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377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7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52.
目的 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云南省边境地区建立持续动态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及时性,以提升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 选择3个边境县,以全覆盖的方式,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持续监测医疗机构14个症状及6个症候群,收集小学每天学生缺勤信息和边境口岸入境人员发热信息,构建基于手机和电脑平台的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结果 采用EARS-3C和Kulldorff时空扫描的预警模型,发现皮疹、流感样症状和小学缺勤等多个监测信号源对手足口病、流感和水痘等常见传染病预警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提前1~5 d预警)。系统简便易用,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强,以交互式图表及可视化地图的方式展示,相关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监测数据情况和预警信号的变化,及时采取处置措施。结论 该系统科学有效、操作方便,能实时发现边境地区常见传染病的暴发或聚集事件,实现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本地及跨境传染病暴发的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输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从2016年6月起在输血安全管理中予以持续质量改进,选择2016年1月 ~2016年6月时间段作为对照组,以2016年6月 ~2016年11月时间段作为研究组,分析组间的制度掌握正确率、输血器输血袋处理正确率、输血规范执行率、记录单签名执行率、输血前患者信息查对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制度掌握正确率、输血器输血袋处理正确率、输血规范执行率、记录单签名执行率、输血前患者信息查对率数据指标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且研究组各项数据指标均更具有优势性.结论:在输血安全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对操作人员的安全输血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以此提高临床用血安全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对照分析,研究超低出生体质量(ELBW)患儿大量肺出血(MPH)的高危因素,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临床医护手段。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5例ELBW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MPH状况分为两组,出现MPH者设为MPH组(24例),无MPH者设为非MPH组(10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PH的高危因素。结果 MPH组患儿胎龄、新生儿体质量及5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非MPH组(P0.05),而动脉导管未闭(PDA)、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发型败血症(EOS)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MPH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5 min Apgar评分是MPH发生的保护因素(OR=0.638,P0.01),而合并PDA和EOS是MPH发生的危险因素(OR=3.685、0.342,均P0.05)。在正常出院的患儿中,MPH组辅助通气时间长于非MPH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于非MPH组(P0.05)。结论合并PDA、EOS是ELBW发生MPH的危险因素;较高的5 min Apgar评分是超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发生MPH的保护因素,新生儿生后5 min内如能建立有效的通气护理,保障正常的循环功能,可以大大降低肺出血发生率。MPH患儿应用机械通气时间更长,病死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对桦木酸的抗炎作用与机制进行综述。方法 检索归纳有关桦木酸抗炎作用的文献,对其作用途径及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 桦木酸对实验性炎症模型及其他模型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桦木酸抗炎作用机制涉及糖皮质激素受体、一氧化氮、氧化应激、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炎性信号通路等。此外,桦木酸与其他天然产物还有协同的抗炎作用。结论 桦木酸通过多途径发挥抗炎作用,抗炎活性研究对于探讨桦木酸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行食管癌根治术32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32例患者中食管上胸段2例(6.25%),中胸段16例(50.00%),下胸段8例(25.00%),贲门癌6例(18.75%)。患者术前均进行心理护理和消化系统等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医生手术,术后进一步做好护理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可提高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李琼  陈崇泽 《海峡药学》2014,(12):265-268
目的:了解甲硝唑致出血性膀胱炎的一般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甲硝唑提供参考。方法以“甲硝唑”并含“出血性膀胱炎”为主要检索词,对1990年~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甲硝唑致出血性膀胱炎的6篇文献中报道的10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例患者为女性,5例男性,平均(37.70±5.10)岁,出血性膀胱炎在使用甲硝唑1-3d后发生,甲硝唑的剂量为1日0.6~1.4g,停药3d~1周后出血性膀胱炎明显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提高甲硝唑所致出血性膀胱炎的认识,对防止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短葶山麦冬皂苷C是短葶山麦冬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短葶山麦冬皂苷C有着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肿瘤、抗血栓、心肌保护、免疫调节等。短葶山麦冬皂苷C对短葶山麦冬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0.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性反应,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可称之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或螺旋体感染引起、食具消毒不严;口腔不卫生或由于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引起口炎的发生。口炎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鹅口疮、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