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0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50篇 |
口腔科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109篇 |
内科学 | 110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259篇 |
预防医学 | 80篇 |
眼科学 | 18篇 |
药学 | 70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86篇 |
肿瘤学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目的观察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白细胞介素(IL)-8、IL-10及肺水通道蛋白(AQP)1、AQP4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且术中OLV2h患者30例,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OLV前10min A、B组分别泵注乌司他丁5 000U/kg及10 000U/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C组泵注生理盐水20ml,10min泵完。于麻醉诱导后给药前1min(T1)、OLV 30min(T2)、60min(T3)、90min(T4)、120min(T5)和恢复双肺通气(TLV)30min(T6)时抽取桡动脉血行IL-8、IL-10浓度测定,以及于开胸OLV时、肺叶离体时取肺组织测定肺AQP1、AQP4表达。结果与T1时比较,三组T4~T6时IL-8浓度、T2~T6时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A、B组T3、T4时IL-8浓度明显降低、T2~T5时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A组T4、T5时IL-8浓度明显升高、而T3~T5时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开胸OLV时比较,肺叶离体时A组和C组肺组织AQP1表达和C组AQP4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肺叶离体时B组肺组织AQP1表达和A、B组肺组织AQP4表达明显升高 (P0.05)。与B组比较,肺叶离体时A组肺组织AQP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IL-8浓度,升高IL-10的浓度,促使AQP1、AQP4的表达增强,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表明了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5-氟尿嘧啶对Eca109细胞增殖、迁移和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5-氟尿嘧啶(5-FU)单独或联合作用对Eca109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常规传代的Eca109细胞分为4组:ATRA组、5-FU组、ATRA+5-FU组和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划痕实验测定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作用24、48和72 h后,ATRA+5-FU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其他2组(F=23.432、13.605、73.369,P均<0.05);作用24 h后,ATRA+5-FU组的迁移率均低于其他3组(P均<0.001);作用48 h后,ATRA+5-FU组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其他3组(P均<0.05)。结论:ATRA、5-FU均能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且联合用药效果更为显著,可能与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安全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现状,寻找适合高校的有效安全教育模式.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在长治医学院1~4年级在校大学生中抽取研究对象.通过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在校大学生1100名,收取有效问卷1069份,回收率97.18%.57.04% 的学生认为学校周围环境不安全,90.37% 同学的信息来源是网络,33.33% 大学生在选择食品时注意Q S标志,仅有15.80% 大学生知道食品安全问题的维权电话.结论:当今大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总体偏低,高校应结合新媒体、移动设备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归芍柔筋汤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美多芭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归芍柔筋汤,治疗90 d,按《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x~2=-13.472,P0.05)。结论归芍柔筋汤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比单用美多芭疗效显著,且减少美多芭药物剂量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目前国内产前超声筛查及诊断领域的研究内容、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产前超声”“胎儿超声”为主题词进行期刊文献检索,对1984~2022年的相关文献使用文献计量分析法进行系统的数据提取和分析。结果 共检索获得5330篇文献,其中4793篇期刊文献纳入统计。文献发布量在时间分布上呈波动的增长趋势,发文期刊中以《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刊载量最多,发文单位主要是各妇幼保健机构超声诊断科。领域内研究热点为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及染色体异常胎儿的超声表现。结论 国内产前超声筛查及诊断领域近十年发展较快,研究热点为胎儿心脏畸形及染色体异常胎儿的超声表现,而在产前诊断及治疗方面广泛应用超声新技术及人工智能影像技术是本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1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针对性干预。统计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P>0.05,出院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7.42%,P<0.05。结论针对性干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且重现性好的藤黄酸B的制备分离方法,并对分离产物进行结构确证。方法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方式对藤黄药材进行初步提取,用中压制备色谱和高压制备色谱相结合的方式对藤黄乙醇提取物中藤黄酸B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采用正交设计对提取和分离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红外光谱、质谱、1 H-核磁共振谱、13C-核磁共振谱对分离得到的样品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优选的分离方法较其他方法简便且高效可控,分离得到的样品通过结构鉴定,确定为藤黄酸B且纯度可达到99%以上。结论所建立的藤黄酸B的提取分离方法具有高效、简便且重现性好的特点。同时,本研究提供了藤黄酸B相对完整的谱图信息,并确证了所分离藤黄酸B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中国肺血管扩张药物上市后第Ⅰ大类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750例确诊的第Ⅰ大类PAH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心导管检查等,平均随访(2.3±1.7)年,评价第Ⅰ大类PAH的治疗及预后,对比分析中国靶向肺血管扩张药上市前后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第Ⅰ大类PAH患者平均确诊年龄(30.39±17.54)岁,女性占65.6%。心功能Ⅲ或Ⅳ级29.2%,6MWD(422±96)米。第Ⅰ大类PAH中IPAH 12.4%、HPAH 0.7%、CTD-PAH 4.8%,portalHT-PAH 0.5%、CHD-PAH 81.6%。不同亚类PAH性别(c2=24.551,P<0.05)、年龄(F=3.973,P=0.003)、BMI(F=11.005,P<0.05)、6MWD(F=2.537,P=0.041)、SPO2(F=4.129,P=0.003)、尿酸(F=7.654,P<0.05)、总胆红素(F=3.737,P=0.005)、SvO2(F=3.298,P=0.011)、PVRI(F=11.132,P<0.05)、心排指数(F=3.506,P=0.008)、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F=14.9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数据 。PAH中仅基础治疗16.3%,心功能Ⅲ~Ⅳ级联合应用两种肺血管扩张药51.6%。平均随访时间为(2.3±1.7)年,终点事件135例,其中死亡30例。IPAH、HPAH、CTD-PAH、CHD-PAH死亡者分别占8.6%、60.0%、11.1%、2.5%。PAH第1、3年生存率分别为98.8%、96.0%,较非靶向药物治疗时期分别提高30.8%、57.1%。结论 靶向治疗时代我国第Ⅰ大类PAH患者早期生存率较前改善。低龄患者药物选择种类少,早期诊断率有待提高,需提高标准靶向治疗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