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李煜罡王俞潘恩山陈锡钧朱晓光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1528-1530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MSCs)移植到糖尿病(DM)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后,改善相关勃起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分离、培养AD-MSCs,研究其体内、外特性。新生雄性大鼠腹腔注射5-乙炔基-2-脱氧尿苷以跟踪内源性MSCs,8周后随机选择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其余大鼠以剂量6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行腹腔注射诱导DM,DM大鼠模型中随机选择8只作为糖尿病组(DM组),另8只DM大鼠经AD-MSC治疗(DM+MSCs组)。所有大鼠通过检测阴茎海绵体内压(ICP/MAP)等评估大鼠勃起功能,随后,取阴茎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AD-MSCs在体内、外可分化为肌细胞和内皮细胞。AD-MSCs移植后,DM大鼠阴茎海绵体内压(ICP/MAP)值显著改善(P<0.05),阴茎组织中n NOS表达明显提高。结论 AD-MSCs可治疗糖尿病ED,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提高阴茎海绵体n NOS阳性神经、内皮细胞的表达,这可能也与介导内源性MSCs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对大鼠勃起功能及阴茎海绵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DM引起勃起功能障碍(ED)的机理。方法 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按不同处理因素给予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分别记录给药后4 d、1周、2周、3周大鼠的体质量、阿朴吗啡(APO)诱导阴茎的勃起次数及空腹血糖值。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的形态结构。结果注射60 mg/kg STZ组大鼠体质量较轻、血糖较高。APO诱导阴茎勃起次数组间差异显著,注射60 mg/kg STZ组应用APO后阴茎未勃起的例数较多。DM性ED(DM&ED)大鼠阴茎海绵体的形态结构改变明显。结论大鼠注射STZ后2周血糖〉7.2 mmol/L及APO诱导未出现阴茎勃起的大鼠可认为是DM&ED模型;DM引起大鼠阴茎海绵体超微结构明显改变可能是导致ED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汤对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阴茎白膜弹性纤维组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糖尿病性ED的可能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余40只以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行阿朴吗啡阴茎勃起试验筛选糖尿病性ED模型后,按随机化原则选20只并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各10只。治疗组予益肾活血汤药液17.7 g/(kg.d)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后,在阴茎海绵体勃起状态下取各组阴茎组织,行维多利亚蓝—丽春红染色,彩色图文系统进行分析,观察阴茎白膜弹性纤维累积光密度(IOD)值。结果治疗组、模型组、正常组阴茎白膜组织中弹性纤维IOD值分别为8.50±2.03、3.96±1.88、9.55±2.67,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接近(P>0.05);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益肾活血汤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性ED大鼠阴茎白膜弹性纤维数量;此可能为其治疗糖尿病性ED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miR-375在前列腺癌(PCa)细胞中的表达、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细胞,转染质粒,Transwell分析PC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qPCR分析miR-375、KLF4 mRNA在PCa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KLF4蛋白在PCa细胞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miR-375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结果 miR-375在PCa中高表达,抑制miR-375的表达显著抑制PC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iR-375的潜在靶基因含有KLF4,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KLF4为miR-375的靶基因;KLF4在PCa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抑制miR-375的表达能够显著促进KLF4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表明抑制KLF4表达可逆转miR-375抑制物对PCa细胞的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 miR-375抑制KLF4的表达促进PCa的迁移和侵袭,发挥癌基因的作用;其可以作为PCa的治疗靶点,为PCa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1病历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右侧腰腹部胀痛不适3年余于2005-5-23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80mmHg。发育正常,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右中上腹隆起,可扪及一大小约15cm×10cm×8cm肿物,质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右肾区轻叩击痛,辅助检查:B超提示:右肾结石(2.3cm×1.4cm×1.4cm)并大量积液,输尿管显示不清;ECT提示:右肾重度积水,右肾无功能;于2005-5-27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右肾切除术,标本解剖见肾内有一大小约2.2cm×1.5cm×1.5cm结石,距肾盂约6cm输尿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DGF)在大肠癌的表达情况。方法 对 45例大肠癌患者和 10例正常大肠组织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 ,检测PDGF与PDGFmRNA的表达。并将结果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结合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大肠组织没有PDGF和PDGFmRNA的表达 ,大肠癌的标本中 ,PDGD阳性率为 6 4.4% ,PDGFmRNA阳性率为 5 3.3 %。在浆膜浸润阳性、淋巴转移阳性、DukesC、D期患者中 ,PDGE及PDGF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 (P <0 .0 5 )。在有器官转移的患者 ,尽管 0 .0 5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大专班强化训练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到其临床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教改实践,我们总结出一条训练思路,即“一体(一切以实习为主体)、两翼(以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为辅翼)、三突出(突出临床思维技能、基本操作技能、基本人文技能培养)、四加强(加强训练目的、方法、内容、考核的针对性)用于强化训练,以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简介患儿 ,女 ,10岁 ,广州市人。主因左下腹间歇性疼痛不适 3月余于 2 0 0 1- 0 7- 2 6入院。入院前 12d来我院门诊行B超检查 ,提示 :左下腹液性包块 ,考虑膀胱憩室。入院后查体 :一般状况可 ,心肺无异常 ,左下腹似可触及一鸡蛋大小之肿物 ,质中等 ,轻压痛 ,双肾区无叩击痛 ,外阴部正常 ,尿道口未见异常分泌物。辅助检查结果 :三大常规正常 ,KUB +IVP检查示 :泌尿系未见异常 ,膀胱内注入造影剂检查结果 :考虑膀胱憩室 ,入院后第 5d再次行B超复查提示 :膀胱左上方液性暗区 ,考虑膀胱憩室 ,不排除膀胱发育畸形所致。遂诊断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实施膀胱热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及临床初步疗效。方法 应用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实施膀胱热灌注化疗,每周灌注1次,8次后改为每月灌注1次。灌注速度200 ml/min,灌注时间为1 h,治疗温度为43 ℃。化疗药物选择盐酸吡柔比星(THP)30 mg,灌注液总量1500 ml,灌注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观察TUR-BT术后2年复发率。结果 8例患者膀胱热灌注化疗均顺利完成,灌注过程中能够实现持续循环恒温灌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随访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其中2例患者出现排尿刺热感,多饮水症状可缓解。结论 应用 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实施膀胱热灌注化疗能够实现恒温持续循环灌注,安全可行,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