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中国医学   6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章从理论角度简要论述偏颇体质形成特定心理特征的原因,并从实证角度说明体质与相应情志特征之间的潜在机制,及体质对人格心理特征的可预测性。梳理五音疗法渊源及作用原理,以调体原则为指导探讨建立五音调体理论体系,简述传统五音疗法在调体养生防病中的应用,为改善体质防治身心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但如何早诊早治、规范化管理,尚未找到有利的抓手。中医体质可以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状态,及早发现、设计调体方案,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干预体质的偏颇状态,进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为慢病管理提供有力的工具。并指出体质干预慢性病的研究路向,宜制定基于体质的慢性病评估指南;制定慢性病中医体质三级防治指南以及中医体质干预评估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3.
多汗症是中医临床常见疾病,气虚体质表虚失固是多汗症的主要病因。王琦教授运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注重调理体质治疗多汗症。对于气虚体质表虚不固多汗,用玉屏风散调体,结合辨病辨证施治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94.
本次“王琦讲堂”围绕王老师临床治疗少弱精子症病案展开讨论。从少弱精子症的中西医病因病机、治疗现状、治疗难点与策略、主病主方及其化裁思路、用药特色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王琦老师指出了良好生活习惯及“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少弱精子症诊治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少弱精子症“肾虚夹湿热瘀毒虫”的主导病机;阐述了升精赞育汤的制方思想和配伍特点,以及生殖用药安全性问题,指出了中医生殖医学的发展方向。通过讨论,大家对应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少弱精子症有了系统的认识,学习领会了王琦老师论治少弱精子症的独特处方思路和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95.
本次“王琦讲堂”,大家在王琦老师的讲解下,围绕功能性便秘的概念、诊断、病机、主病主方思想、辨体用药经验等方面展开了探讨。王琦老师治疗功能性便秘在主病主方(传导通幽汤)基础上结合辨体用药,始终抓住大肠传导失司的病机特点,且善用经方、小方、药对,思路独到,足资领悟。  相似文献   
96.
阳虚体质是一种阳气不足,表现为虚寒特征的体质类型,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位列偏颇体质第3位。长期怕冷是阳虚体质人群最显著的表现,严重影响到阳虚体质人群生命质量。本文从生物物理学、生理生化、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等现代研究角度,梳理并阐明阳虚体质畏寒怕冷的客观机制,为传统中医理论提供现代诠释依据。  相似文献   
97.
体质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带来健康危害,因此,维持标准体质量是健康管理领域关注的问题,体质量管理应运而生。但是,目前的体质量管理模式存在一些困惑:重视减肥,轻视增加体质量;重视结果,轻视过程;重视他人管理,轻视自我管理。中医药具有平衡调节、因人制宜的优势,在构建体质量管理模式时,应在目标人群的确定,体质量管理方案的制定,以及评估指标的确立和自我管理模式的选择方面,体现中医药特色。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体质量管理模式必将成为今后体质量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
自古便有很多关于时间与养生关系的论述,特别是《黄帝内经》将养生与时间节律融为一体,形成了因时养生理论体系。通过把握四时、阴阳的自然节律及人体生物节律,指导养生实践,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文章对此进行了整理与探讨。  相似文献   
99.
本刊特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开设讲堂,并自本年度第一期开始陆续刊出系列文章。希望通过我们及时准确的报道,全面再现教授及其门人、弟子围绕一病、一案、临证一得所碰撞出的思想火花、真知灼见,使读者真正有所收获。就此,我刊拟增设"名医讲堂"专栏,恳请我医界同仁抓住机遇,踊跃赐稿,以尽展我中医临床务实、求新之学风。  相似文献   
100.
中医体质学学科发展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医体质学是研究人的体质和健康关系的学问,也是世界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回顾了中医体质学近年来的发展概况,总结了近三十年来,特别是2005-2006年中医体质学发展研究取得的新成果并进行了分析,阐述中医体质学在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中医体质学发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