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利用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CBCT)对骨性错患者上前牙区牙槽骨高度进行研究。方法 60例成年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为骨性Ⅰ类20例(组一),骨性Ⅱ类20例(组二),骨性Ⅲ类20例(组三),采集颅面部CBCT的Dicom数据,使用Dolphin Imaging 11.0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上前牙区牙槽骨高度,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间及上颌侧切牙与尖牙间的牙槽骨高度,在骨性Ⅰ类和Ⅲ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Ⅱ类和Ⅲ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颌中切牙间牙槽骨高度则在3类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3种骨性错畸形中,上前牙区牙槽骨高度在中切牙区无统计学差异,而在上颌侧切牙的近中和远中的牙槽骨高度在3种骨性错畸形中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采用含氟树脂封闭剂封闭预防正畸治疗过程釉质脱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临床正畸患者30例,共542颗需粘结的牙齿,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共274颗牙齿)和对照组(共268颗牙齿),实验组先采用含氟树脂封闭剂封闭,然后用临床常规材料粘结托槽,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粘结剂。观察两组牙齿的托槽脱落率以及釉质脱矿情况。结果:两组牙齿托槽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抗釉质脱矿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用含氟树脂封闭剂封闭牙面预防釉质脱矿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使用J钩治疗安氏Ⅱ1 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 错牙合患者 9例 ,结合使用J钩头帽口外牵引向后滑动弓丝关闭拔牙间隙 ,并适当应用于拉尖牙向远中的阶段。结果 :9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 ,后牙建立中性关系 ,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面型明显改善。结论 :J钩配合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1 错牙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以很好地控制后牙支抗并控根压低内收上前牙 ,改善面型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建立并探讨基于华东地区女性青少年颈椎锥形束CT(CBCT)影像中二维和三维增龄性形态指标的手腕骨骨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华东地区150例8~16岁女性青少年的手腕X线片与颅颌面CBCT影像,测量颈椎二维和三维形态参数,并参考Fishman的手腕骨成熟指数确定骨龄分期。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三维形态参数引入前、后的骨龄模型。应用配对t检验验证模型的预测可信度,并比较两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和准确率变化。结果:年龄及第二、三、四颈椎的定量参数与手腕骨骨龄显著正相关。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模型的骨龄预测值与金标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引入三维形态参数后,模型的拟合优度与预测准确率均提高。结论:同时采用颈椎二维和三维形态参数建立的手腕骨骨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与预测准确率,为华东地区女性青少年手腕骨骨龄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可作为评价个体骨骼成熟状态的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转录因子Osterix(Osx)的表达,初步探讨Osx与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即正畸加力0、3、6、12、24 h和3、5、7、14 d组,以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自身对照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使用自制的加力装置移动磨牙并制备组织标本。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性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Osx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Osx低表达,实验组于加力5 d时Osx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且张力区整体上比压力区阳性染色深。结论:正畸力作用下Osx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是正畸成骨的调控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