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医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对350名医学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生源地、恋爱状况医学生焦虑自评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生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恋爱学生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其他支持维度分显著低于未恋爱学生(P<0.01)。医学生焦虑自评量表总分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维度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医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状况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Chk1基因在人精子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组、少精子组、弱精子组和少弱精子组的标本各20份,分别采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精子中Chk1的表达,并计算其相对表达量;采用DNA梯度法检测4组精子中DNA的损伤和梯度变化,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各组精子的凋亡情况。结果:Chk1基因在正常组和其他3组的精子中均有表达,Chk1在各组中表达有差异,在正常组、少精子组、弱精子组和少弱精子组的Chk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22、0.76±0.10、0.45±0.08、0.37±0.07,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HK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mRNA类似。DNA梯度检测显示弱精子组和少弱精子组中DNA呈现梯状条带;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少精子组、弱精子组、少弱精子组和100%d级精子组中精子凋亡率明显增加[分别为(7.6±0.34)%、(8.3±0.60)%、(11.6±0.92)%、(12.5±1.43)%和(17.0±1.98)%,各组间比较P<0.05]。结论:实验证实Chk1在人类精子中有表达,且在不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不同,Chk1的表达与DNA损伤和精子凋亡之间存在相关性。即Chk1表达的减少可能导致精子DNA损伤修复功能的下降,精子凋亡增加,从而影响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信号通路β-连环蛋白在人口腔上皮样癌KB细胞及其肿瘤球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培养KB细胞及其肿瘤球,分别提取KB细胞和肿瘤球细胞的总RNA,设计引物,使用RT-PCR方法检测β-连环蛋白在KB细胞和肿瘤球细胞中的转录,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β-连环蛋白在两种细胞中的翻译。结果:RT-PCR方法检测显示两种细胞的β-连环蛋白的结果均为阳性,KB细胞中β-连环蛋白mRNA含量多于肿瘤球细胞。Western bolt方法检测显示结果均为阳性,KB细胞中β-连环蛋白含量少于肿瘤球细胞。结论:在KB细胞及其肿瘤球细胞中β-连环蛋白转录并积累。  相似文献   
64.
目的用精子DNA完整性评价NaOH溶液对小鼠精子进行头尾分离的最优条件。方法取2~3月龄雄鼠附睾尾精子,稀释到合适浓度(5×10^6~10×10^6/ml),0~37℃下,加入不同浓度NaOH溶液孵育,显微镜下观察精子的头尾分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的质膜完整性及DNA完整性。结果NaOH对精子头尾分离的效果,与碱浓度、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呈正相关,作用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头尾分离效果越好,但同时对精子DNA的损伤程度也就越大。本研究证实精子在10mmol/LNaOH溶液,0℃下孵育2h,精子头尾分离的效率可达55%,而精子DNA损伤与空白对照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低浓度NaOH处理小鼠精子,方法简单易行,可有效去除小鼠尾巴,而又不使其DNA受损。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多激酶抑制剂甲苯磺酸索拉非尼(SOR)是否具有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T-29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定量分析亚二倍体(sub-G1)细胞百分率。比色法测定细胞Caspase-3活性。AO/EB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结果:SOR(5μmol/L)和TRAIL(100ng/mL)以及两者合用作用48小时HT-29细胞的sub-G1百分率分别是4.65%±2.33%、5.29%±2.80%和42.6.50%±4.65%;HT-29细胞的Caspase-3的活性分别是培养基组的1.24、1.37和9.51倍。两者合用展示出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和碎裂的典型凋亡细胞形态。结论:亚细胞毒性浓度的SOR具有增强TRAIL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窦性心率递增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按自行拟定的标准在重度OSAS者中筛选出窦性心率递增不良者在超微心电图仪的监测下进行阿托品试验.结果:发现窦性心率递增不良12例,2例拒绝进一步检查,1例以往已确诊为窦房结功能障碍且为房颤伴2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余9例进行了阿托品试验.结果:超微心电图(UMECG)监测结果均为阳性,诊断为窦房结功能障碍.而同步记录的心电图诊断则有4例阴性,含1例已临床确诊为窦房结功能障碍,2例临床不能完全排除窦房结功能障碍可能,1例无法临床判断.结论:重度OSAS患者窦性心率递增不良可能为窦房结功能障碍表现之一,UMECG有利于其中不典型病例的诊断.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肾苏Ⅱ干预阿霉素肾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浆代谢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干预的代谢途径和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小鼠肾病模型,连续给药14 d后,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对血浆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筛选并鉴定与肾损伤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并富集代谢通路,探讨肾苏Ⅱ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肾苏Ⅱ可明显改善注射阿霉素导致肾病小鼠肾组织病理变化;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到1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脂质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嘌呤代谢等过程。[结论]肾苏Ⅱ能够有效改善阿霉素肾病小鼠损伤,可能通过影响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及嘌呤代谢等相关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制备红细胞膜定向包裹的血红蛋白-白蛋白纳米粒(RBC-Hb/BSA-NP),并对其进行表征和长循环能力的探究。  方法  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包含血红蛋白的白蛋白纳米粒(Hb/BSA-NP),然后采用物理挤压的方式制备得到RBC-Hb/BSA-NP,并对其粒径、Zeta电位和外观形态进行表征;通过评价红细胞膜包覆白蛋白纳米粒的完整性筛选出红细胞膜的最佳用量;采用测量制剂表面唾液酸含量确定红细胞膜的正确朝向;使用荧光显微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RBC-Hb/BSA-NP体外抗巨噬细胞吞噬的能力;最后通过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来评价纳米制剂在体内的长循环效果。  结果  制备的RBC-Hb/BSA-NP的平均粒径为(127.7±3.5) nm,平均Zeta电位为(?17.1±0.28) mV,具有清晰的核-壳结构,72 h内稳定性良好。0.8 mL的全血中提取出的红细胞膜能够刚好完整包覆1 mL Hb/BSA-NP(ρBSA=10 mg/mL)。与游离的红细胞相比,RBC-Hb/BSA-NP中的唾液酸含量无显著变化,表明红细胞膜正向包裹在纳米粒的表面。与普通白蛋白纳米粒(BSA-NP)和Hb/BSA-NP相比,RBC-Hb/BSA-NP可显著减少巨噬细胞摄取,且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显著延长。  结论  成功制备了红细胞膜定向包裹的血红蛋白-白蛋白纳米粒,并证实该递送系统具有良好的长循环能力。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及患病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方法根据2018年1月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 094名体检者的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结果,结合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分类方法对各种类型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对TI-RADS 4~5类高危结节病理结果及超声分类进行分析。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合肥地区人群甲状腺结节类型和年龄分布,为高危人群的筛选提供参考。 结果本组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患病24 047例,患病率41.39%(24 047/58 094)。统计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逐渐升高(χ2=2 017.00,P<0.01);男性在各个年龄组的患病率均低于女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TI-RADS分类中患病部位左侧叶、右侧叶和双侧叶构成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I-RADS 2类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17.30%(10 050/58 094)、3类患病率为22.70%(13 189/58 094)、4a类患病率为1.23%(713/58 094)、4b类患病率为0.15%(87/58 094)、4c类患病率为0.01%(5/58 094)、5类患病率为0.01%(3/58 094),TI-RADS不同类患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 000.00,P<0.01)。312例患者明确诊断,良性242例,恶性70例,比较不同TI-RADS分类中的恶性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9,P<0.01)。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59例在恶性中占比84.28%(59/70)。 结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年龄及性别与其患病密切相关,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调查江苏昆山地区骨量减低的患病率及发病趋势,提高骨量减低认知度,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1 551例20~80岁人员,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EXA)测量腰椎及左侧股骨BMD,并记录检测人员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 1 551例受检人群中,男性924例,女性627例。男性人群中,股骨颈BMD随着年龄递增呈现下降趋势(P0. 05);女性腰椎和股骨颈BMD在50岁之后均急剧下降,51~70岁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P 0. 05)。受检人员中腰椎骨量减低165例,患病率为10. 64%;骨质疏松23例,患病率为1. 48%;股骨颈骨量减低患病率为14. 44%,骨质疏松患病率为0. 39%。进一步分析显示,和≤50岁人群相比,女性51~70岁和≥71岁年龄段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患病率增加极为显著(P0. 001)。结论昆山地区中老年患者存在较高骨量减低患病率,需进一步分析并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