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山豆根被誉为治疗咽喉肿痛的第一要药,临床应用广泛。因山豆根毒效并存,临床常因不合理应用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结合近30年文献报道,剖析山豆根产生毒性反应的根本原因,并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探讨其发挥药效及产生毒性的实质,对如何促进山豆根临床合理应用提出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2.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acutenon-variceal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GI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急症,也是多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常因严重失血而危及生命,病死率3.6%~21.0%,在老年及高危人群高达40.0%[1]。迅速明确病因和合理的治疗是改善GIB预后的关键。尽管GIB的诊断方法多样,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探讨双酚A (BPA)及其替代物双酚AF (BPAF)、双酚B (BPB)、双酚S (BPS)是否可引起肝细胞脂质蓄积。方法BPA、BPAF、BPB、BPS处理HL-7702细胞24 h后,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肪蓄积情况;GPO-PAP酶法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实时PCR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合成相关基因LIPIN2和DGAT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油红O染色显示,BPA、BPAF、BPB、BPS组细胞内均可观察到大小不等的红色脂滴。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发现,1、50μmol/L BPA组,10、50μmol/L BPAF组,1、10、50μmol/L BPB组,50μmol/L BPS组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增加;实时PCR结果显示,10μmol/L BPAF组,10μmol/L BPB组及1、10μmol/L BPS组细胞内LIPIN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50μmol/L BPA组、10μmol/L BPAF组及10、50μmol/L BPB组和1μmol/L BPS组细胞内DGAT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BPA、BPAF、BPB、BPS可通过上调D...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指认逍遥散中君药当归对复方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并筛选其中潜在的抗抑郁活性成分。方法采用UPLC-PDA技术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及当归相应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匹配,通过对比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全波长紫外光谱图,归属当归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对贡献成分进行导向分离,采用现代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活性验证。结果共归属并鉴定出当归对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贡献成分5个,分别为阿魏酸松柏醇酯(1)、E-丁烯基苯酞(2)、藁本内酯(3)、Z-丁烯基苯酞(4)、12-异戊烯酰基-14-乙酰基-2E,8E,10E-三烯-4,6-二炔-1-醇(5),其中化合物5为首次从伞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能有效保护谷氨酸损伤的SH-SY5Y和PC12细胞。结论 UPLC-PDA导向分离技术可快速、准确指认复方来源于其单味药材的贡献成分。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Z-丁烯基苯酞可能为当归贡献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5.
146.
目的:评价塞来昔布联合自拟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联合塞来昔布和自拟痛风方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生物化学指标.结果:观...  相似文献   
147.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实验性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上下游关键因子wnt1、β-catenin、APC、cyclinD1以及c-myc等,应用RT-PCR法观察它们在正常肝脏,不典型增生肝脏和肝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用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β-catenin、APC和cyclinD1等3个因子有无表达。结果:在正常肝脏中,用RT-PCR未检测到wnt1、cyc-linD1以及c-myc的mRNA转录,免疫组化染色也只观察到β-catenin在细胞膜处有比较弱的表达。诱癌14周后,在发生不典型增生的肝组织中,检测到β-catenin、APC和cyclinD13个基因的转录。通过免疫组化染色也观察到β-catenin蛋白在胞质中的积累,APC和cyclinD1在部分细胞中出现表达。诱癌16周后,在肝癌组织中,除wnt1mRNA外,其他几个因子的mRNA都有转录,免疫组化也印证了上述各个发生转录的因子在蛋白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的肝癌形成过程中被激活,其可能是实验性肝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8.
鲍宁  陈子超  赵春芹  刘名玉  张振  李肖  蔡梅超 《中草药》2023,54(15):5101-5111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中医认为肝癌的主要病因是“气虚血瘀”,其治法以“益气活血”为主。黄芪-莪术为益气活血法代表性药对,已有研究表明该药对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明确的抗肝癌作用。通过对黄芪-莪术药对及其活性成分抗肝癌作用机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抑制新血管生成、改善免疫微环境、逆转多药耐药等角度对其抗肝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黄芪-莪术药对的临床用药和抗肝癌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