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期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一期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联合前路和(或)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椎结核的疗效。[方法]从2002年1月~2005年10月,共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15例,其中胸椎结核8例,胸腰段结核5例,L2以下腰椎结核2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胸腰段及腰椎病人应用前、后路联合内固定;而胸椎结核单纯应用前路单棒内固定的方法。其中后期8例手术采用微创方法(胸腔镜、X-tube)。[结果]术后15例患者均行正规抗结核治疗,平均随访25.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结核病灶最终获得骨性融合,后凸矫正角度平均19.9°;除1例FrankelB级患者神经功能检查无明显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脊柱稳定性对于脊柱结核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内固定器材、同种异体骨移植以及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微创方法能够简化手术,减少术中失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引起的慢性腰腿痛、颈肩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和工作方式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疾病发病人数不断增加,且发病年龄有不断提前的趋势~([2])。椎间盘退变受年龄、生活方式、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关于椎间盘退变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力学因素、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细胞营养缺乏及代谢紊乱、椎间盘细胞衰老、凋亡及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3.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就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固定物生物力学特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数字化技术测量并比较微创极外侧经椎问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TLIF)与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TLIF)的相关解剖参数,并通过解剖验证. 方法 选取门诊60例成人腰椎CT扫描资料,男30例,女30例;年龄18 ~55岁,平均46.3岁.应用Superimage TM软件,三维重建实体模型,模拟E-TLIF、mini-TLIF固定,分别测量并比较L3-4、L4-5节段上 E-TLlF、mini-TLIF固定的切口距正中线距离、操作通道深度(切口至关节突的距离)、融合器长度、椎弓根螺钉置入长度和角度.并在2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标本上进行实际操作验证. 结果 图像上则量E-TLIF切口距正中线为81.3~87.6 mm,操作通道深为81.6~86.9 mm,融合器长为29.8~32.2 mm,椎弓根螺钉长度为51.6~57.2mn.椎,弓根螺钉倾角为37.2.~40.4.E-TLIF与mini-TLIF相比切口更加偏外,可以绕过下关节突,从侧后方直接处理增生内聚的上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和融合器置入角度更加倾斜,长度增加.在尸体标本上采用E-TLIF数字化设计测量值进行操作,尸体标本上测量的解剖参数:切口距正中线距离为80.0~ 90.0)mm,操作通道深度约85.0 mm,椎弓根螺钉置入倾角近40.0°,与图像测量值相近. 结论 通过数字化技术洲量和解剖验证,与mini-TLIF相比,E-TLIF更完整地保留了脊柱后方的解剖结构,有助于提高术后即刻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背景:治疗不稳定的胸腰椎骨折,单纯后路复位固定常不足以维持前柱稳定性,导致后凸畸形矫正丢失或者内固定失效。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前路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 方法: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Viper系统结合小切口前路椎体内植骨治疗无神经功能损害A型胸腰椎骨折14例,随访观察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后凸角变化等影像像学指标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4个月,临床疗效判定优良,X线显示,骨折均获得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失效。影像学测量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术前71.7%±7.5%,术后即刻94.7%±3.5%,末次随访时88.7%±4.2%。后凸Cobb角术前为19.6°±3.4°,术后5.0°±2.7°,末次随访时9.9°±2.6°。结论:经皮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微创前路椎体内植骨作为微创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治疗,取得满意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骨骼具有一定刚度,保证肢体受力后得以支持,无显著形变,是肢体行使功能的基础。当骨骼遭受严重创伤时,骨某一区域应力超过骨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时,紧密连结的骨组织间就会发生断裂、骨折,表现为断端间的不稳移位。1骨折的愈合:骨折通过折端的间充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追溯国内外有关周围神经微电极的发展及应用。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关于周围神经微电极的文献,综述其分类、发展以及在电子假肢控制中的应用前景。结果 神经束内微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刺激和记录功能,可以为电子假肢与周围神经间提供信息交换界面。结论 周围神经信号是可行的电子假肢控制信息源。  相似文献   
18.
脊髓损伤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现代交通和工矿事业的发展,脊髓损伤(spinecordinjury ,SCI)的发生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一万例新的SCI患者,我国上海SCI的年发生率约在13.7/ 10 0万以上[1] 。SCI是一种后果极其严重的创伤,虽然其死亡率已从2 0世纪初的5 0 %降至目前的6 % ,但神经损伤的恢复程度仍令人失望。1 脊髓损伤机制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SCI是在原发损伤(包括脊髓的挫伤、裂伤及穿刺伤等实质性损伤、机械压迫、脊髓动静脉受压破裂等)的基础上,进行性地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结果[2 ]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3] 表明,原发性损伤被动地发生在…  相似文献   
19.
周围神经感觉信号采集分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纵行神经束内微电极对周围神经感觉信号进行采集分析。方法:应用直径25μm的Teflon绝缘铂铱合金丝制作双极纵行神经束内微电极,植入6只家猫的踝上腓浅神经内,记录足背皮肤平静以及搔刮和压力刺激下的感觉动作电位,应用MFLab3.01软件包对动作电位的面积、频率、峰值变异系数及功能谱密度进行分析。结果:安静状态下,皮肤可间断无规律地发放神经冲动0~2个/s;搔刮刺激时,神经冲动发放增加,16~24个/s,脉冲间隔较规律,波幅一致;压力性刺激时,神经冲动叠加成串,爆发性释放,80~104个/s,波形波幅差异较大。动作电位的面积、频率及峰值变异系数的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刺激状态下感觉动作电位的幅度、频率和发放模式间均存在差异。功能谱分析发现压力性刺激下,神经动作电位的高频成份增加。结论:自制的神经束内微电极可以敏感地记录到不同刺激形式时感觉信号发放的变化,为我们采集分析感觉信息提供良好的界面,用于电子假肢的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Runx2在人退变腰椎间盘软骨终板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软骨终板退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人腰椎间盘软骨终板组织42例,其中,椎体骨折患者的手术标本20例为对照组,椎间盘退变患者的手术标本22例为实验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及PCR法检测Runx2的表达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两组之间Runx2、aggrecan及collagen I的表达量。结果 对照组终板软骨结构清晰完整,而退变组的软骨终板结构破坏严重。正常终板软骨中几乎没有Runx2的表达,退变的软骨终板可见明显的Runx2阳性细胞。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和重度退变组Runx2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4.74±0.78)、(7.74±0.97)、(16.97±1.89)倍。Runx2 mRNA的表达量与腰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的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Western印迹法显示,轻度退变组Runx2、aggrecan及collagen I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79±0.52)倍、(0.48±0.12)、(0.6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度退变组Runx2、aggrecan及collagen I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4.40±1.78)倍、(0.23±0.14)、(0.3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度退变组Runx2、aggrecan及collagen I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75±1.88)倍、(0.13±0.09)、(0.08±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Runx2可以作为预测腰椎间盘退变和软骨终板退变严重程度的指标,并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