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142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330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51篇
  2篇
中国医学   17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抵抗素基因启动子-420C/G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及其对血浆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NAFLD患者(NAFLD组)和98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NC组),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不同组别抵抗素基因-420C/G位点多态性,酶联免疫方法(ELISA)测定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结果:NAFLD组和NC组抵抗素基因-420C/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显示,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NAFLD的相对风险是C等住基因的1.886倍;NAFLD组的血浆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结论:抵抗素基因启动子-420位点C/G多态性影响血清抵抗素水平并可能与NAFLD有关联,其中G等位基因可能是NAFLD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波长650 nm的半导体激光照射对家兔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 方法选用21只家兔,建立伤口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5 mW照射组和10 mW照射组。分别在第5天、第9天和第13天,通过生物统计学方法测量并计算伤口面积变化百分数(△S),同时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5 mW照射组与对照组△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W照射组与对照组△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 mW照射组与10 mW照射组△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2个照射组炎症消退以及胶原、新生血管和上皮的形成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波长为650 nm、能量为1 J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选择功率5 mW或10 mW,均对家兔皮肤伤口的愈合有促进作用,且作用的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胆道术后胆道出血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3月至2009年8月16例胆道手术后动脉出血的临床资料,先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改用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并采用明胶海绵和钢圈对出血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该组病例中1例死亡,15例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随访8个月~3年无再次出血。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胆道手术后动脉出血具有安全、微创、止血准确、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4.
腹部CT正常阑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正常阑尾在腹部CT平扫时的显示频率、正常厚度与表现。方法 连续性100例作肾结石检查的腹部CT平扫(螺旋CT)。病人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16~73岁。评价正常阑尾在腹部CT平扫时的显示频率,可见腔内容物时测量两侧壁的厚度。最后汇总分析CT医师间的诊断差异。结果 正常阑尾在腹部CT平扫的显示频率为16%(16/100)。正常阑尾厚度(无腔内容物时)为(5.8±1.0)mm,若除掉腔内容物,测量其两侧壁的厚度,相加后的平均值为(4.0±0.8)mm。统计学处理后,三位医师在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值、阴性值和正确值等方面的平均值为78%、89%、99%、34%、82%。三位医师之间吻合加权系数达到0.68~0.76,提示相当高的符合率。结论 正常阑尾在CT平扫时的显示频率16%,阑尾壁厚在无内容物时为5.8 mm±1.0 mm,有内容物时为4.0 mm ±1.0 mm,三位医师的诊断符合系数达到0.68~0.76。并为阑尾炎的CT诊断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比较一维、二维CT和CT容积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22例肝转移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和术后3个月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分别按一维和二维测量横断层面的全部病灶。用容积测量技术去追踪测量每个病灶,将每个病灶的总和归类分为四组,即全效、部分有效、病变进展和病变稳定。结果 在22例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和面积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但容积测量8例与一维测量不符,6例与二维测量不符.4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结果均为部分有效,而容积测量结果为病变稳定。2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病变稳定者,容积测量则为部分有效。甚至有2例一维、二维测量为病变进展者,容积测量仍为病变稳定。结论 在肝转移瘤介入治疗前后,肿瘤容积测量结果在大多数病人与一维、二维测量结果不一致.因此,若要证实容积测量的优势,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通过分析基于DRGs的入组低风险死亡病例的原因,查找解决方法,减少低风险死亡病例发生率。方法 根据北京地区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平台反馈某二级综合医院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DRGs数据,获得19例低风险死亡病例,临床专家与编码专家联合对每份进行督查审核、分析原因。结果 按疾病系统构成情况,骨髓增生疾病和功能障碍,低分化肿瘤占比最高,占42.11%。按入组低风险死亡组原因情况,临床诊疗过程存在问题占低风险死亡病例的57.89%;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错误占低风险死亡病例的36.84%;住院病案分组器数据相关问题占低风险死亡病例的5.26%。结论 临床科室诊疗欠规范和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的选择错误是出现低风险死亡病例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低风险死亡病例的分析,找出临床诊疗或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从而减少低风险死亡病例入组率,有利于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97.
王在凡  王蕊  李海涛 《安徽医药》2022,26(5):1011-1015
目的 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22(USP22)、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表达与鼻咽癌(NPC)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安阳市眼科医院NPC病人及其组织标本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慢性鼻咽炎病人及其组织标本9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USP22、Trop...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PLC患者被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分别给予仑伐替尼治疗或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评估客观缓解率(ORR)和局部控制率(LCR)。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在治疗3月末,两组ORR(42.9%对25.0%)和LCR(78.6%对64.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4+/CD8+细胞比值及细胞PD-1和CTLA-4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FGF、b...  相似文献   
999.
李海涛 《陕西中医》2010,31(10):1432-1433
慢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求,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根据其临床表现,慢性心力衰竭囊括了中医古籍的心水、心悸、胸痹、喘症、痰饮、水肿、血瘀、厥脱等病症范畴.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我院使用"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信息反馈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院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