤(骨软骨瘤)组织中Bcl-2,p53的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恶性骨肿瘤组织中Bcl-2,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和54.5%,其中骨肉瘤组织为63.2%和47.4%,软骨肉瘤组织为35.7%和64.3%;良性骨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8.2%和22.7%。恶性骨肿瘤组织Bcl-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P<0.05),骨肉瘤组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1),软骨肉瘤组织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5)。AKP值增高组的恶性骨肿瘤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75%)明显高于AKP值正常值组(20%,P<0.05)。【结论】Bcl-2癌基因介导的凋亡紊乱和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失活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Bcl-2蛋白表达活性可能与骨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失活是恶性肿瘤细胞成骨活性增强的因素之一。标记羊抗鼠IgG和ABC试剂,购自Sigma公  相似文献   
54.
目的:采用检测遗传性多发性外生性骨疣(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es,HME)患者EXT2基因的突变,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及用于HME基因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5个HME家系和3个HME散发患者,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EXT2基因的所有编码外显子及其旁侧内含子序列进行检测,并对出现异常构象的片段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在两个家系中分别发现了一种 A313T的无义突变和一种319insGT的移码突变.结论:在HME患者中发现了2个EXT2基因致病突变,DGGE可作为基因诊断理想的候选方法.  相似文献   
55.
作者用一种自行设制的新型加压螺钉治疗各种类型的踝关节骨折,采用改良式的 ccdell方法,从主观、客观及放射学三方面加以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加压螺钉具有固定牢靠,加压等优点,不仅可促进骨折愈合,而且能有效地纠正腓骨短缩移位,允许早期关节功能锻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6.
作者用一种自行设制的新型加压螺钉治疗各种类型的踝关节骨折,采用改良式的 ccdell方法,从主观、客观及放射学三方面加以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加压螺钉具有固定牢靠,加压等优点,不仅可促进骨折愈合,而且能有效地纠正腓骨短缩移位,允许早期关节功能锻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7.
22例小儿末节断指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末节断指临床分型对提高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观察22例26指小儿末节手指离断伤,将其分为三型。Ⅰ型:离断部位自远节指间关节横纹至甲根部,此型吻合指动静脉进行再植。Ⅱ型:甲根部至指腹螺纹中心。Ⅲ型:指腹螺纹中心以远。Ⅲ型伤口清创后直接原位缝合。Ⅱ型中依据损伤程度再分为两种处理方法。结果 四种方法治疗的成活率分别为85.7%、66.7%、66.7%和75%,其中再植后的手指恢复满意的感觉和外形。结论 小儿末节断指应正确地予以处理,末节再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较高的成活率、满意的感觉和外形。  相似文献   
58.
四肢血管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损伤,发生率较高,可达总创伤的3%[1]。大多数伤情较复杂,多为肢体复合性损伤,修复后的截肢率高达129%~214%[2]。及时、正确的诊断与处理是抢救患者生命,保存肢体及恢复功能的关键。我院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四肢血管损伤病人3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18~64岁,平均435岁,以青壮年居多。损伤原因及类型:锐器伤14例,车祸外伤13例,枪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压砸伤2例,玻璃割伤4例。其中开放性损伤27例,闭合性损伤8例;完全断裂28例,部分断裂3例,挫伤栓塞4例。损伤血管…  相似文献   
59.
骨巨细胞瘤P2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Ras癌基因的蛋白产物P21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9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P21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8%,其中病理分级Ⅰ、Ⅱ、Ⅲ级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44%、86%,Ⅲ级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P< 0.05);Enneking外科分期1、2、3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6%和73%,3期阳性表达率极显著高于1期和2期(P<0.01)。结论 Ras癌基因产物P21蛋白表达活性在良恶性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可作为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标志物;Enneking外科分期3期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1期和2期,说明P21蛋白阳性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侵袭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0.
跟腱断裂在运动员中较常见,治疗不当可影响足的活动,作者报告自1981年以来治疗的17例跟腱断裂病人,通过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病人,男12例,女5例;年龄18~52岁,平均33岁,其中左侧10例,右侧7例;开放性5例,闭合性12例;跟腱中部断裂15例,肌腱肌腹交界处断裂2例;损伤原因:运动时损伤12例,利器割伤4例,砸伤1例;受伤到手术时间<3天8例,<2周2例,>1月7例。 2 手术方法及结果 所有病人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