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72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9篇
  2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目的 描述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对北京市西城区60~80岁老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在2342名社区老人中,91.89%能获得社会支持,6.32%有焦虑情绪,8.58%有抑郁情绪.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家庭类型、家人关系、月收入、退休适应、情绪调节、锻炼、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获得的社会支持均较高,生活质量与家庭类型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2.
目的:将电子鼻引入中药研究领域,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建立优化判别模型,为中药鉴别提供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同时为气敏传感器的研发及应用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电子鼻提取中药气味特征,基于MOS 传感器的离子迁移谱,建立中药气味指纹图谱。以传感器最大响应值为分析指标,针对鉴别难点,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尝试不同检测器,即扩充传感器数量,尽量缩小“嗅觉盲区”;采用“级联分类器”构建法,即采用径向基函数(RBF)与随机森林(RF)二级级联分类器构建判别模型。通过十折交叉验证和外部测试集验证对所建模型进行系统性能的评估。结果:两种方案准确、可行,具有较高的正判率和较好的泛化能力(所得最高正判率分别为95%和100%、96%和80%)。结论:本研究首次采用“级联分类器”模式构建中药电子鼻鉴别的判别模型,在传感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从所得数据中挖掘最大信息量;以“拆分任务、剥离难点、由易到难、分级递进”为原则,实现电子鼻对中药的快速、准确鉴别。所建模式识别法在可操作性、鉴别准确率和稳定性上均优于传统嗅觉识别法,为中药鉴别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探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按照WHO淋巴瘤分类标准,经病理确诊的30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长期生存率、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0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男性患者居多,中位发病年龄45岁,年轻患者鼻外型较多见,且更易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清蛋白常有异常,且在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血红蛋白下降、血清清蛋白下降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轻,鼻外型多见,更多伴B症状、噬血细胞综合征,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较高,骨髓累及发生率较高,临床分期更晚,实验室检查异常更多.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是否鼻腔来源、有无B症状、有无骨髓累及、是否伴发噬血细胞综合征、IPI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法,以及有无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乳酸脱氢酶、清蛋白水平异常,有无肝功能损伤等因素,均可影响预后;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有无血清LDH升高及有无骨髓累及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多见于中年男性,侵袭性高,病初临床表现多样.相比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鼻外型患者发病年龄更轻,实验室异常更明显,更易伴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更易累及骨髓,预后更差.有无血清LDH升高及有无骨髓累及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4.
目的:研究Survivin和Smac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运用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和Smac在42例食管鳞癌患者标本中的表达量,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高(t=25.733,P<0.05),Smac在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高于食管癌组织(t=7.510,P<0.05),且都有显著性差异。二者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urvivin和Smac蛋白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407,P=0.008)。结论:Survivin和Smac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异常,提示两者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和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65.
目的:对条叶龙胆根和根茎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针对性地获得酮类化合物,采用ESI-MS和NMR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获得9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acremoxanthone D(1),sporormielloside(2),artomandin(3),oliganthaxanthone A(4),oliganthaxanthone B(5),pinetoxanthone(6),polyhongkongenoside A(7),1,5-dihydroxy-2,3,4-trimethoxyxanthone(8)和bannaxanthone I(9)。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1,2,5和9能抑制脂多糖所致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生成,IC_(50)值分别为10.8、5.7、12.5、6.8μmol·L~(-1)。结论:化合物1~9首次从龙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6.
李硕  刘素荣 《光明中医》2016,(5):674-675
目的观察并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山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47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47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7.
目的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大鼠急性与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模型。方法制备4×10~9/m L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将10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36只。模型组经输卵管注入金葡菌悬液,假手术组经输卵管注入生理盐水;于术后第7、14、21、28天肉眼观察输卵管形态改变,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经输卵管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术后第7天形成急性输卵管炎性模型,第21天形成慢性输卵管炎性模型,第28天形成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模型。结论采用浓度为4×10~9/m L金黄色葡萄球菌,注入大鼠输卵管,可成功建立急性输卵管炎与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68.
原国家卫生部卫医政管便函[2009]270号《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及《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对医院临床营养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多年实践证明,建立临床营养支持专业组,应由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的专职医师和操作娴熟的专职护士队伍组成。我院系位于中心城市的军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按照军队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于2012年4月成立临床营养科,期间组织部分临床护士进行营养护理培训,逐步开展临床营养护理工作。本文对临床营养护士培养及岗位职责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9.
李存玉  林亚娟  李明明  章莲  李硕  彭国平  支兴蕾 《中草药》2022,53(20):6431-6442
目的 基于成分存在状态定量计算模型,分析丹参注射液(Danshen Injection,DI)的醇沉工艺中酚酸类成分的传递规律。方法 以DI中水溶性酚酸类成分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为检测指标,基于纳滤传质数学模型,收集膜通量、截留率数据,拟合溶质传质系数,以分子态单体成分为参照,构建成分存在状态定量计算模型,进而分析中间体密度1.05、1.15、1.25 g/mL时,指标性成分醇沉至75%、85%的转移率与成分存在状态及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性,以期解明醇沉精制机制。结果 存在状态定量计算幂函数方程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9,DI中间体的密度为1.05~1.25 g/mL时,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分子态比例分别为1.14%~5.25%、66.70%~80.25%、10.51%~19.11%、1.13%~11.44%,对密度-分子态比例-醇沉转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醇沉体积分数由75%增加至85%,转移率下降比例排序为丹参素钠>丹酚酸B>迷迭香酸>原儿茶醛,成分存在状态为影响醇沉转移率的主导因素,且与成分相对分子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构建了DI中间体中酚酸类成分分子状态定量计算方法,初步阐明醇沉精制机制,有助于制剂醇沉工艺的标准化控制。  相似文献   
170.
目的:基于色度学理论,引入分光测色计,建立甘草断面及表皮颜色指标数字化的方法。为传统中药性状鉴别中感官颜色的客观化、数字化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基于CIE1976L*a*b*均匀色空间系统,以甘草为研究对象,针对样品断面及表皮的具体情况,选用2种分光测色计分别制订了甘草断面和表皮颜色的测量方法。结果:确定了去皮打粉的断面颜色量化方法和以直接测量为主、湿法施压剥皮测量为辅的表皮颜色量化方法,摸索并确定了RSD和dE*ab双指标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可行。结论:本颜色测量方法简便、可靠,测量结果可以如实的反映药材颜色情况,并将主观的颜色描述用客观的数据表示,为揭示中药传统性状鉴别深层内涵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