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1.
肝性胸水(hepatic hydrothorax)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的胸腔积液,并排除心肺疾病引起的胸水,发病率为5%~10%~([1]).肝性胸水一般同时存在大量腹水,少量腹水或无腹水的患者亦可发生,是肝硬化相对少见的并发症,但具有潜在危险性.由于多数患者伴有严重的肝功能障碍及代谢紊乱,使治疗较为棘手,常因呼吸功能衰竭或严重缺氧而加重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肠出血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种检查方法各有局限,明确诊断比较困难.本文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小肠出血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以发挥其在小肠出血中的诊断优势,进一步提高小肠出血的诊断率,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血浆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与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反应及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进行TACE治疗的96例HCC患者的病历资料, 采用χ2检验分析TACE治疗前血浆HSP90α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TACE治疗应答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TACE治疗后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96例患者TACE治疗前的血浆HSP90α水平为(99.70±66.61)ng/ml。高HSP90α组(30例)比低HSP90α组(66例)肿瘤更大、甲胎蛋白更高、血管侵犯阳性者更多、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更晚(均P<0.05)。TACE治疗4周后评估, 应答组41例, 无应答组55例。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HSP90α水平差值分别为(-32.20±22.79)ng/ml和(7.20±51.94)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TRA)行外周血管介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TRA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10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桡动脉穿刺率、穿刺完成后续操作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30 d内相关并发症。结果106例患者中,TRA外周血管介入操作112例次,其中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83例次,支气管动脉灌注术4例次,盆腔肿瘤栓塞术11例次,其他手术14例次。所有介入操作穿刺成功率为97.3%(109/112),手术成功率为98.2%(107/109)。5例患者TRA失败,转为股动脉穿刺,并顺利完成操作。手术严重并发症为主动脉夹层2例次;轻微并发症中,桡动脉闭塞2例次,桡动脉痉挛1例次,手臂疼痛1例次,穿刺点血肿1例次。严重并发症和轻微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2/112)和4.5%(5/112)。急诊操作16例次,均顺利完成操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TRA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生长抑素及其受体(SST/SSTR)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演变规律,并分析门脉高压与SST/SSTR 表达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 收集一系列肝脏手术标本:正常肝脏5例、慢性肝炎14例、肝硬化40例、癌前病变40例及肝癌组织40例,收集肝硬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手术(TIPS)患者术前及术后外周血标本各20例。免疫组化法及RT-PCR 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SSTR 1~5亚型的蛋白及mRNA 表达情况。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及肝组织中SST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COX-2 蛋白表达量。 结果 约90% 的癌前病变高表达SSTR 2、5, 且SSTR表达分布呈包绕门静脉特征。至少约60%的肝癌组织表达SSTR 2、5 亚型。SSTR 1~5表达量与SST表达量呈正相关。肝硬化患者TIPS术后,外周血SST水平较术前升高( P<0.05)。COX-2 在肝硬化组织中表达量最高(约90%),在癌前病变(约80%)及肝癌中表达量降低。 结论 就分子靶点分布情况而言,癌前病变期可能为生长抑素类似物与COX-2抑制剂联合用药的最佳时期。而对肝癌组织,缓解门脉高压可能有利于诱导增强SSTR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26.
李肖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44-145
目的:探究分析对心胸外科患者进行多管道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多年来应用的心胸外科多管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当前临床多使用一般常用管道护理以及特殊管道护理两种。结论:心胸外科患者由于病情严重以及发展情况复杂,在护理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多管道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有充分的认识,合理利用,才能使患者疗效突出显著。  相似文献   
27.
宫文霞  周玉枝  李肖  秦雪梅  杜冠华 《中草药》2016,47(21):3905-3911
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当归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现状,发现当归所含的有机酸类、苯酞类、多炔类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抑郁、神经保护及单胺类递质再摄取等作用。当归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与其对神经损伤、神经递质系统紊乱和氧化应激等方面具有改善作用相关,以期为当归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HIV)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患者基因型分型及其不同基因型间病毒载量、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指标的差异,为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疾病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2022年11月—2023年6月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抗病毒门诊收集诊断为HIV/HCV合并感染患者血清标本及基本信息,采用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fic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扩增检测HCV病毒载量,并对检测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基于NS5基因序列进行基因分型。分析HIV/HCV合并感染HCV不同基因型和低、高病毒载量患者生化和血常规指标间差异。结果 共收集到HIV/HCV合并感染患者126例,其中HCV基因1型20例(15.9%),基因3型91例(72.2%)和基因6型15例(11.9%)。HCV 3种基因型的病毒载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型(1.0×10  相似文献   
29.
鲍宁  陈子超  刘名玉  赵春芹  李肖  张振 《中草药》2024,55(1):114-126
目的 整合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黄芪-莪术药对抗肝癌配伍机制,并进行细胞实验验证。方法 利用R软件包Limma分析GEO数据库中肝癌基因表达数据,筛选肝癌靶点;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文献报道,筛选潜在活性成分;采用TCMSP、SEA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成分靶点预测,筛选抗肝癌靶点;对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成分-靶点网络、关键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结合网络贡献指数,筛选关键肝癌靶点、关键抗肝癌成分及其靶点、核心抗肝癌成分及其靶点;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细胞实验,验证所预测成分抗肝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预测得到黄芪-莪术抗肝癌活性成分33个,抗肝癌靶点180个,关键肝癌靶点112个;筛选后得到关键成分29个,对应靶点15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关键成分主要通过协同影响细胞周期、细胞衰老、p53信号通路等发挥配伍作用;进一步筛选得到核心成分6个(黄芪中黄芪皂苷II、黄芪甲苷、芒柄花素,莪术中莪术醇、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应靶点5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DNA拓扑异构酶2A(topoisomerase 2A,TOP2A)、极光激酶B(aurora B,AURKB)、检查点蛋白激酶1(check point kinase 1,CHEK1)、AURKA]。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黄芪-莪术药对6个核心成分均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黄芪皂苷II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黄芪皂苷II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可通过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进而阻滞细胞周期。结论 黄芪-莪术药对的多种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相同或不同靶点抑制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等相同或不同相关信号关通路,从而发挥协同配伍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30.
[摘要] 肝细胞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类型,如何有效提高肝细胞癌治疗效果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中期肝细胞癌和不可外科手术的早期肝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式。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临床常见的经动脉化疗栓塞类型。与传统TACE相比,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未显著提高生存期限,如何有效提高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靶向及免疫药物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疗效不断明确,突破只能负载水溶性好的化疗药物的局限,探索新的载药性能是载药微球的新选择,也是提高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整体疗效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